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二十四诗品原文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 水流花开,清露未□,要路愈远,幽行为迟。 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诗词问答问:二十四诗品的作者是谁?答:司空图 问:二十四诗品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二十四诗品是什么体裁?答:四古 问:司空图的名句有哪些?答:司空图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真迹 书画家本人的原作 这一幅画是唐伯虎的真迹 不可(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意象 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造化(1) 福分;好运气 子女都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2) 自然界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与造化抗衡 水流(1) 泛指江、河 湖泊星罗棋布,水流纵横交错 (2) 水的流动 (3) 流动着的水 水流湍急 水流畅通 清露(1).洁净的露水。 汉 张衡 《西京赋》:“立脩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 宋 晏殊 《浣溪沙》词:“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 郭沫若 《登临》诗:“庙中的铜马,还带着夜来的清露。” (2).方言。雨的别称。 明 杨慎 《俗言·俗语反说》:“ 贵竹 名雨曰清露。” 要路(1) 重要的道路,主要的通道 (2) 比喻显要的地位 行为 行伪。谓举止行动;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 明月(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