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闰月四日大负出灵鹫捕鱼具鱠且约冬间再集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朱翌 |
释义 | 原文西北云收廓太虚,东南风急放船初。冬深更许侯设鱠,地过不讥公矢鱼。 白小未容登燕俎,红鲜忽已间嘉蔬。 重生鳞鬣浮江去,尽是先生所弃余。 诗词问答问:《闰月四日大负出灵鹫捕鱼具鱠且约冬间再集》的作者是谁?答:朱翌 参考注释西北方位名,介于西和北之间。特指中国西北部 泰山西北。—— 清· 姚鼐《登泰山记》 太虚(1) 天,天空 (2) 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的原始的实体气 东南风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吹向西北方向。 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中的空气向北运行时,由于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空气运行偏向于气压梯度力的左方,形成东南风,即东南信风。 词条编辑者:水渠大军放船开船,行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尤悔》:“小人引船,或迟或速,或停或待,又放船纵横,撞人触岸。” 唐 杜甫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诗:“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 深更深夜。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丙寅十月十八日,夜大风,深更秉烛书。”《儿女英雄传》第六回:“断不料姑娘你就肯这等远路深更赶来救我这条命。” 矢鱼(1).谓使渔人陈设渔具,观其捕鱼。《春秋·隐公五年》:“春,公矢鱼于 棠 。” 杜预 注:“﹝矢鱼﹞陈鱼,以示非礼也。” 孔颖达 疏:“陈鱼者,猎兽之类,谓使捕鱼之人陈设取鱼之备,观其取鱼,以为戏乐,非谓既取得鱼而陈列之也。”《后汉书·马融传》:“川衡泽虞,矢鱼陈罟。” 李贤 注:“矢亦陈也。” 明 方孝孺 《春秋诸君子赞·臧僖伯》:“在昔 隐公 ,矢鱼於 棠 ,其事虽微,其志已荒。” (2).射鱼,捕鱼。 唐 陆龟蒙 《渔具》诗序:“编而沉之曰箄,矛而卓之曰矠,棘而中之曰叉,鏃而纶之曰射……噫!矢鱼之具也如此,予既歌之矣;矢民之具也如彼,谁其嗣之!” 白小(1).白而小。《隋书·天文志中》:“五曰天搀,其状白小,数动,是谓搀星,一名斩星。” (2).即银鱼。俗称面条鱼。 唐 杜甫 《白小》诗:“白小羣分命,天然二寸鱼。” 宋 陆游 《初冬》诗:“羹釜带鳞烹白小,蓬门和蔓繫黄团。” 清 赵翼 《大风从丹徒口出江至瓜洲》诗:“下至白小一二寸,亦復跳跃学怪精。” 燕俎(1).宴饮。亦指宴席。燕,通“ 宴 ”。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问女童队》:“凤歌谐律,方资燕俎之欢;鷺羽分庭,忽集寿山之下。” 宋 苏轼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教坊致语》:“嘉与臣工,肃陈燕俎,礼元侯於三夏,谐庶尹於九成。” 宋 苏轼 《瀛州赐大辽贺坤成节人使回程御筵口宣》:“方次边城,少休候馆。宜颁燕俎,以劳归驂。” (2).宴饮时盛食品的器具。 红鲜(1).红米;红稻。 唐 杜甫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诗:“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 仇兆鳌 注:“ 江 浙 人谓红米曰红鲜。” 唐 杜甫 《茅堂检校收稻》诗之一:“红鲜终日有,玉粒吾未慳。” 仇兆鳌 注:“稻有红白二种,红鲜,红稻种名。” (2).指鱼。 晋 潘岳 《西征赋》:“红鲜纷其初载,宾旅竦而迟御。” 唐 张松龄 《渔父》词:“钓得红鲜劈水开,锦鳞如画逐鉤来。” 元 张斛 《寓中江县楼》诗之七:“松薪炊白粲,水蔓繫红鲜。” (3).色红而鲜艳。 唐 张祜 《江南杂题》诗:“碧瘦三稜草,红鲜百叶桃。” 前蜀 牛希济 《临江仙》词之七:“橘林霜重更红鲜。 罗浮山 下,有路暗相连。” 嘉蔬(1).指祭祀用的稻。《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稷曰明粢,稻曰嘉蔬。” 唐 李翱 《陵庙日时朔祭议》:“祝文曰:‘……谨以一元大武、柔毛、刚鬣、明粢、薌萁、嘉蔬、醴齐,敬脩时享,以申追慕。’” (2).嘉美的蔬菜。 南朝 宋 傅亮 《喜雨赋》:“洒丰浸於中畴,覃餘润於嘉蔬。” 唐 杜甫 《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闷能过小径,自为摘嘉蔬。”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甚至园官送菜,而嘆其以苦苣马齿,掩乎嘉蔬。” 重生(1).谓珍重身体,爱惜生命。道家以生命为贵,以富贵利欲足以妨其生,故强调重生轻物。《庄子·让王》:“重生则利轻。”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曰:“重存生之道者,则名利轻。”《韩非子·解老》:“爱子者慈於子,重生者慈於身,贵功者慈於事。”《吕氏春秋·本生》:“故古之人有不肎富贵者矣,由重生故也。” (2).谓以民命为重。 晋 挚虞 《祀皋陶议》:“祭用仲春,义取重生。” 再生;复活。《南史·谢惠连传》:“ 灵运 见其新文,每曰:‘ 张华 重生,不能易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九:“令爱小姐与小壻实是夙缘未絶,得以重生。” 鲁迅 《彷徨·伤逝》:“我们只在灯下对坐的怀旧谭中,回味那时冲突以后的和解的重生一般的乐趣。” 鳞鬣(1).指龙的鳞片和鬣毛。 清 王士禛 《龙门阁》诗:“鳞鬣中怒张,风雨昼晦昧。”亦指鱼的鳞片和背鳍。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鳞语·黄雀鱼》:“海人譟而惊之,化者十五,鳞鬣不开者不全化矣。” 清 李元 《蠕范·物候》:“鱖……形扁而腹圆,大口大目,细鳞有斑彩,其斑雄明雌暗,皆有鬐鬣,鳞鬣皆圆,黄质黑章。” (2).代称龙。 宋 欧阳修 《和出省》:“共向丹墀侍临选,莫惊鳞鬣化风雷。” (3).代称鱼。 五代 齐己 《池上感兴》诗:“碧底红鳞鬣,澄边白羽翰。”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艺语·诸家画品》:“有 * 者, 香山 千户小旗,生有巧思,欲与 林良 抗衡,所画鳞鬣亦精絶。” (4).代称松树。鳞喻松树皮,鬣喻松针。 明 吴承恩 《画松》诗:“鳞鬣如有声,飢蛟对相语。” 尽是到处是,很多很多 这儿尽是石头 先生(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弃余(1).抛弃多馀之物。《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是岁用 枣祗 、 韩浩 等议,始兴屯田”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王沉 《魏书》:“自遭荒乱,率乏粮穀。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飢则寇略,饱则弃餘。” (2).所抛弃的多馀之物。 唐 韩愈 《卫府君墓志铭》:“嗟惟君,篤所信,要无有,弊精神,以弃餘,贾於人。” 宋 叶适 《经总制钱一》:“而 秦檜 权忮,劫胁一世而出其上,及其取於弃餘琐屑之间以为国命者,是何其无耻之至是也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六·叶水心论<三国志>》:“﹝ 叶 ﹞又云:近世有谓《三国志》当更修定者,盖见注所载尚有诸书;不知注之所载,皆 寿 弃餘。”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