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赠长沙公 |
朝代 | 魏晋 |
作者 | 陶渊明 |
释义 | 赠长沙公原文其一同源分流,人易世疏, 慨然寤叹,念兹厥初。 礼服遂悠,岁月眇徂, 感彼行路,眷然踌躇。 其二 於穆令族,允构斯堂。 谐气冬暄,映怀圭璋。 爰采春华,载警秋霜。 我曰钦哉!实宗之光。 其三 伊余云遘,在长忘同。 笑言未久,逝焉西东。 遥遥三湘,滔滔九江。 山川阻远,行李时通。 其四 何以写心,此贻话言。 进篑虽微,终焉为山。 敬哉离人,临路凄然。 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诗词问答问:赠长沙公的作者是谁?答:陶渊明 参考注释一同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在同时同地发出的 分流(1) 分开流动;分散流动 上海市区的马路无论纵向或横向,条线多,间距小,完全有条件实行人车分流… (2) 洪汛期将一部分水流注入另一河流或海洋 易世(1).互换时代。 三国 魏 曹丕 《周成汉昭论》:“使夫 昭 成 均年而立,易世而化,贸臣而治,换乐而歌,则 汉 不独少, 周 不独多也。” (2).改朝换代。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六:“《尚书·金縢》曰:‘山徙者,人君不用道士,贤者不兴。或禄去公室,赏罚不由君,私门成羣,不救;当为易世变号。’” 明 王世贞 《列朝盛事·浙江三大功臣》:“ 刘 赠太师, 于 赠太傅, 王 赠侯,皆在易世论定之后。” (3).犹转世。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一出:“俺与师兄,见今易世换名的 月明和尚 ,本都是西天两尊古佛。” 慨然(1) 形容感慨 慨然长叹 (2) 形容慷慨 慨然相赠 寤叹睡不着而叹息。《诗·小雅·大东》:“契契寤叹,哀我惮人。” 晋 陶潜 《赠长沙》诗:“慨然寤叹,念兹厥初。” 唐 张九龄 《在郡秋怀》诗之一:“寂寞游子思,寤叹何人知?” 礼服在庄重的场合或举行仪式时穿的服装,如晚礼服 岁月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眇徂远逝。 晋 陶潜 《赠长沙公》诗:“礼服遂悠,岁月眇徂,感彼行路,眷然踌躇。” 行路路人,在路上行走的人 骨肉为行路。——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眷然亦作“睠然”。1.回视貌。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之二:“眷然顾之,使我心愁。”《后汉书·刘陶传》:“其危犹举函牛之鼎,絓纤枯之末,诗人所以眷然顾之,潸焉出涕者也。” 唐 韩愈 《祭穆员外文》:“晨及 洛师 ,相遇一时,顾我如故,眷然顾之。” (2).顾念貌;依恋貌。《汉书·王莽传中》:“皇天眷然,去 汉 与 新 。” 三国 魏 曹植 《离友》诗序:“王归振旅,送予于 魏 邦,心有眷然,为之陨涕。”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眷然思 永嘉 ,不惮海路赊。” 宋 梅尧臣 《再别仲仪》诗:“睠然东去怀,纷若陌上尘。” 清 姚鼐 《赠孔撝约假归序》:“其行也,官於朝者皆眷然不欲离。” 踌躇(1) 犹豫不决 操欲立后嗣,踌躇不定 。——《三国演义》 (2) 思量,考虑 他两个眉来眼去,不由我暗暗踌躇,似这般哑谜儿怎猜做?——元· 关汉卿《鲁斋郎》 (3) 停留;徘徊不前 蹇淹留而踌躇。——宋玉《九辩》 (4) 得意的样子 踌躇满志 (5) 痛心;心情不愉快 望西都,意踌躇。——张养浩《山坡羊》 令族指名门世族。 晋 陶潜 《赠长沙公族祖诗》:“於穆令族,允构斯堂,谐气冬暄,映怀圭璋。” 唐 王勃 《梓州玄武县福会寺碑》:“爰有县令 柳边 , 河东 令族, 大业 之年,来光上邑。” 冬暄谓冬季阳光温暖。 晋 陶潜 《赠长沙公》诗:“於穆令族,允构斯堂,谐气冬暄,映怀圭璋。” 圭璋(1).两种贵重的玉制礼器。《礼记·礼器》:“圭璋特。” 孔颖达 疏:“‘圭璋特’者,‘圭璋’,玉中之贵也;‘特’谓不用他物媲之也。诸侯朝王以圭,朝后执璋,表德特达不加物也。”《淮南子·缪称训》:“锦绣登庙,贵文也;圭璋在前,尚质也。” 清 袁枚 《新齐谐·滑伯》:“ 滑伯 之神,时时出现。圭璋衮冕而出者,官必陞迁;深衣便服而出者,官多不祥。” (2).比喻高尚的品德。语本《诗·大雅·卷阿》:“顒顒卬卬,如圭如璋。” 郑玄 笺:“王有贤臣,与之以礼义相切瑳,体貌则顒顒然敬顺,志气则卬卬然高朗,如玉之圭璋也。” 晋 陶潜 《赠长沙公》诗:“谐气冬暄,映怀圭璋。” 陶澍 注:“怀有圭璋之洁。” 宋 苏轼 《答曾学士启》:“而况圭璋之质,近生阀閲之家,固宜首应寤寐之求,於以助成肃雍之化。” 王闿运 《瞿学士妻吴氏墓志铭》:“未贵而章,圭璋特美。” (3).比喻朝廷有用的人才。 宋 王安石 《赠尚书吏部侍郎句公墓志铭》:“温温 句公 ,有美有相,不衒不求,卒为圭璋。” 春华(1).春天的花。《汉书·叙传上》:“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於殿最。” 唐 骆宾王 《畴昔篇》:“容鬢年年异,春华岁岁同。” 鲁迅 《无题》诗:“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2).谓春天开花。参见“ 春华秋实 ”。 (3).喻青春年华;少壮之时。 唐 李白 《惜馀春赋》:“望夫君兮兴咨嗟,横涕泪兮怨春华。” 郁达夫 《再游高庄偶感续成》诗:“从知人世原无定,始信春华例有秋。” (4).喻女子娇艳的容颜。 明 何景明 《明月篇》:“红闺貌减落春华, 玉门 肠断逢秋色。” 秋霜(1) 秋天的霜 (2) 比喻白发 何处得秋霜。——唐· 李白《秋浦歌》 伊余自指,我。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伊余小子,恃宠骄盈。” 五代 贯休 《古离别》诗:“只恐 长江 水,尽是儿女泪。伊余非此辈,送人空把臂。” 明 刘基 《北上感怀》诗:“伊余朽钝材,嬾拙更无比。” 笑言(1).谓又说又笑;边说边笑。《易·震》:“震来虩虩,笑言哑哑。” 唐 韩愈 《自袁州还京行次安陆先寄随州周员外》诗:“行行指 汉 东,暂喜笑言同。”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裴珙》:“ 珙 即大呼弟妹之名字,亦无应者,笑言自若。” (2).笑话。《太平广记》卷一 * 引 隋 侯白 《启颜录》:“ 秦 优旃 善为笑言,然合於道。” (3).笑容与言语。 宋 曾巩 《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君气仁色温,寡笑言。” 西东(1).西方和东方。 汉 焦赣 《易林·随之兑》:“两心不同,或欲西东。明论终始,莫适所从。” 宋 苏轼 《虔州八境图》诗:“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古塔认西东。” (2).用为偏义复词,指西方。 唐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诗:“只虑迷所归,池上日西东。” (3).泛指四方,无定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怵迫之徒兮或趋西东。”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怵,为利所诱怵也;迫,迫贫贱,东西趋利也。” 唐 孟郊 《过分水岭》诗:“十步九举轡,迴环失西东。” 宋 范成大 《钓池口阻风》诗:“回风打船失西东,柁痴櫓弱无适从。” (4).指酒杯。 宋 赵长卿 《朝中措》词:“此去定膺先宠,且须满醉西东。” (5).犹东西。泛指什物。 宋 张元干 《诉衷情》词:“儿时初未识方红,学语问西东。” 遥遥(1) 距离很远 遥遥百有余里。——《广东军务记》 (2) 时间久远 遥遥无期 (3) 漂遥流动的样子 舟遥遥以轻飏。——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三湘(1). 湖南 湘乡 、 湘潭 、 湘阴 (或 湘源 ),合称 三湘 。见《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诗文中的 三湘 ,多泛指 湘江 流域及 洞庭湖 地区。 唐 李白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诗:“昔放 三湘 去,今还万死餘。” 清 吴伟业 《送圣符弟之任蕲水丞》诗之四:“廿载流移復, 三湘 转运长。” (2).指 沅湘 、 潇湘 、 资湘 。 晋 陶潜 《赠长沙公族祖》诗:“遥遥三 湘 ,滔滔九江。” 陶澍 集注:“ 湘水 发源会 瀟水 ,谓之 瀟湘 ;及至 洞庭 陵子口 ,会 资江 谓之 资湘 ;又北与 沅水 会於湖中,谓之 沅湘 。” 明 徐桢卿 《送盛斯徵赴长沙》诗:“蛮中瘴远三 湘 水,江畔春逢十月花。” (3).指 湖南 。 陈毅 《岳麓山顶眺望》诗:“ 岳麓山 头任我行, 三湘 眼底絶风神。” 滔滔(1) 形容大水奔流貌 白浪滔滔 (2) 比喻言行或其他事物连续不断 他滔滔地辩论着,脸上兴奋得通红。——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 这使他们骄傲了,一路滔滔开向平型关,…。—— 周立波《悼田守尧同志》 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楚辞·东方朔·七谏》 (3) 盛大;普遍 天下滔滔,知我者希。——《新唐书》 况且老荆那样的人,滔滔者皆是,换一个来,何尝会比他好?—— 茅盾《路》 (4) 和暖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楚辞·九章》 山川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阻远险阻而遥远。《后汉书·张霸传》:“今 蜀 道阻远,不宜归塋,可止此葬,只藏髮齿而已。” 晋 陶潜 《赠长沙公》诗:“山川阻远,行李时通。”《周书·李迁哲传》:“ 迁哲 将讨之,诸将以途路阻远,竝不欲行。” 行李行旅。亦指行旅的人;出行所带的东西 从楼顶拿下衣箱、旅行袋,准备收拾行李 何以(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写心(1).抒发内心感情。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二:“是用感嘉貺,写心出中诚。”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蒋琛》:“敢写心兮歌一曲,无誚余持盃以淹留。”《花月痕》第九回:“ 钟期 死矣渺知音,流水高山枉写心;赏雅几能还赏俗,丝桐悔作 伯牙 琴。” (2).谓描写人的内心世界。 宋 梅尧臣 《传神悦躬上人》诗:“握中一寸毫,宝匣百鍊金。鑑貌不鑑道,写形寧写心。” (3).舒心,开心。 唐 吴筠 《登庐山东峰观九江合彭蠡湖》诗:“写心陟云峯,纵目还縹緲。” 话言(1).美善之言;有道理的话。《诗·大雅·抑》:“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 毛 传:“话言,古之善言也。”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盖《书》之所主,本於号令,所以宣王道之正义,发话言於臣下,故其所载,皆典、謨、训、誥、誓、命之文。”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九:“若然,则所谓不可教训,不知话言,不惟方命圮族而已,四岳何为而举?而 尧 何为姑试之耶?皆不可通。” 章炳麟 《序<革命军>》:“嗟呼!世皆嚚昧而不知话言,主文讽切,勿为动容。” (2).泛指话语。 宋 陆游 《谢徐居厚汪叔潜携酒见访》诗:“话言犹在耳,造次敢不佩。” 清 钱谦益 《三严作朋集序》:“咏三 严 之诗句,追 长蘅 之话言。” (3).谈说;谈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抚军与之话言,咨嗟称善。” 唐 李绰 《尚书故实》:“暇日与宾友话言,必及神仙之事。”《官场现形记》第十回:“话言未了,忽见茶房领着一个中年妇人,一个和尚,赶了进来。” 进篑谓堆土成山时增加一筐土。 晋 陶潜 《赠长沙公》诗:“进簣虽微,终焉为山。” 元 傅若金 《题<云厓图>》诗:“寄言为山者,进簣庶可及。” 为山喻建立功业。 晋 陶潜 《悲从弟仲德》诗:“在数竟不免,为山不及成。”参见“ 为山九仞,功亏一簣 ”。 离人(1).谓超脱人世。《庄子·田子方》:“向者先生形体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於独也。” (2).离别的人;离开家园、亲人的人。 晋 陶潜 《赠长沙公族祖》诗:“敬哉离人,临路悽然。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宋 魏夫人 《菩萨蛮》词:“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郁达夫 《过去》:“两旁店家的灯火照耀得很明亮,反照出了些离人的孤独的情怀。” 临路犹临行。 晋 卢谌 《赠刘琨一首并书》:“亦奚必临路而长号,覩丝而后歔欷哉!” 南朝 宋 鲍照 《放歌行》:“今君有何疾,临路独迟迴。” 宋 王安石 《驴》诗之一:“临路长鸣有真意, 盘山 弟子久同参。” 凄然(1) 寒凉 萧瑟凄然的晚秋 (2) 凄凉悲伤 凄然泪下 款襟畅叙襟怀。 晋 陶潜 《赠长沙公》诗:“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音问音讯;书信。《汉书·匈奴传下》:“ 郅支单于 遣使上书求侍子。 汉 遣 谷吉 送之, 郅支 杀 吉 。 汉 不知 吉 音问。” 唐 刘长卿 《石梁湖有寄》诗:“烟波日已远,音问日已絶。” 清 恽敬 《与庄大久书》:“为别十三载,不得音问七年,然私心拳拳,如终日侍左右也。” 其先在某时之前;早先 他其先很不用功,后来才发愤读书 诗文赏析赠长沙公序:长沙公於余为族祖,同出大司马。昭穆既远,以为路人。经过浔阳,临别赠此。------------------------------------------------ 【说明】长沙公原是晋大司马陶侃的封号(长沙郡公)。当时的制度是 父爵子袭。据《晋书?陶侃传)载,陶侃的五世孙陶延寿袭了长沙郡公的爵 位,他与陶渊明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陶渊明是陶侃的四世孙,比陶延寿长一 辈。 这首诗共四章,诗人以长者的身份,一方面感叹宗族的悠久历史,赞美 宗族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赞扬长沙公能继父业,并勉励他不断进德修业, 希望日后常通音讯。整首诗在态度和蔼、言恳意切之中,体现了诗人重视立 身处世的积极人生观和一种长者的风度。 余于长沙公为族(1),祖同出大司马(2)。昭穆既远(3),以为路人(4)。经过 浔阳(5),临别赠此。 同源分流,人易世疏(6)。 慨然寤叹,念兹厥初(7)。 礼服遂悠,岁月眇徂(8)。 感彼行路,眷然踌躇(9)。 放穆令族,允构斯堂(10)。 谐气冬暄,映怀圭璋(11)。 爱采春华,载警秋霜(12)。 我曰钦哉,实宗之光(13)。 伊余云遘,在长忘同(14)。 笑言未久,逝焉西东(15)。 遥遥三湘,滔滔九江(16)。 山川阻远,行李时通(17)。 何以写心,贻此话言(18)。 进篑虽微,终焉为山(19)。 敬哉离人,临路凄然(20)。 款襟或辽,音问其先(21)。 [注释] (1)于:犹“与”。族:宗族,家族。 (2)祖:陶延寿是陶侃的玄孙,陶渊明是陶侃的曾孙(非嫡系),这里的“祖”兼指对方的曾祖 父辈与自己的祖父辈。大司马:东晋名臣陶侃,曾任太尉,封长沙郡公,后拜大将军。死后追赠大司 马。 (3)昭穆:指同宗世系。古代贵族宗庙制度,二世、四世、六肚居于左,叫作昭;三世、五世、 七世居于右,叫作穆。既远:指世次相隔已远。 (4)路人:过路之人。指关系疏远,彼此陌生。 (5)浔阳:地名,在今江西九江市。这里是陶渊明的家乡。 (6)同源分流:同一水源分出的支流,比喻同一宗族的不同后代。人易:人事变更。世疏:世系 疏远。 (7)寤:通“悟”,觉悟,醒悟。厥(jué觉):其。 厥初:当初的始祖。语本《诗?大雅?生 民》:“厥初生民,实维姜源。” (8)礼服:服丧的礼服,这里指宗族关系。古人因血缘亲疏关系不同,丧礼之服也有别,有斩衰、 齐衰、大功、小功、绸麻等五种。悠:远,指关系的疏远。眇:同“渺”。眇祖:指年代久远。 (9)行路:行路之人。眷然:恋慕的样子。踌躇(chóu chú愁锄):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10)於(wū乌)穆:赞叹之辞。《诗?周颂?清庙》:“於穆清庙。”毛传:“於,叹辞也; 穆,美。”令:美,善。允构斯堂:指儿子能够继承父业。允:诚信,确能。堂:正室,喻父业。《尚 书?大浩》:“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若考:其父。底法:屋基的大小宽 长。厥子:其子。矧:况且,何况。)意思是说,父亲已经奠定建房的规模,他的儿子不肯为堂基, 又怎肯继续建造房屋?这里是反用其意。 (11)谐气:和谐的气度。冬暄(调xuān 宣):像冬天的阳光般和暖。暄:暖和。映:辉映。怀: 胸怀。圭璋(guīzhāng 规章):宝贵的玉器。这句是说长沙公的胸怀与可与美玉相映生辉。这两句赞 美长沙公气度温和,品德高尚。 (12)爱:语助词。采:光彩。华:同“花”。爱采春华:光彩如同春花。这里是形容长沙公风 华正茂,功绩卓著。(宋书?高帝纪)载:“义熙五年(409),慕容超率铁骑来战,命咨议参军陶延 寿击之。”可知陶延寿于义熙间颇立功业。载:通“再”,又。警:惕。载警秋霜:惕于秋霜之微。 是说长沙公立身处事机敏练达而小心谨慎。 (13)钦:敬。实宗之光:实在是宗族的荣光。 (14)伊。云:语助词。遘(gòu 够):遇。长:长辈。指作者为长沙公的长辈,同:指同宗。 (15)逝:往,去。这里指分别。 (16)三湘:泛指湖南,这里指长沙公将返封地长沙。九江:指作者所在地。 (17)行李:使者。行李时通:经常互通音讯。 (18)写:抒发,倾泄。贻:赠送。 (19)赏(kuì愧):盛土的竹器。为山:指建立功业。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加一筐土虽然很少, 但积少成多,最终亦能成山。这里是勉励长沙公不断进德修业,最终可以建成伟大的功业。 (20)敬:有“慎”的意思。离人:离别之人,指长沙公。临路:上路,登程。 (21)款:诚,恳切。款襟:畅叙胸怀。辽:远。音问其先:是说可以常通音讯。 [译文] 我与长沙公是同一宗族,祖先都是大司马陶侃的后裔。由于世次相隔已 远,彼此也互不相识。他这次路过温阳而得相会,临别之际,以此诗相赠。 同一源头分支流, 世系渐远人相疏。 感悟此理深慨叹, 因念彼此同初祖。 血缘宗亲渐疏远, 岁月悠悠不停仁。 感叹族亲成陌路, 犹豫徘徊心恋慕。 君为同族美名扬, 弘扬父志功辉煌。 温文尔雅谦和态, 美德生辉映圭璋。 风华正茂光灿灿, 立身谨慎防秋霜。 可钦可佩令我赞, 君为我族增荣光。 彼此偶然一相逢, 我愧辈长忘同宗。 笑语欢言尚未久, 君将离去各西东。 三湘遥遥君归处, 九江滔滔我意浓。 远隔山川路途阻, 频将音讯互为通。 如何表达我心意, 且送几句肺腑言。 积土可以成高山, 进德修业是圣贤。 愿君此去多保重, 相送登程意凄然。 路途遥远难再晤, 愿得音讯早早传。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