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赠浮屠勤上人
朝代 宋代
作者 王之道
释义

赠浮屠勤上人原文

隔宿不问道,此语幼所闻。
汩没尘土中,岁晚方得君。
学道戒怠情,成功在精勤。
勤哉勤道者,取名不徒云。
别来十二秋,东游遍温鄞。
持呪动至暮,坐禅常达昕。
寸阴古所惜,君今惜余分。
兢兢穷昼夜,直欲忘斋薰。
轩昂冲天鹤,那容混难群。
我老懒成癖,见君但欢欣。
茅斋无一物,坐对柏子焚。
忽然舍我去,翩若风中云。

诗词问答

问:赠浮屠勤上人的作者是谁?答:王之道
问:赠浮屠勤上人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之道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之道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隔宿

经过一夜

家无隔宿粮

问道

(1).请教道理、道术。《晏子春秋·问上十一》:“臣闻问道者更正,闻道者更容。”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盖闻帝之元储,必入太学,承师问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 先 ( 寇先 )好钓,居 睢水 旁, 宋景公 问道不告,杀之。” 北周 庾信 《贺传位于皇太子表》:“皇帝邈然 姑射 ,正当乘云驭龙,问道 崆峒 。”

(2).犹问路。《二刻拍案惊奇》卷三:“﹝翰林﹞结束整齐,一直问道 徐 家来。”

(3).问,询问。道,语助词。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二折:“俺孩儿未经满月,蚤问道我十数遭,今日个浪包娄到公庭混赖着。”

所闻

所听到的;所知道的。《商君书·更法》:“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汉书·刘向传》:“臣幸得託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 ,无论 魏 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人君耳习於所闻,则喜諛而恶直。”

汩没

埋没

世儒多汩没,夫子独声名。——唐· 杜甫《赠陈二补阙》

尘土

细小的土灰

得君

谓得到君主的信任重用。《孟子·公孙丑上》:“ 管仲 得君,如彼其专也。” 赵岐 注:“ 管仲 得遇 桓公 ,使之专国政如彼。”《新唐书·虞世南传》:“ 世基 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 世南 躬贫约,一不改。” 宋 岳珂 《桯史·杨艮议命》:“时 韩平原 得君,权震天下。”《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八年》:“一时朝士见 惠卿 得君,谓可倾 安石 以媚 惠卿 ,遂更朋附之。”

学道

(1).学习道艺,即学习儒家学说,如仁义礼乐之类。《论语·阳货》:“君子学道则爱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无财者谓之贫,学道不能行者谓之病。若 宪 ,贫也,非病也。” 宋 唐庚 《大观四年作诗寄任因命舍弟同赋》:“学道一生凡几化,不因到此始知非。” 明 唐顺之 《万思节以集中无名作诗见贻》之一:“学道频年慕屡空,支离犹堕语言中。”

(2).学习道行。指学仙或学佛。《汉书·张良传》:“廼学道,欲轻举。” 颜师古 注:“道谓仙道。” 宋 苏轼 《将至广州用过韵寄迈迨二子》:“皇天遣出家,临老乃学道。”《西湖佳话·葛岭仙迹》:“从 左慈 学道,得九丹金液仙经。”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然而出来的题目就因此常常是难题,仍如飞剑一样,非上 武当山 寻师学道之后,决计没法办。”

(3).即学政。《儒林外史》第三回:“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 广东 学道。” 清 蒲松龄 《禳妒咒·入泮》:“酒色养的那脾胃娇,那厌气时文也不待瞧。我的天,学道瞎,真是瞎学道。”《醒世姻缘传》第十二回:“据了他的学识,与他个学道,绰绰然做得过去,却不肯把学道与他,偏与他个巡道。”参见“ 学政 ”。

成功

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

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三国演义》

精勤

专心勤勉。《后汉书·冯勤传》:“以图议军粮,在事精勤,遂见亲识。”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术解》:“ 郗愔 信道,甚精勤。”《西游记》第九六回:“三乘妙法甚精勤,一二沙门皆一样。”

取名

(1) 起名字

祖母给她取名

(2) 求取名声

不徒

(1).不白白地。《墨子·修身》:“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

(2).不独;不但。《晋书·顾和传》:“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

别来

(1).离别以来。 南朝 宋 谢惠连 《代古诗》:“别来经年岁,欢心不同凌。” 唐 窦群 《赠刘大兄院长》诗:“路自 长沙 忽相见,共惊双鬢别来殊。”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我们别来将近两个月了。”

(2).另外。《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眼见得这座祖宅,还值万数银子,怎么又要捨作道院;别来募化黄金,兴铸仙像。”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持呪

亦作“ 持咒 ”。念诵咒语。 唐 卢纶 《送恒操上人觐省》诗:“持呪过龙庙,翻经化海人。” 唐 张籍 《赠海东僧》诗:“与医收海藻,持呪取龙鱼。”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驻札大臣原始》:“二弟子 * 、 班禪 ,转世行教,持咒至验。”

坐禅

僧尼闭目端坐,凝志静修

高台坐禅

寸阴

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比喻一个非常短的时间

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淮南子·原道》

寸阴尺璧

余分

(1).指地球环绕太阳运行一周的实际时间与纪年时间相比所馀的零头数。《汉书·律历志下》:“后九十五岁, 商 十二月甲申朔旦冬至,亡餘分,是为孟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唯虚宿未有奇数,自是日之餘分,历家取以为斗分者此也。餘宿则不然。”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至於晦朔之畸数,闰月之餘分,圣人不能齐也,而况巧历乎?”

(2).谓非正统。 宋 岳珂 《奉诏移伪齐檄》:“率华夏礼义之俗,甘事腥羶,紫色餘分,拟乱正统。”参见“ 餘分闰位 ”。

(3).馀留部分。 宋 陈师道 《中秋夜东刹赠仁公》诗:“盈盈秋月不餘分,叶露悬光可数尘。”按,此指月亮亏蚀部分。

兢兢

(1).小心谨慎貌。《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毛 传:“兢兢,戒也。” 唐 陈子昂 《为张著作谢父官表》:“夙夜兢兢,祗惕若厉。” 明 归有光 《金君守斋墓志铭》:“世道沦斁,为善者兢兢惧不能免。” 任鸿隽 《岁暮杂咏》:“谁能学懦夫,履薄徒兢兢。”

(2).恐惧貌。《诗·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毛 传:“兢兢,恐也。”

(3).强壮貌。《诗·小雅·无羊》:“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騫不崩。” 毛 传:“矜矜兢兢,以言坚彊也。”

(4).精勤貌。 唐 康骈 《剧谈录·元相国谒李贺》:“ 唐 人最拈弄小説…… 李文饶 、 刘宾客 尤兢兢耳。” 郭沫若 《月蚀》:“好在我并不想去作博士论文,我也不必兢兢于去求出甚么实证。”

(5).战栗貌。 唐 韩愈 《南山诗》:“空虚寒兢兢,风气较搜漱。”

穷昼

尽一日;整日。 晋 挚虞 《观鱼赋》:“既欢豫而不倦,愿穷昼而兼夜。”

斋薰

斋戒熏香。《新唐书·王缙传》:“繇是禁中祀佛,讽唄斋薰,号‘内道场’。”

轩昂

(1).高峻貌;扬起貌。 唐 韩愈 《南山诗》:“崎嶇上轩昂,始得观览富。” 唐 柳宗元 《招海贾文》:“舟航轩昂兮,下上飘鼓。”

(2).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宋 王安石 《示蔡天启》诗:“忽然变轩昂,慎勿学 哥舒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高赞 一眼看见那个小后生,人物轩昂,衣冠济楚,心中已自三分欢喜。” 鲁迅 《彷徨·长明灯》:“方头说着,便轩昂地出了门。”

(3).骄傲貌。《三国志·吴志·孙坚传》:“ 卓 受任无功, * 稽留,而轩昂自高。”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毛成翼长,蝉蜕泉壤,便自轩昂,目不步足,器满意得,视人犹芥。”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松杉的苍翠披着银铠晶甲的圣衣,固然明明轩昂有骄色,表示他克己能耐忍受 * 的涵量。”

(4).形容音调高昂。 唐 韩愈 《听颖师弹琴》诗:“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陵阳论晚唐诗律卑浅》:“ 唐 末人诗,虽格致卑浅,然谓其非诗则不可。今人作诗,虽句语轩昂,但可远听,其理略不可究。” 元 耶律楚材 《和景贤又四绝》之三:“幽人寥落思无穷,付与轩昂一曲中。”

(5).形容文字雄健。 唐 韩愈 《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开缄忽覩送归作,字向纸上皆轩昂。” 清 施补华 《岘佣说诗》三:“如 摩詰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 渭城 ’,倒戟而入,笔势轩昂。”

(6).宽敞;宏大。《西游记》第二三回:“师父喘息始定,抬头远见一簇松阴,内有几间房舍,着实轩昂。”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明武宗遗事》:“择日前往赴任,县令趋改衙署,规制轩昂,亦用辕门鼓吹,与抚按等。”

冲天鹤

亦作“冲天鹤”。传说 周灵王 太子 晋 从道士 浮邱公 游,曾在 缑氏山 巅控鹤冲天。 唐 王维 《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庭养冲天鹤,溪留上汉查。”参阅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

成癖

(1).腹中积水成块。 唐 王焘 《外台秘要·疗癖方》:“因饮水浆,便令停滞不散,更遇寒气,聚而成癖。”

(2).成为癖好。 宋 梅尧臣 《襄城对雪》诗之一:“晓幔忻以捲,虚堂睡成癖。”

欢欣

欢喜欣悦。《荀子·礼论》:“故人之欢欣和合之时,则夫忠臣孝子亦愅诡而有所至矣。”《后汉书·杜林传》:“海内欢欣,人怀宽德。” 唐 白居易 《初除户曹喜而言志》诗:“置酒延宾客,客容亦欢欣。” 明 唐顺之 《请皇太子受朝疏》:“至於来岁首春,又当天下百官述职,多士宾兴,衣冠咸萃於天都,欢欣交通於万国。” 鲁迅 《三闲集·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欢欣和绝望的起伏,都逐着这‘小小十年’而开展。”

懽欣:亦作“ 懽忻 ”。喜悦;欢乐。《大戴礼记·曾子立孝》:“懽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谓孝矣。”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靡不奔走贡献,懽忻来附。” 唐 元稹 《贺圣体平复受朝贺表》:“﹝臣﹞无任跳跃懽忻瞻望徘徊之至。” 明 方孝孺 《思亲堂记》:“天之於人寓懽忻於悲哀,藏长养於摧抑。” 清 刘大櫆 《程府君墓志铭》:“ 益谦 兄弟三人,亦偕出偕入,如一人之身,懽欣无所间。”

茅斋

亦作“茆斋”。茅盖的屋舍。斋,多指书房、学舍。《南齐书·刘善明传》:“﹝ 善明 ﹞质素不好声色,所居茅斋斧木而已,牀榻几案不加剗削。” 唐 孟浩然 《西山寻辛谔》诗:“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剪灯馀话·幔亭遇仙录》:“遥知置向茆斋里,夜夜虹光贯紫虚。” 清 唐孙华 《抱灌轩杂兴》诗之一:“野岸青芜合,茅斋白日长。”

一物

(1).一种事物;一件事物。《管子·白心》:“然而天不为一物枉其时,明君圣人亦不为一人枉其法。”《史记·周本纪》:“此一物足以释 西伯 ,况其多乎!”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清 郑燮 《同起林上人重访仁公》诗之三:“莫教轻一物,可待报他生。” 马南邨 《燕山夜话·共通的门径》:“没有无所不知的博学之士,也没有只知一事一物而不知其他的专门家。”

(2).同类物;同一事。《周礼·夏官·校人》:“掌王马之政,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齐马一物,道马一物,田马一物,駑马一物。”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药有用根,或用茎叶,虽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达其理,未可妄用。”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云耶,电耶,雨耶,雪耶,实一物也,不过因热度之异而变耳。”

(3).犹一事。《礼记·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 郑玄 注:“物犹事也。” 南朝 梁武帝 《报侯景书》:“朕为万乘之主,岂可失信於一物。”

(4).犹言一个标准。《墨子·尚贤上》:“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

柏子

即柏子香。 明 徐霖 《绣襦记·竹林祈嗣》:“瑞草满瑶阶,白鹤飞来,香焚柏子碧云开。” 清 澹归 《风流子·上元风雨》词:“吾无恙,一炉焚柏子,七盌覆松涛。”参见“ 柏子香 ”。

忽然

突然地,动作、行为的发生或情况的变化来得迅速又出乎意料地

忽然抚尺一下。——《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天气忽然冷了起来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9 0: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