古诗 | 西江月 四害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王哲 |
释义 | 西江月 四害原文堪叹酒色财气,尘寰被此长迷。人人慕带似醯鸡,乱性昏神丧慧。 独我摇头不管,介然甘守孤ω。 粗衣粝食淡黄齑。 养就胎仙既济。 诗词问答问:西江月 四害的作者是谁?答:王哲 参考注释酒色财气嗜酒、好色、贪财、逞气。旧谓此四事最易致祸害人,故每并言。《后汉书·杨秉传》:“ 秉 尝从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自 宋 始益以气。 金 王嚞 《西江月·四害》词:“堪叹酒色财气,尘寰被此长迷。” 元 无名氏 《东南纪闻》卷一:“翁立之于前作色曰:‘我有四箇字,汝能不犯戒,则留;不然,去耳。’请问之,曰:‘酒色财气也。’ 大伦 曰:‘幸受教,敢不敬承。不饮酒,不躭色,不爱财,皆当服行终身,惟气之一字,却欠商量,不可少屈。’”《白雪遗音·八角鼓·无气多乐》:“要把酒色财气来看破,管叫他,百忍堂中有太和。”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六章:“他们要是高了兴,要是酒色财气顺了心……那么,立刻十块、八块大洋赏给你。” 尘寰人世间 自此尘寰音信断 人人每人 人人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醯鸡即蠛蠓。古人以为是酒醋上的白霉变成。《列子·天瑞》:“醯鸡生乎酒。” 清 翁叔元 《病中杂述》诗之二:“微生属醯鸡,世事付野马。” 章炳麟 《訄书·民数》:“丛林乔木,不一日而兹,惟蠛蠓醯鸡歟,蠕动羣飞,其卵育亦不迮。” 乱性迷乱心性。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宴安逸豫,清醪芳醴,乱性者也。”《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又是甚么酒能合欢,也能乱性,那里的话呢。我喝了八十年了,也没见他乱性。” 摇头头左右摇动 不管(1) 不顾,不被相反的力量阻塞或阻止;无视不利的结果 不管身体好坏,他都工作到深夜 (2) 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面常有副词“都”“总”“也”等跟他呼应 只看到他的一些缺点,认为这些缺点在他身上是不可饶恕的,而不管这些缺点在别人身上的情况如何 介然(1) 形容坚定执着的样子 介然不动 (2) 形容有心事 介然于怀 粗衣粝食1.亦作"麄衣粝食"。 2.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清苦。 黄齑亦作“黄虀”。亦作“黄韲”。1.咸腌菜。 宋 朱敦儒 《朝中措》词:“自种畦中白菜,醃成瓮里黄齏。”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我见舂了几升陈米,煮下半瓮黄虀。”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十月·时品》:“冬笋新来,黄虀纔熟。” (2).常借指艰苦的生活。 明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试》:“可不乾费了十载青灯,枉捱过半世黄齏?” 清 蒋士铨 《空谷香·散疫》:“辱抹煞逢掖威仪,咳,支支却怎生捱过了半世黄韲。” 养就培植成功。 宋 陆游 《木兰花慢·夜登青城山玉华楼》词:“养就金芝九畹,种成琪树千林。” 胎仙(1).鹤的别称。古代鹤有仙禽之称,又相传胎生,故名。 元 张养浩 《寨儿令·夏》曲:“见胎仙,飞下九重天。”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一·鹤》﹝释名﹞引 八公 《相鹤经》:“鹤乃羽族之宗,仙人之驥,千六百年乃胎产,则胎仙之称以此。世谓鹤不卵生者误矣。” (2).道教神名。《黄庭内景经·上清章》:“琴心三叠儛 胎仙 。” 务成子 注:“ 胎仙 即 胎灵大神 ,亦曰 胎真 ,居明堂中。” 既济(1).《易》卦名。离下坎上。《易·既济》:“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孔颖达 疏:“济者,济渡之名,既者,皆尽之称。万事皆济,故以既济为名。”《老残游记》第十一回:“坎水阳德,从悲天悯人上起的,所以成了个既济之象;兑水阴德,从愤懣嫉妒上起的,所以成了个革象。” (2).指皆济,已完。 郭沫若 《百花齐放》诗序:“这里有‘既济、未济’的味道,完了又没有完。”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