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寄题刘渊甫可斋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曾丰 |
释义 | 寄题刘渊甫可斋原文君子无莫也无适,圣人毋固也毋必。行藏视彼时所宜,去就惟吾义之适。 吾道难莫难于权,其惟孔子为能然。 胸中还未有孔子,宁堕于偏勿求全。 愿为孔子可斋志,四可犹须省三未。 孟子何当周文王,鲁男善学柳下惠。 诗词问答问:寄题刘渊甫可斋的作者是谁?答:曾丰 曾丰寄题刘渊甫可斋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君子(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无莫(1).见“ 无适无莫 ”。 (2).虚无寂寞。《礼记·礼运》“以嘉魂魄,是谓合莫” 汉 郑玄 注:“莫,虚无也。《孝经説》曰:‘上通无莫。’” 孔颖达 疏:“谓虚无寂寞。” 无适(1).犹无往,到处。《荀子·礼论》:“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羣别亲疏贵贱之节,而不可益损也。故曰无适不易之术也。” 杨倞 注:“适,往也。无往不易,言所至皆不可易。”《文选·颜延之<陶徵士诔>》:“赋诗归来,高蹈独善,亦既超旷,无适非心。” 张铣 注:“旷,明;适,往也。言既远明事理,则无往不合其心也。” (2).不快,不舒畅。 唐 岑参 《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诗:“失路情无适,离怀思不堪。” (1).见“ 无适无莫 ”。 (2).无敌。适,通“ 敌 ”。《战国策·秦策三》:“ 吴王 夫差 无适於天下,轻诸侯,凌 齐 晋 ,遂以杀身亡国。”《淮南子·齐俗训》:“夫一者至贵,无适於天下,圣人託於无适,故民命繫矣。” 圣人(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2) 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毋固(1).谓不可鄙野而不知礼。《礼记·曲礼上》:“将适舍,求毋固。” 孙希旦 集解:“固,谓鄙野而不达於礼……此言将适人之所居,凡事当求合礼,而不可失之鄙野。” (2).谓不固执拘泥。《论语·子罕》:“子絶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朱熹 集注:“固,执滞也。” 毋必(1).不持绝对的态度。谓能因时变通。《论语·子罕》:“子絶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何晏 集解:“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故无专必。” (2).不必。《汉书·杜钦传》:“详择有行义之家,求淑女之质,毋必有色声音技能,为万世 * 。” 行藏指出处或行止。常用以说明人物行止、踪迹和底细等 数问其行藏。——《元史·杨奂传》 彼时那个时候 所宜适宜;妥当。《书序》:“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 汉 应瑒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 唐 韩愈 《举张正甫自代状》:“可谓古之老成,朝之硕德,久处散地,实非所宜。” 去就(1) 担任或不担任职务 无意去就 (2) 离去或留下 去就之际。——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 之适前往;往来。《后汉书·祢衡传》:“﹝ 衡 ﹞始达 潁川 ,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於刺字漫灭。”《三国志·蜀志·刘璋传》:“ 先主 所将将士,更相之适,欢饮百餘日。” 吾道我的学说或主张。《论语·里仁》:“子曰:‘ 参 乎!吾道一以贯之。’” 唐 杜甫 《屏迹》诗之二:“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宋史·道学传二·杨时》:“ 顥 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章炳麟 《致陶柳二子书》:“闻 孙逸仙 亦倡是説,窃幸吾道不孤。” 难于相当不容易 难于成功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幼年生活贫困。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50岁时任鲁国司寇,摄行相事。后同学生周游列国,终不见用。晚年致力教育事业,传弟子有3000人,著名者72人。政治上主张“正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以巩固等级名分和社会秩序。提倡德治教化,反对苛政。 * 思想上宣传“仁”。“仁”是符合等级制度的言行规范,又是维护家长制的精神支柱,是品德素养恭、宽、信、敏、惠的总称。教育思想上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知新”。重视因材施教。现存《论语》集录孔子言行 胸中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未有没有 未有封侯之赏。——《史记·项羽本纪》 未有以应。 吾尚未有子。——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城门未有烧脱。——《广东军务记》 求全(1) 过分地要求完美无缺 求全责备 (2) 希望事情圆满 委曲求全 孟子(1). 春秋 时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称呼。如 宋国 子 姓,其长女嫁给他国的多称“孟子”。《左传·隐公元年》:“ 惠公 元妃 孟子 。” 杜预 注:“ 子 , 宋 姓。” 孔颖达 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孟、伯俱长也……妇人以字配姓,故称 孟子 。”又讳言同姓通婚,亦称与国君同姓的夫人为“孟子”。《左传·哀公十二年》:“夏五月, 昭 夫人 孟子 卒。 昭公 娶于 吴 ,故不书姓。” 杜预 注:“讳娶同姓,故谓之 孟子 ,若 宋 女。” 杨伯峻 注:“国君夫人必繫以母家之姓……此 昭公 夫人若称‘ 吴姬 ’或‘ 孟姬 ’,显然违‘同姓不婚’之礼,故改称‘ 吴孟子 ’。” (2). 战国 时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 轲 ,字 子舆 。其言行被编为《孟子》一书。 何当(1).犹何日,何时。《玉台新咏·古绝句一》:“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 唐 李商隐 《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 郁达夫 《奉怀》诗:“何当剪烛 江 南墅,重试清谈到夜分。” (2).犹何妨;何如。 唐 武元衡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诗:“闻説 唐生 子孙在,何当一为问穷通?” 宋 苏轼 《龟山辩才师》诗:“何当来世结香火,永与名山供井磑。” (3).犹安得,怎能。 唐 岑参 《阻戎泸间群盗》诗:“帝乡北近日, 瀘口 南连蛮。何当遇 长房 ,缩地到京关。” 宋 王安石 《次韵答陈正叔》之二:“何当水石他年住,更把韦编静处开。” 清 钱谦益 《玉堂双燕行送刘晋卿赵景之两太史谪官》诗:“何当鸣梧比丹凤,且愿衔花效黄雀。” (4).犹何况。 唐 王昌龄 《江上闻笛》诗:“不知谁家子,復奏 邯郸 音,水客皆拥棹,空霜遂盈襟。羸马望北走,迁人悲 越 吟。何当边草白,旌节 陇 城阴。” 宋 苏轼 《无题》诗:“年光与时景,顷刻互衰变。何当血肉身,安得常强健!” 明 陈所闻 《金落索·闺怨》套曲:“ 姮娥 尚悔偷灵药,风雨何当忆故人?” (5).犹合当,应当。 唐 杜甫 《画鹰》诗:“絛鏇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宋 王安石 《送潘景纯》诗:“明时正欲精蒐选,荣路何当力荐延。”京剧《雁门关》第一场:“决胜千里辨输赢,单注着 黄巢 今日何当败。” (6).犹何尝。 晋 傅玄 《秦女休行》:“百男何当益,不如一女良。” 周文王商朝末期周族领袖。姬姓,名昌,商纣王封他为西伯,故又叫伯昌。曾被纣王囚禁于feb3里(今河南汤阴北)。后来以岐山周原(今陕西扶风)为根据地,兼并附近的诸侯国,国势强盛。在位五十年。鲁男见“ 鲁男子 ”。 善学善于学习。《礼记·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孔颖达 疏:“受者聪明易入,是为学之善。” 明 方孝孺 《见山堂记》:“知周乎物而不劳,才裕於用而无穷,斯为善学者矣。” 柳下惠即展禽。中国春秋时鲁国大夫。展氏,名获,字禽。食邑在柳下。谥惠。任士师(掌管刑狱的官),以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礼”著称。《孟子》中多次把他与伯夷并列,誉为儒家的模范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