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山行即景二首·其二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山行即景二首·其二原文深红浅紫缬岩枝,绘事嫌他有定姿。 取适行山亦行饭,虽名寻鹿却寻诗。 诗词问答问:山行即景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二十六 参考注释绘事(1) 绘画之事 (2) 图画 取适寻求适意。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夏凉寒燠,随时取适。” 唐 岑参 《渔父》诗:“竿头钓丝长丈餘,鼓栧乘流无定居。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 唐 杜甫 《苦雨奉寄陇西公兼呈王徵士》诗:“式瞻北邻居,取适南巷翁。” 行山行走于山地。《周礼·考工记·轮人》:“凡为轮,行泽者欲杼,行山者欲侔……侔以行山,则是搏以行石也,是故轮虽敝不甐於凿。” 巡视山岳。《史记·夏本纪》:“ 禹 乃遂与 益 、 后稷 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行饭饭后散步。 宋 陆游 《山家暮春》诗之二:“行饭独相羊,扶藜过野塘。” 寻诗寻觅诗句。 宋 陈与义 《寻诗两绝句》之一:“无人画出 陈居士 ,亭角寻诗满袖风。” 明 高启 《次张仲和春日漫兴》:“独骑款段寻诗去,懒逐看花众少年。”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