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读吕居仁旧诗有怀其人作诗寄之
朝代 宋代
作者 曾几
释义

原文

学诗如参禅,慎勿参死句。
纵横无不可,乃在欢喜处。
又如学仙子,辛苦终不遇。
忽然毛骨换,正用口诀故。
居仁说活法,大意欲人悟。
常言古作者,一一从此路。
岂惟如是说,实亦造佳处。
其圆如金弹,所向若脱兔。
风吹春空云,顷刻多态度。
锵然奏琴筑,间以八珍具。
人谁无口耳,宁不起欣慕。
一编落吾手,贪读不能去。
尝疑君胸中,食饮但风露。
经年阙亲近,方寸满尘雾。
足音何时来,招唤亦云屡。
贱子当为君,移家七闽住。

诗词问答

问:《读吕居仁旧诗有怀其人作诗寄之》的作者是谁?答:曾几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曾几的名句有哪些?答:曾几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曾几读吕居仁旧诗有怀其人作诗寄之书法作品欣赏
读吕居仁旧诗有怀其人作诗寄之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参禅

佛教指静坐冥想,领悟佛理

参禅悟道

纵横

(1) 竖和横互相交错

众壑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犹有曲挺纵横者。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

(2) 奔放自如

笔意纵横

(3) 奔驰无阻

纵横四海

(4) 放肆;无所顾忌

(5) 指合纵连横

无不

没有不;全是。《礼记·中庸》:“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幬。”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序:“风雨晦明,无不从顺。”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序》:“凡六经 孔子 之书,无不牵合其论,而上下其词也。”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 日耳曼 人走出森林虽然还不很久,学术文艺却已经很可观,便是书籍的装潢,玩具的工致,也无不令人心爱。”

乃在

犹乃才。仅仅。在,通“ 才 ”。《汉书·贾谊传》:“ 长沙 迺在二万五千户耳,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非独性异人也,亦形势然也。”

欢喜

(1) 喜爱、爱好

她欢喜拉手风琴

(2) 喜欢、喜爱

欢喜滑水

学仙

亦作“ 学僊 ”。学习道家的所谓长生不老之术。《史记·封禅书》:“ 黄帝 且战且学僊。”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人姓 吴 名 刚 , 西河 人,学仙有过,謫令伐树。” 五代 徐夤 《溪隐》诗:“将名将利已无缘,深隐清溪拟学仙。” 金 元好问 《后饮酒诗》之三:“为言学仙好,人间竟何为。”

见“ 学仙 ”。

辛苦

原指味道辛辣而苦,比喻艰难困苦

辛苦遭逢。——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不遇

(1)

不得志;不被赏识

怀才不遇

(2)

没碰到

可又有一说不遇艰难,不显好处

忽然

突然地,动作、行为的发生或情况的变化来得迅速又出乎意料地

忽然抚尺一下。——《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天气忽然冷了起来

毛骨

(1).毛发与骨骼。 唐 刘禹锡 《桃源行》:“俗人毛骨惊仙子,争来致词何至此?” 宋 苏舜钦 《演化琴德素高因为作歌以写其意云》:“风吹仙籟下虚空,满坐沉沉竦毛骨。” 宋 陆游 《夜汲井水煮茶》诗:“肺腑凛清寒,毛骨亦苏省。”

(2).谓人的骨相容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下》:“ 祖士少 风领毛骨,恐没世不復见如此人。”《晋书·元帝纪》:“ 琅邪王 毛骨非常,殆非人臣之相也。” 前蜀 韦庄 《寄薛先辈》:“不説文章与门第,自然毛骨是公卿。”

正用

正经的用处;办主要事情所用

正用的地方,该花就得花

口诀

原指道家传授道术时的秘语,后多指根据事物内容要点编成的便于记诵的语句

珠算口诀

活法

(1). 宋 人诗论中提出的学诗所必须掌握的能灵活变通的法则。 宋 吕本中 《<夏均父集>序》:“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备具,而能出於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於规矩也。是道也,盖有定法而无定法,无定法而有定法。知是者,则可以与语活法矣。”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赋松菊堂》词:“诗句得活法,日月有新功。”

(2).泛指灵活的原则、方法。 明 李贽 《四书评·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於王何有?都是活法,圣人,圣人!此独以之待 齐宣 耳。”《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可下病>》“用汤胜丸散”集注引 程应旄 曰:“用汤胜丸,贵活法也。”

意欲

见“ 意欲 ”。

(1).亦作“ 意慾 ”。欲望。《淮南子·道应训》:“故人主之意欲见於外,则为人臣之所制。” 宋 朱熹 《答林择之书》之一:“今方欲与朋友説,日用之閒,常切点检气习偏处,意欲萌处。” 清 陈天华 《论中国宜改制民主政体》:“倘非达於共和,国民之意慾难厌,霸者弥缝掩饰之策,决其不能奏效也。” 叶圣陶 《李太太的头发》:“她想新奇事情一定给她们望见了;一种意欲包围着她的脑袋。”

(2).想要。谓心想做某事。《后汉书·彭宠传》:“小奴意欲解之,视户外,见 子密 听其语,遂不敢解。”《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我意欲完前日之约,不好自家启齿。”《红楼梦》第一回:“你携了此物,意欲何往?”

常言

习惯上常说的谚语、格言一类的话,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作者

(1) 文章的写作者;艺术品的创造者

(2) 创始之人

一从

(1).全都服从。《韩非子·扬权》:“凡上之患,必同其端,信而勿同,万民一从。” 陈奇猷 集释:“一从犹言皆从也。”

(2).一概听从或遵从。《晋书·卢志传》:“陛下今日之事,当一从右将军。”《晋书·成恭杜皇后传》:“今山陵之事,一从节俭,陵中唯洁扫而已,不得施涂车芻灵。”

(3).完全听任。 唐 高适 《重阳》诗:“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敧斜。” 元 乔吉 《即事》曲:“一从鞍马西东,几番衾枕朦朧。”

(4).自从。 唐 王昌龄 《寄穆侍御出幽州》诗:“一从恩遣度 瀟湘 ,塞北江南万里长。” 宋 王安石 《少年见青春》诗:“一从鬢上白,百不可见喜。”《红楼梦》第六八回:“妹子年轻,一从到了这里,诸事都是家母和家姐商议主张。” 毛 * 《和郭沫若同志》诗:“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岂惟

见“ 岂唯 ”。

如是

如此这么;像这样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清· 刘开《问说》

佳处

(1).优美之处。《世说新语·文学》“ 孙兴公 作《天台赋》”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赤城 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而界道。’此赋之佳处。”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附录引 宋 周密 《题<保母帖>》诗:“佳处将无同,閟妙未易语。” 鲁迅 《呐喊·故乡》:“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象,没有言辞了。”

(2).谓胜境。 唐 杜甫 《次空灵岸》诗:“迴帆覬赏延,佳处领其要。” 唐 韩愈 《将至韶州借图经》诗:“愿借图经将入界,每逢佳处便开看。” 宋 文同 《奉寄兴州分判诚之蒲兄》诗:“ 武兴 山水郡,左右有佳处。” 明 唐顺之 《茅处士妻李孺人合葬墓志铭》:“尝欲邀诸诗客相与入 天台 雁宕 ,访 赤城 佳处以为快。”

金弹

(1).金制的弹子。 唐 李商隐 《富平少侯》诗:“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牀在井头。” 冯浩 笺注引《西京杂记》:“ 韩嫣 好弹,常以金为丸,所失者日有十餘,长安为之语曰:‘苦饥寒,逐金丸。’儿童每闻 嫣 出弹,輒随之,望丸之所落,輒拾焉。” 宋 汪元量 《湖州歌》之五十:“宫女推篷犹自笑,閒抛金弹打沙鸥。” 清 陈维崧 《满庭芳·过辽后梳妆楼》词:“红墙外,谁抛金弹?年小 富平侯 。”

(2).比喻金橘。 明 于谦 《夏日忆故乡风景》诗:“红綃焕烂蜀葵开,金弹纍垂卢橘熟。”

向若

假如。 唐 皇甫曾 《遇风雨作》诗:“向若家居时,安枕春梦熟。” 唐 赵璘 《因话录》卷六:“嗟夫!向若 杨君 不遇……安得秉钧入辅,为帝股肱?”

脱兔

脱逃之兔。喻行动迅疾。《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杜牧 注:“险迅疾速,如兔之脱走,不可捍拒也。” 唐 陆龟蒙 《杂讽》诗之三:“攻如饿鴟叫,势若脱兔急。” 宋 陆游 《二爱》诗:“人生非金石,去日如脱兔。” 金 元好问 《癸巳除夕》诗:“身并枯蜩化,心争脱兔先。” 许杰 《大白纸》:“他那急于会见的心,正欲如脱兔般的趋往他的爱者。”

顷刻

片刻;表示行动或事情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当于“一会儿”

菀枯顷刻。——〔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顷刻两毙。——《聊斋志异·狼三则》

一阵风过,江面上顷刻间掀起了巨浪

态度

(1) 人的行为、表情

形体态度。——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我不喜欢他的态度

(2) 对某事的观点和做法

我们必须保持坚定的态度

她处理问题的态度显然是友好的

锵然

(1).形容金宝珠玉等声音清脆。 唐 蒋防 《幻戏志·叶法善》:“金翠珠玉,间厕其内,楼高百五十尺,微风所触,鏘然成韵。” 宋 苏轼 《石芝》诗:“忽惊石上堆龙蛇,玉芝紫笋生无数。鏘然敲折青珊瑚,味如蜜藕和鸡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画壁》:“忽闻吉莫靴鏗鏗甚厉,縲锁鏘然。” 徐迟 《大场的一夜》:“挺一挺胸,甲上的冰柱迸落,锵然有声。”

(2).形容书声琅琅。 宋 叶适 《朝奉郎致仕俞公墓志铭》:“入其塾,诵读之鏘然,覃思之悠然,人雅多公父子不穷於儒也。” 清 曾国藩 《仁和邵君墓志铭》:“飢饿围城之中,犹著《礼经通论》。诵声鏘然,彻於巷外。”

珍具

珍美的器物。《新唐书·张建封传》:“帝眷遇异等,赐名马珍具。”

不起

(1).不发动;不发生。《庄子·则阳》:“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韩非子·姦劫弑臣》:“是以国安而 * 不起。” 明 何景明 《内篇》之十七:“生息安理,盗故不起。”

(2).指不出动。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公如不起,孰拯斯危?”

(3).不肯起来;不能起来。《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军国事皆与筹焉”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引《平原祢衡传》:“ 衡 至,众人皆坐不起。” 唐 杜甫 《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之二:“已知嗟不起,未许醉相留。” 仇兆鳌 注引 卢元昌 曰:“不起者,谓王病酒不能起。”

(4).病不能愈。《战国策·秦策一》:“ 孝公 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 商君 ,辞不受。”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方期輟从藩屏,入践諫垣,不幸寝疾,浹辰不起矣。”《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蘧太守 已是病得重了,看来是个不起之病。”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二家邻居》:“这给母亲的打击太大了,因此忧郁成病,终至不起。”

(5).不出任官职。《后汉书·庾乘传》:“﹝ 乘 ﹞后徵辟并不起,号曰:‘徵君’。” 唐 李白 《赠卢徵君昆弟》诗:“二 卢 竟不起,万乘高其风。”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徐中丞》:“迁 江苏 布政使,丁父忧,詔夺情,不起,服闋入都。”

(6).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力量够不上。 元 无名氏 《来生债》第一折楔子:“没钱,请良医不起。”《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主人辞不得,一日供他两番,而今多了,也供不起了。”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他的无谓的冒险举动,当然称不起勇敢,但我不同意你的话。”

欣慕

欣羡

欣慕不已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胸中

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食饮

(1).吃喝。《周礼·天官·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宗威愍政事》:“公谓参佐曰:‘此易事耳,都人率以食饮为先,当治其所先,则所缓者不忧不平也。’” 明 李贽 《答刘方伯书》:“夫天下曷尝有不思食饮之人哉!其所以不思食饮者有故矣:病在杂食也。”

(2).指酒和肴馔。《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范雎 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食饮甚设。”

举行宴会。《管子·君臣下》:“是故明君饰食饮弔伤之礼,而物属之者也。” 尹知章 注:“饮食,谓享燕。”《后汉书·东夷传·夫馀》:“食饮用俎豆,会同拜爵洗爵,揖让升降。”

风露

(1).风和露。《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閒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 唐 王昌龄 《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郁达夫 《采石矶》二:“昨天晚上,因为月亮好得很, 仲则 竟犯了风露,在园里看了一晚的月亮。”

(2).犹风寒。《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那老妈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风露,一病不起。”

经年

(1) 经过一年或若干年

此去经年。——宋· 柳永《雨霖铃》

经年不往。——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卧病经年

(2) 全年

经年裹物之用。——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亲近

信任接近

兄弟亲近。——《汉书·李广苏建传》

不是我十分亲近的朋友

方寸

(1) 一寸的平方大小

方寸之地起波澜

(2) 一平方寸

(3) ∶心神。语出《三国志》:徐庶母亲被曹操抓去,徐指着胸口对刘备说:“方寸乱矣!”

尘雾

(1).尘土和烟雾;尘土飞扬如雾。 唐 白居易 《长恨歌》:“迴头下望人寰处,不见 长安 见尘雾。” 清 宋之绳 《戊子人日寄怀陈南士》诗:“尘雾荒村合,田庐鬼国邻。” 柳青 《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晴朗的秋收时节, 镐河 上村庄弥漫着扬粮食的尘雾。”

(2).喻浊世;污浊。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琅琅先生,雅杖名节。虽遇尘雾,犹振霜雪。” 宋 苏轼 《与周长官李秀才游径山,二君先以诗见寄,次其韵二首》之一:“呼来 径山 下,试与洗尘雾。”

足音

脚步声。《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逕、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又况乎昆弟亲戚之謦欬其侧者乎!” 明 杨慎 《东望楼》诗:“穹谷无足音,远水无归舟。” 清 魏源 《皇朝经世文编五例》:“矧夫适用之文,无分高下之手。或邇言巷议,涓流輒裨高深;或大册鸿编,足音寥同空谷。” 瞿秋白 《文艺杂著·那个城》:“只隐隐的听着蹬蹬的足音。”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招唤

呼喊;传唤

记住,要听大人招唤

贱子

谦称自己。《汉书·游侠传·楼护》:“时请召宾客, 邑 居樽下,称‘贱子上寿’。”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柳亚子 《 * 先生六十寿诗》:“贱子倾心久,神交许我狂。”

移家

搬家;迁移住地。 唐 白居易 《移家》诗:“移家入新宅,罢郡有餘貲。” 宋 姜夔 《鹧鸪天》词:“移家径入 蓝田县 ,急急船头打鼓催。” 清 阎尔梅 《山中答友人》诗:“中原离乱岁云徂,日日移家家渐无。”

七闽

指古代居住在今 福建省 和 浙江省 南部的 闽 人,因分为七族,故称。《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贾公彦 疏:“ 叔熊 居 濮 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之 七闽 。”后称 福建省 为 闽 或 七闽 。 宋 苏轼 《送张职方吉甫赴闽漕六和寺中作》诗:“空使 吴 儿怨不留,青山漫漫 七闽 路。”《剪灯新话·三山福地记》:“时有 陈有定 据守 福建 , 七闽 颇安。” 清 张尚瑗 《仙霞关》诗:“ 七闽 路与中原通,怪事咄咄惊天公。”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2: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