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和李秀才端午日风寄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徐铉 |
释义 | 和李秀才端午日风寄原文角黍菖蒲酒,年年旧俗谙。采衣君自乐,白发我何堪。 静味瑶华句,闲思玉柄谭。 报之长命缕,祝庆在图南。 诗词问答问:和李秀才端午日风寄的作者是谁?答:徐铉 参考注释角黍食品名。即粽子。以箬叶或芦苇叶等裹米蒸煮使熟。状如三角,古用黏黍,故称。《太平御览》卷八五一引 晋 周处 《风土记》:“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角黍。” 宋 周邦彦 《齐天乐·端午》词:“角黍包金,香蒲泛玉,风物依然 荆楚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四·粽》:“糉,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椶櫚叶心之形,故曰糉,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餽送。或言为祭 屈原 ,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 清 赵翼 《连日竞渡再赋》诗:“竞渡传从 楚 岁时,为投角黍弔 湘 纍。” 菖蒲酒用菖蒲叶浸制的药酒。旧俗端午节饮之,谓可去疾疫。 宋 苏轼 《元祐三年端午贴子词·皇太后阁之二》:“万寿菖蒲酒,千金琥珀盃。” 清 张若需 《五日润州》诗:“何如满泛菖蒲酒,快对 金 焦 破泬寥。” 旧俗旧的风俗习惯,历时长久的风俗 采衣指彩色之衣。亦指未冠者之服。《仪礼·士冠礼》:“将冠者,采衣,紒。” 郑玄 注:“采衣,未冠者所服。”《逸周书·大匡》:“及期日质明,王 * 以朝,朝中无采衣。” 朱右曾 校释:“采衣,元衣纁裳。”《后汉书·袁忠传》“心嫌之,遂称病自絶” 李贤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忠 乘船载笠盖诣朗( 王朗 ),见 朗 左右僮从皆著青絳采衣,非其奢丽,即辞疾发而退。” 白发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何堪(1).怎能忍受。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卢 相 迈 不食盐醋,同列问之:‘足下不食盐醋,何堪?’” 清 吕大器 《镇羌道上有感》诗:“鹰眼何堪秋草枯? 姑臧 清节至今无。” (2).岂可;哪里能。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可。 宋 欧阳修 《笔说·峡州诗说》:“‘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若无下句,则上句何堪?既见下句,则上句颇工。” 清 潘陆 《彭泽县》诗:“地借 陶潜 著,人思 狄相 贤。何堪寻废县?沙草浸寒泉。” 叶圣陶 《穷愁》:“阿母一袄,春间已敝,不与补缀,何堪著体?” 瑶华亦作“瑶花”。1.玉白色的花。有时借指仙花。《楚辞·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王逸 注:“瑶华,玉华也。” 洪兴祖 补注:“説者云:瑶华,麻花也,其色白,故比於瑶。此花香,服食可致长寿,故以为美。” 唐 陈子昂 《东征至淇门答宋参军之问》诗:“碧潭去已远,瑶花折遗谁?” 元 王恽 《平湖乐·寿李夫人》曲:“洞里瑶华自高韵,八千春,裊烟已报长生信。” 康有为 《<人境庐诗草>序》:“而诗之精深华妙,异境日辟,如游海岛,仙山楼阁,瑶花縞鹤,无非珍奇矣。” (2).喻指霜、雪。 唐 张九龄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诗:“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宋 柳永 《望远行》词:“长空降瑞,寒风翦,淅淅瑶花初下。” 明 高棅 《赋得罗浮霜月怀二逸人》诗:“海国梅始白,飞霜动鸣鐘……百里皆瑶华,千林閟幽风。” (3).指美玉。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故瑶华不琢,则耀夜之景不发;丹鍔不淬,则纯鉤之劲不就。” 晋 王嘉 《拾遗记·周》:“﹝ 成王 ﹞四年, 旃涂国 献凤雏,载以瑶华之车,饰以五色之玉,驾以赤象,至於京师。” 唐 元稹 《和东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韵》:“慈竹不外长,密比青瑶华。” (4).比喻诗文的珍美。亦用以对人诗文的美称。 唐 储光羲 《酬李处士山中见赠》诗:“引领迟芳信,果枉瑶华篇。” 唐 岑参 《敬酬杜华淇上见赠》诗:“赖蒙瑶华赠,讽咏慰怀抱。” 唐 许浑 《酬李当》诗:“知有瑶华手自开,《巴人》虚唱懒封回。” (5).“ 瑶华圃 ”的省称。为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巧探》:“一自残雪飞画栋,蚤罢瑶华梦。” 明 汤显祖 《紫箫记·边思》:“流照 伏波 营,飞入瑶华境。”参见“ 瑶华圃 ”。 玉柄(1).器物玉质的把柄。《晋书·王衍传》:“﹝ 衍 ﹞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南史·张讥传》:“ 后主 在东宫,集官僚置宴,时造玉柄麈尾新成。 后主 亲执之曰:‘当今虽復多士如林,至於堪捉此者,独 张讥 耳。’即手授 讥 。” (2).泛指器物精美的把柄。 唐 司空曙 《早夏寄元校书》诗:“珠荷荐果香寒簟,玉柄摇风满夏衣。”此指扇柄。 (3).指麈尾。 唐 李白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诗之二:“高僧拂玉柄,童子献双梨。” 王琦 注:“玉柄谓麈尾。” 唐 李山甫 《山中答刘书记寓怀》诗:“笔头指金波,座上横玉柄。” (4).指手臂。 唐 皮日休 《卧疾感春寄鲁望》诗:“乌皮几上困腾腾,玉柄清羸媿不能。” (5).古代文士谈论时,常执拂尘,因以指文士。 唐 温庭筠 《谢公墅歌》:“四座无喧梧竹静,金蝉玉柄俱支颐。” 长命缕(1).旧俗端午时系于臂上以祈福免灾的五彩丝。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繫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繒,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名拟甚多。” 唐 张说 《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诗:“愿齎长命缕,来续大恩餘。” (2).古代婚礼中纳采时的一种礼品。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礼异》:“婚礼,纳綵有……双石、绵絮、长命缕、乾漆。” 祝庆庆祝,庆贺。《诗·鲁颂·閟宫》“ 鲁侯 燕喜,令妻寿母” 汉 郑玄 笺:“ 喜公 燕饮於内寝,则善其妻寿其母,谓为之祝庆也。” 图南《庄子·逍遥游》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后以“图南”比喻人的志向远大。 唐 杜甫 《泊岳阳城下》诗:“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鵾鹏。” 明 高启 《望海》诗:“安得击水游,图南附鹏翼。” 陈去病 《恻恻》诗:“图南此去舒长翮,逐北何年奏凯歌。”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