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九疑歌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何其贤 |
释义 | 九疑歌原文望仙桥外望灵都,峥嵘万寿对香炉。 玉琯云深龙驭杳,桂林秋老月轮孤。 日奉五官苍佩肃,峰回二女翠屏虚。 洞庭不洗娥眉恨,斑竹潇潇鸠乱呼。 诗词问答问:九疑歌的作者是谁?答:何其贤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参考注释仙桥见“ 仙人桥 ”。 峥嵘(1) 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筑物的高大耸立 (2) 高峻的山峰 敢请相公平贼后,暂携诸吏上峥嵘。——唐· 韩愈《奉和裴相公东征途经女儿山下作》 (3) 高爽空旷 举目四顾,霜天峥嵘。——唐· 李白《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 (4) 魁梧 形容典雅,体段峥嵘。——《西游记》 (5) 卓异,不平凡 元龙( 陈登)本志陋曹吴,豪气峥嵘老不除,—— 苏轼《和刘景文见赠》 寿对即寿联。 燕谷老人 《续孽海花》第四七回:“ 淑乔 道:‘就是 杨金甫 老太太庆寿,老夫子做了一副寿对,用电报打来了。’” 香炉烧香用的器具,尤指用于宗教仪式中吊在链子上摆动的有盖香炉 玉琯见“ 玉管 ”。 龙驭亦作“ 龙御 ”。1.《太平御览》卷三引《淮南子》:“爰上 羲和 ,爰息六螭,是谓悬车。”注:“日乘车,驾以六龙, 羲和 御之。日至此而薄於 虞泉 , 羲和 至此而廻。六螭,即六龙也。”后因以“龙驭”指太阳。《艺文类聚》卷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谢赐历表》:“窃以龙驭不爽,靡见侵薄,凤职是司,曾无昃眺。” 南朝 陈 张正见 《轻薄篇》:“莫嫌龙驭晚,扶桑復浴鸦。” (2).指天子车驾。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天地旋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3).借指皇帝。 前蜀 韦庄 《喻东军》诗:“四年龙驭守 峨嵋 ,铁马西来步步迟。” (4).谓君临天下。 唐 钱起 《观法驾自凤翔回》诗:“圣情苏品物,龙御闢云雷。”一本作“ 龙驭 ”。 (5).婉词。谓帝王去世。《明史·方从哲传》:“以药尝试,先帝龙驭即上昇。”参见“ 龙驭上宾 ”。 桂林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级市。位于广西东北部漓江西岸,面积1983平方公里,人口69万。历来为南岭以南的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同时也是著名的风景城市,以奇丽的喀斯特风光闻名于世,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称 月轮(1) 指圆月 (2) 泛指月亮 五官指耳、眼、鼻、口、身,通常指脸部器官 五官端正 回二改志,二心。指改嫁。《太平御览》卷四四一引 晋 杜预 《女记》:“二寡妇者, 淑 也, 昺 也。 淑 丧夫守寡,兄弟将嫁之,誓而不许,为书曰:‘盖闻君子导人以德,矫俗以礼。是以列士有不移之志,贞女无迴二之行。’” 翠屏(1).绿色屏风。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紫帷鉿匝,翠屏环合。” 后蜀 鹿虔扆 《思越人》词:“翠屏欹,银烛背,漏残清夜迢迢。” (2).借指青翠的竹丛。 宋 梅尧臣 《县署丛竹》诗:“寒生緑罇上,影入翠屏中。” (3).形容峰峦排列的绿色山岩。《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李善 注:“翠屏,石桥之上石壁之名也。” 李周翰 注:“有石屏风如壁立,横絶桥上。” 唐 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诗:“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 明 张居正 《和真一王孙八岭山韵》:“仙城杳靄何因见,悵望青霄耸翠屏。” 清 汪中 《甘露寺》诗:“中流砰訇两山动,翠屏金碧当空开。” 洞庭(1).广阔的庭院。《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间,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教坊词·教坊致语》:“洞庭九奏,始识《咸池》之音;灵岳三呼,共献后天之祝。” (2).湖名。即 洞庭湖 。《韩非子·初见秦》:“ 秦 与 荆 人战,大破 荆 ,袭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 洞庭 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莪州公诗》:“ 洞庭 春水添新涨,好看双飞返故林。”参见“ 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别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指 包山 而为期,集 洞庭 而淹留。” 刘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东,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谓 洞庭 。”参见“ 太湖 ”。 (4).山名。在 江苏省 太湖 中。有东西二山,东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后与陆地相连成半岛。西山即古 包山 。 娥眉(1) 细长而弯的美丽的双眉 (2) 漂亮的女人,美女 斑竹也叫“湘妃竹”。一种茎部有紫褐斑点的竹子,用于制作笔杆、拐杖及饰物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毛 * 《七律·答友人》 潇潇(1) 形容风雨急骤 风雨潇潇 (2) 形容毛毛雨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