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杂体诗 殷东阳仲文兴瞩 |
朝代 | 南北朝 |
作者 | 江淹 |
释义 | 杂体诗 殷东阳仲文兴瞩原文晨游任所萃。悠悠藴真趣。 云天亦辽亮。 时与赏心遇。 青松挺秀萼。 惠色出乔树。 极眺清波深。 缅映石壁素。 莹情无余滓。 拂衣释尘务。 求仁既自我。 玄风岂外慕。 直置忘所宰。 萧散得遗虑。 诗词问答问:杂体诗 殷东阳仲文兴瞩的作者是谁?答:江淹 参考注释任所担任工作职责的场所 悠悠(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真趣真正的意趣、旨趣。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殷仲文<兴瞩>》:“晨游任所萃,悠悠藴真趣。” 宋 苏舜钦 《吕公初示古诗一编因以短歌答之》:“上有致君却敌之良策,下有逍遥傲世之真趣。”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二:“ 霞村 诗,意境幽恬,善发真趣。” 云天天空高处;云层上面 直上云天 辽亮(1).犹嘹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三:“ 蔡邕 尝至 柯亭 ,以竹为椽。 邕 仰眄之,曰:‘良竹也。’取以为笛,发声辽亮。”《敦煌变文集·目莲救母变文》:“鼓瑟也以声辽亮,哀哀劬劳长不捨。” (2).高远明亮。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殷仲文<兴瞩>》:“云天亦辽亮,时与赏心遇。”《南史·庾易传》:“﹝ 袁彖 ﹞并赠诗曰:‘白日清明,青云辽亮,昔闻 巢 许 ,今覩 臺 尚 。’” 赏心(1).心意欢乐。 南朝 宋 谢灵运 《晚出西射堂》诗:“含情尚劳爱,如何离赏心?” 宋 邵雍 《同程郎中父子月陂上闲步吟》:“必期快作赏心事,却恐赏心难便来。” 苏曼殊 《碎簪记》:“盖余此次来 沪 ,所见所闻,无一赏心之事。” (2).谓娱悦心志。 宋 沉辽 《禅老阁》诗:“赏心不期侈,澹泊自有餘。” 清 张麟书 《早梅》诗:“赏心不待花如雪,好在寒氷未解时。”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若为赏心而作,则实萌芽于 魏 而盛大于 晋 。” 青松青翠的松树 挺秀秀异出众 惠色秀美的颜色、色彩。《文选·江淹<杂体诗·效殷仲文“兴瞩”>》:“青松挺秀萼,惠色出乔树。” 张铣 注:“惠,媚也。” 明 陈子龙 《春郊》诗之一:“麦苗流惠色,花药滋覊愁。” 乔树高大的树。 南朝 梁 沉约 《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北史·儒林传下·王孝籍》:“犹恐拯溺迟於援手,救经缓於扶足,待 越 人之舟檝,求 鲁 匠之云梯,则必悬於乔树之枝,没於深泉之底。” 唐 杨炯 《送丰城王少府》诗:“离亭隐乔树,沟水浸平沙。” 极眺极目眺望。 明 王世贞 《过维扬有怀子相》诗:“迴瞻 大江 水,极眺 黄河 流。” 明 陈子龙 《春郊》诗:“娱情向烟草,极眺心悠悠。” 清波(1).清澈的水流。 汉 严忌 《哀时命》:“知贪饵而近死兮,不如下游乎清波。” 宋 王安石 《车螯》诗之二:“清波濯其污,白日晒其昏。” 巴金 《复仇集·爱的摧残》:“ 赛纳河 的清波在月光下发亮。” (2).六朝时歌曲名。 康有为 《<味梨集>序》:“六朝时, 汉 《鐃歌》、《鼓吹》曲既废,於是《清波》、《白鳩》、《子夜》、《鸟栖》之曲,亦以长短句为章。” 石壁有相当高度、表面呈垂直或悬垂的悬崖或峭壁 余滓残存的滓秽。《文选·江淹<杂体诗·效殷仲文“兴瞩”>》:“极眺清波深,缅映石壁素。莹情无餘滓,拂衣释尘务。” 李善 注:“《説文》曰:滓,淀也,谓鄙秽。” 张铣 注:“滓,秽也。言远视山水,莹磨滓秽,而解尘俗之事。” 拂衣(1).提起或撩起衣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叔向 ﹞曰:‘姦以事君者,吾所能御也。’拂衣从之。” 杜预 注:“拂衣,褰裳也。”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乃有使酒之客,及於难侵之性,不能堪之,拂衣拔棘,而手足相及。” (2).挥动衣服。形容激动或愤激。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昂,顿足起舞。”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孔 慨然曰:‘……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膾截耳。’於是拂衣而去。” 唐 谷神子 《博导志·崔玄微》:“ 醋醋 怒曰:‘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拂衣而起。”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那班门客才晓得他是 崔 魏 逆党,不待曲终,拂衣散尽。” (3).振衣而去。谓归隐。 晋 殷仲文 《解尚书表》:“进不能见危授命,忘身殉国;退不能辞粟 首阳 ,拂衣高谢。” 南朝 宋 谢灵运 《述祖德》诗:“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 唐 王维 《送张五归山》诗:“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世态纷紜,半生尘里朱颜老;拂衣不早,看罢傀儡闹。” 尘务世俗的事务。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江州 夫人语 谢遏 曰:‘汝何以都不復进,为是尘务经心,天分有限?’”《魏书·任城王云传》:“陛下必欲割捐尘务,颐神清旷者,冡副之寄,宜绍宝历,若欲捨储,轻移宸极,恐非先圣之意,骇动人情。” 唐 段成式 《闲中好》词:“閒中好,尘务不縈心。坐对当窗木,看移三面阴。” 明 袁宏道 《西京稿序》:“已居 燕 ,结社葡桃棚下,诸韵士日课方外言,以诗为尘务,不暇搆也。” 自我(1) 自己 自我吹嘘 (2) 与现实有关的个性的意识部分 玄风(1).玄谈的风尚。 晋 丘道护 《道士支昙谛诔》:“眇眇玄风,愔愔僧徒,味道閒室,寂焉神居。”《文选·沉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在 晋 中兴,玄风独扇。” 张铣 注:“玄,道。” (2).指仙道。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访道》:“ 许氏 湘娥 ,久慕玄风,千里拜访,乞尊师念弟子远来至情,俯容一见。” (3).天子清静无为的教化。《文选·庾亮<让中书令表>》:“遂阶亲宠,累忝非服,弱冠濯缨,沐浴玄风。” 吕延济 注:“沐浴天子道教。”《宋书·礼志一》:“今皇恩遐震……将洒玄风于四区,导斯民于至德。” 唐 李白 《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我君六叶继圣,熙乎玄风。” 王琦 注:“玄风,清静之风也。” 唐 袁朗 《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玄风叶黎庶,德泽浸区宇。” (4).道教谓玄天之风。《云笈七籤》卷九八:“玄风转飞盖,紫气汎仙车。” 外慕犹言他求;别有喜好。《宋书·隐逸传·雷次宗》:“于时师友渊源,务训弘道,外慕等夷,内怀悱发。” 唐 韩愈 《送高闲上人序》:“ 尧 、 舜 、 禹 、 汤 治天下, 养叔 治射, 庖丁 治牛, 师旷 治音声, 扁鹊 治病, 僚 之於丸, 秋 之於弈, 伯伦 之於酒,乐之终身不厌,奚暇外慕?”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若除去了比较分两的心,各人儘着自己力量精神,只在此心纯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箇箇圆成,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无不具足。” 直置(1).直书胸臆,置于文中。谓不用典。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孙楚 缀思,每直置以疎通; 挚虞 述怀,必循规以温雅。” 周振甫 注:“直置疏通,盖即 沉约 所谓‘直举胸臆,非傍诗史’也。” (2).只如此;只是。《宋书·谢方明传》:“ 谢方明 可谓名家驹。直置便自是台鼎人,无论復有才用。” 唐 杨炯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诗:“居然混玉石,直置保松筠。” 唐 韩愈 《寒食日出游》诗:“各言生死两追随,直置心亲无貌敬。” 萧散犹萧洒。形容举止、神情、风格等自然,不拘束;闲散舒适。《西京杂记》卷二:“ 司马相如 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復与外事相关。” 唐 张九龄 《林亭咏》:“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宋 曾巩 《招隐寺》诗:“我亦本萧散,至此更怡然。” 清 方苞 《重建润州鹤林寺记》:“佛之理吾不信,而窃喜其教,絶婚宦,公货财,布衣疏食,随地可安,士之萧散孤介,而不欲违其本心者,往往匿跡於其中。” (1).消散;消释。《晋书·恭帝纪论》:“虽有手握戎麾,心存旧国,迴首无良,忽焉萧散。” 唐 皎然 《送大宝上人归楚山》诗:“独鹤翩翻飞不定,归云萧散会无因。” 明 刘基 《自天章入城作》诗:“烦襟得萧散,似欲忘覉旅。” (2).萧条;凄凉。 南朝 梁 何逊 《和司马博士咏雪》:“萧散忽如尽,徘徊已復新。” 唐 韦应物 《独游西斋寄崔主簿》诗:“秋斋正萧散,烟水易昏夕。” 宋 苏轼 《和李太白》:“野情转萧散,世道有翻覆。” 清 曹寅 《宿金氏园亭》诗:“萧散人问意,孤云第几峰。” 遗虑(1).馀念;其他的想法。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瑒》:“倾躯无遗虑,在心良已敍。” (2).抛弃俗念;忘怀得失。《文选·江淹<杂体诗·效殷仲文“兴瞩”>》:“求仁既自我,玄风岂外慕。直置忘所宰,萧散得遗虑。” 李善 注:“ 谢灵运 《越岭溪行》诗曰: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宋史·隐逸传中·张愈》:“清意何穷,真心自得,放言遗虑,何荣何辱?” 明 陈子龙 《杂诗》之一:“遗虑繁景外,抗志高山岑。”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