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重赠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虞堪 |
释义 | 重赠原文烟尘昧日奈愁何,柳色寒深腊未过。 把酒送君离思远,扬帆过浦乱山多。 到家立雪看修竹,涕泣临风废蓼莪。 若解栖霞践霜露,年年湖水绿生波。 诗词问答问:重赠的作者是谁?答:虞堪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参考注释烟尘(1) 烟灰 (2) 烟雾和尘埃 (3) 烽烟和战场上扬起的尘土,旧时指战火 汉家烟尘在东北。——唐· 高适《燕歌行》 九重城阙烟尘生。——唐· 白居易《长恨歌》 (4) 旧时指人烟稠密的地方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杜甫《为农》 柳色(1).柳叶繁茂的翠色。多用以烘托春日的情思。 南朝 梁 何逊 《落日前墟望赠范广州云》诗:“轻烟澹柳色,重霞映日餘。” 唐 白居易 《杭州春望》诗:“涛声夜入 伍员 庙,柳色春藏 苏小 家。” 前蜀 韦庄 《河传》词:“何处。烟雨。 隋 堤春暮,柳色葱蘢。” 宋 黄庭坚 《呻吟斋睡起》诗:“兰牙依客土,柳色过邻墙。” (2).指绿色。 五代 和凝 《天仙子》词:“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 把酒拿着酒杯 把酒问青天。——宋· 苏轼《水调歌头》 送君鼓的别称。 宋 无名氏 《致虚杂俎》:“瑟曰文鵠,笙曰采庸,鼓曰送君,鐘曰华由,磬曰洗东,皆仙乐也。” 思远谓追思先人。《汉书·礼乐志》:“有哀死思远之情,为制丧祭之礼。” 晋 郭璞 《登百尺楼赋》:“情眇然以思远,悵自失而潜愠。” 扬帆扯起船帆开船 到家(1) 完备;周详 (2) 在学识和工作上有相当造诣 他的表演还不到家 (3) 回到家中 立雪恭敬地向老师求教的诚意 卓彼文靖公,早立程门雪。——谢应芳《杨龟山祠》 修竹细长的竹子 茂林修竹 涕泣哭泣;流泪 士皆重泪涕泣。——《战国策·燕策》 人慷慨涕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涕泣谋于禁卒。——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临风迎风;当风。《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唐 杜甫 《与严二郎奉礼别》诗:“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水浒传》第三九回:“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 苏曼殊 《寄调筝人》诗:“偷尝仙女脣中露,几度临风拭泪痕。” 冰心 《寄小读者》五:“我想起我的母亲,不觉凭在甬道的窗边,临风偷洒了几点酸泪。” 蓼莪《诗·小雅》篇名。此诗表达了子女追慕双亲抚养之德的情思。后因以“蓼莪”指对亡亲的悼念。《后汉书·清河孝王刘庆传》:“﹝诸王﹞常有《蓼莪》、《凯风》之哀。” 宋 苏轼 《谢生日诗启》:“《蓼莪》之感,迨衰老而不忘。” 明 夏完淳 《寒日扫墓》诗:“ 王褒 私教授,长起《蓼莪》哀。” 栖霞寺庙名 拥至栖霞禅院。——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霜露霜和露水,两词连用常不实指,而比喻艰难困苦的条件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宋· 苏洵《六国论》 水绿很浅的绿色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