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恭奉皇太后南巡启跸三叠前韵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南邦初莅岁维辛,依恋常牵泽国伦。 三载忽如过影隙,当春仍此卜时巡。 预教减从事从简,谆戒增华命屡申。 度节尚随朝节客,近光先有觐光民。 一清宁止徵求寡,千里何须兵卫陈。 日日大安承喜色,恢恢四海共熙春。 念周黔赤爱如旧,兴助江山句亦新。 却是静中时自省,得无观采略嫌频。 诗词问答问:《恭奉皇太后南巡启跸三叠前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排律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十四 2. 去声 参考注释南邦南国;南方。《诗·大雅·崧高》:“王命 召伯 ,定 申伯 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 汉 焦赣 《易林·复之大畜》:“南邦大国,鬼魅满室。讙声相逐,为我行贼。” 元 揭徯斯 《送也速答儿赤序》:“国家臣妾万邦,南邦为一,餘六十年而教化不兴,风俗日坏,奸宄屡作者,任法律而务财用也。”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南邦存亡呼吸, 向 ( 向荣 )军既不能援, 陈金綬 盛保 所带官军,尚不知行抵何处。” 刘师培 《文说·宗骚篇》:“考其职掌,是属清庙之官,列彼礼文,半杂南邦之典。” 依恋留恋,不忍离开 依恋故乡的一草一木 泽国(1) 多水的地区;水乡 泽国用龙节。——《周礼·地官·掌节》 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唐·杜牧《题白云楼》 (2) 遭水淹了的地区 那年发大水,这里成了一片泽国 时巡指帝王按时巡狩。《书·周官》:“又六年,王乃时巡,考制度于四岳。” 孔颖达 疏:“ 周 制,十二年一巡守也。如《舜典》所云,春东、夏南、秋西、冬北。以四时巡行,故曰时巡。” 唐 储光羲 《秋庭贻马九》诗:“大君幸东岳,世哲扈时巡。”《清史稿·礼志八》:“皇帝省方观民,特举时巡盛典。” 从事(1) 干某项事业 他已经从事贸易工作多年 (2) 处理;处置 而行之既久,是又以军法从事。——苏轼《教战守》 慎重从事 (3) 办事;办理事务 朝夕从事 (4) 官职名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谆戒谆谆告诫。 清 周亮工 《读画录·陈章侯》:“明年,从 金道隐 邮筒得 章侯 书併书画扇,意存谆戒。” 节尚犹志节。《晋书·祖逖传》:“﹝ 逖 ﹞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新唐书·卫次公传》:“ 次公 本善琴,方未显时,京兆尹 李齐运 使子与游,请授之法, 次公 拒絶,因终身不復鼓。其节尚终始完洁。” 清宁(1).清明宁静。语本《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清 黄鷟来 《题杨人庵总戎无著图》诗:“天地贵得一,清寧以定位。” 清 黄景仁 《过钓台》诗:“乾坤自清寧,道不与消长。” (2).指时世太平。《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今天下清寧,灵物仍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醋钵儿》:“四海清寧未有期,诸公衮衮正当时。” (3).清静,安静。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由此大富,宅遂清寧。”《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阿弥陀佛念几声,耳伴清寧到零利。” 郭沫若 《文艺论集·论中德文化书》:“然而自然界之秩序,永远保持数学的谨严,那又是何等清宁的状态。” 徵求1.征收;求索。《穀梁传·桓公十五年》:“古者诸侯时献于天子,以其国之所有,故有辞让而无徵求。” 唐 杜甫 《又呈吴郎》诗:“已诉徵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宋 秦观 《进策·论议上》:“故 杨炎 变之以为两税之法,已而盗起兵兴,征求无节,法又大弊。” 明 何景明 《冬雨率然有二十韵》:“徵求皮肉尽,枯骨待削剥。”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入相奇缘》:“性贪黷无厌,徵求财货,皇皇如不及。” 2.征召访求;征询。《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夷》:“先以詔书告示三郡,密徵求武士。” 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幸逢明圣多招隐,高山大泽徵求尽。”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宋氏 徵求,力倍功半。”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六·杼山集牒》:“凡天下图书之遗逸,贤才之隐滞,则承旨而徵求焉。” 巴金 《家》三十:“ 觉新 也奉了祖父的命令来征求 觉民 的意见。” 3.犹征逐。谓交往过从。 明 陈子龙 《分咏西京杂记得新丰》:“忆昔初从 丰 沛 游,少年屠狗相徵求。” 千里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何须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兵卫士兵和守卫之具。亦指防卫。《战国策·韩策二》:“臣之仇, 韩 相 韩傀 。 傀 又 韩君 之季父也,宗族盛,兵卫设,臣使人刺之,终莫能就。”《汉书·齐悼惠王刘肥传》:“ 勃 请为君将兵卫卫王。” 颜师古 注:“谓将兵及卫守之具。” 唐 宋之问 《秋莲赋》:“君门閟兮九重,兵卫儼兮千列。” 明 林富 《重锓<诚意伯刘公文集>序》:“当天下甫定之初,首諗滞狱,倡立兵卫。” 日日(1) 天天 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一天一天地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 大安身体康复 喜色欣喜的神色 恢恢宽阔广大貌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恢恢然有古人形貌。——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形容作恶者一定会受到惩罚。)——《老子》 四海(1)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熙春(1) 明媚的春天 (2) 同“熙春茶” 如旧如故;跟原来一样 小桥,荷花,…一切如旧 江山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时(1).午时。《后汉书·方术传上·李南》:“明日中时应有吉问。”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肉芝﹞五月五日中时取之,阴乾百日。”《陈书·儒林传·沉洙》:“若其日有长短,分在中时前后。” (2).不好也不坏的时机。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大豆》:“春大豆次植穀之后,二月中旬为上时(一亩用子八升),三月上旬为中时(用子一斗),四月上旬为下时(用子一斗二升)。” (3).古代以春、夏、秋、冬四时配木、火、金、水四行,另分立秋前十八日配土,名为“中央时”,简称“中时”。后因以泛指夏末。 唐 贾岛 《送僧》诗:“中时山果熟,后夏竹阴繁。”参阅 清 王夫之 《礼记章句·月令·季夏》。 自省自我反省 好好自省一番 得无恐怕,是不是。常和“耶”构成表推测性的疑问句 若辈得无苦贫乎。——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聊斋志异·促织》 观采亦作“ 观採 ”。观察采择;观赏采取。《史记·日者列传》:“ 贾谊 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试之卜数中以观采。’” 汉 孔融 《荐祢衡表》:“陛下篤慎取士,必须效试,乞令 衡 以褐衣召见,无可观采,臣等受面欺之罪。”《后汉书·周荣传》:“﹝ 周兴 ﹞属文著辞,有可观採。” 宋 曾巩 《辞中书舍人状》:“自斯已后,岂独彝伦秕斁。其推而行之,载於名命,亦皆文字浅陋,无可观采。” 见“ 观采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