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物原文溪翁撷佳草,日恐饥其鱼。霜枯野水落,(左犭右宾)獭搜无余。
 翁归束稿人,寘彼溪之隅。
 责以警长夜,翁计何其愚。
 
 诗词问答问:感物的作者是谁?答:艾性夫问:感物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感物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艾性夫的名句有哪些?答:艾性夫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其鱼语出《左传·昭公元年》:“天王使 刘定公 劳 赵孟 於 潁 ,馆於 雒汭 。 刘子 曰:‘美哉 禹 功!明德远矣。微 禹 ,吾其鱼乎!’”后借指洪水所造成的灾难。 清  冯桂芬 《致李伯相书》:“ 淮  扬 万众惴恐,时时有其鱼之虑。” 水落(1).水位下降。《尔雅·释诂下》“汱、浑、陨,坠也” 晋  郭璞 注:“汱、浑,皆水落貌。” 唐  刘长卿 《浮石濑》诗:“石横晚瀨急,水落寒沙广。” 宋  苏轼 《题南溪竹上》诗之一:“陂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行。” 沉从文 《新景与旧谊·新湘行记》:“正当深冬水落时,边沿许多部分都露出一堆堆石头。” (2).方言。檐沟。 茅盾 《三人行》一:“从早上起,又是濛濛的细雨。檐前洋铁水落琮琮地响,调子很柔软。” 无余 没有剩下的 一览无余 归束犹归宿。《二刻拍案惊奇》卷四:“看取两家归束处,心机用尽竟如何?” 老舍 《骆驼祥子》九:“她的嘴唇撇了几撇,脸上的各种神情一时找不到个适当的归束。” 长夜(1) 漫长的黑夜 长夜沾湿何由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比喻黑暗的时代 长夜难明赤县天。——毛 * 《浣溪沙》 (3) 整夜;彻夜 长夜之饮 何其 多么(多带有不以为然的口气) 何其壮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何其衰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何其糊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