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荆州歌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陆游 |
释义 | 荆州歌原文楚江鳞鳞绿如酿,衔尾江边系朱舫;东征打鼓挂高帆,西上汤猪联百丈。伏波古庙占好风,武昌白帝在眼中。 倚楼女儿笑迎客,清歌未尽千觞空。 沙头巷陌三千家,烟雨冥冥开橘花。 峡人住多楚人少,土铛争饷茱萸茶。 诗词问答问:荆州歌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参考注释楚江(1). 楚 境内的江河。 唐 李白 《望天门山》诗:“ 天门 中断 楚 江开,碧水东流至北迴。” 宋 吴文英 《澡兰香·淮安重午》词:“莫唱 江 南古调,怨抑难招, 楚 江沉魄。” 清 吴伟业 《顾西巘侍御同沉友圣虎丘即事》诗:“我昔 楚 江同 宋玉 ,君今 吴 市访 梁鸿 。” (2).见“ 楚江体 ”。 鳞鳞(1) 形容多得像鱼鳞 高手鳞鳞 蹲石鳞鳞。——《聊斋志异·促织》 (2) 形容云层、波纹等像鱼鳞一样层层排列 波光鳞鳞 衔尾前后相接;紧跟 衔尾相随 东征(1).向东征伐。《诗·小雅·渐渐之石》:“武人东征,不皇朝矣。” 郑玄 笺:“将率受王命东行而征伐。” 汉 扬雄 《甘泉赋》:“函甘棠之惠,挟东征之意。” 唐 李商隐 《随师东》诗:“东征日调万黄金,几竭中原买鬭心。” (2).东行。 汉 班昭 《东征赋》:“惟 永初 之有七兮,余随子乎东征。” 唐 白居易 《奉和汴州令狐相公二十二韵》:“客有东征者,夷门一落帆;二年方得到,五日未为淹。” 打鼓(1) 击鼓 (2) 感到没有把握 (3) 感到心神不定,忐忑不安 还不知结果,她心里直打鼓 高帆见“ 高颿 ”。 西上(1).向西去。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故称上。 唐 刘沧 《望未央宫》诗:“西上 秦 原见 未央 ,山嵐川色晚苍苍。” 唐 李群玉 《送萧绾之桂林》诗:“ 桂 水秋更碧,寄书西上鳞。” (2).入门左首的位置。古代尊右卑左,主人迎宾,先据左位,表示尊重。《仪礼·聘礼》:“介皆与,北面西上。” 郑玄 注:“入门左之位也。” 清 王夫之 《家世节录》:“﹝ 王纲 ﹞与太守 古公 偕见直指使。 古公 自司马郎出守郡,执旧属礼,与公争西上。” 汤猪经滚水烫洗并去毛的猪。《红楼梦》第五三回:“一面忙展开单子看时,只见上面写着……汤猪二十个。” 百丈(1).极言高、深或远。 汉 枚乘 《七发》:“上有千仞之峯,下临百丈之谿。” 南朝 梁 沉约 《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 唐 韩愈 《次同冠峡》诗:“落英千尺堕,游丝百丈飘。”《北史·西域传·小月氏国》:“其( 小月氏国 )城东十里,有佛塔,周三百五十步,高八十丈……所谓百丈佛图也。” (2).牵船的篾缆。《宋书·朱超石传》:“时军人缘 河 南岸,牵百丈, 河 流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輒为虏所杀略。”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诗之一:“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瀨船。”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百丈》:“ 杜 诗舟行多用百丈,问之 蜀 人,云,水峻岸石又多廉稜……故劈竹为大瓣,以麻索连贯其际,以为牵具,是名‘百丈’。”《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从此一路都是上水,除非大顺风,方使得布帆,风略小些,便要扯着百丈。你道怎么叫做百丈?原来就是縴子。” 清 黄遵宪 《下水船歌》:“百丈横牵上瀨舟,三朝三暮见 黄牛 。” (3).借指井绳。 唐 杜甫 《铜瓶》诗:“铜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 (4). 唐 代名僧 怀海 ,住 洪州 百丈山 ,因以为号,称“百丈禅师”。参阅《景德传灯录·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 伏波(1). 汉 将军名号。 西汉 路博德 、 东汉 马援 都受封为伏波将军。见《汉书·武帝纪》、《后汉书·马援传》。 南朝 宋 鲍照 《代苦热行》:“ 戈船 荣既薄, 伏波 赏亦微。” 唐 刘长卿 《送张司直赴岭南谒张尚书》诗:“盛府依 横海 ,荒祠拜 伏波 。”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横海 、 伏波 , 戈船 、 下瀨 。” (2).谓平息变乱。 王闿运 《丁文诚诔》:“抗急疏而请使,举偏师以伏波。” 白帝(1).古神话中五天帝之一,主西方之神。《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 唐 贾公彦 疏:“五帝者,东方 青帝 灵威仰 ,南方 赤帝 赤熛怒 ,中央 黄帝 含枢纽 ,西方 白帝 白招拒 ,北方 黑帝 汁光纪 。”《史记·封禅书》:“ 文公 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 鄜衍 ……於是作 鄜畤 ,用三牲郊祭 白帝 焉。”《晋书·天文志上》:“西方 白帝 , 白招矩 之神也。” 清 曹寅 《巫峡石歌》:“或疑 白帝 前, 黄帝 后, 灕堆 倒决 玉垒 倾;风喣日暴几千载,旋涡聚沫之所成。” (2).“白帝子”的略语。 唐 李白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 赤精 斩 白帝 ,叱咤入 关中 。”参见“ 白帝子 ”。 (3).古城名。故址在今 四川省 奉节县 东 瞿塘峡 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江 水又东逕 鱼復县 故城南,故 鱼国 也…… 公孙述 名之为 白帝 ,取其王色。”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朝辞 白帝 彩云间,千里 江陵 一日还。” 清 《蟂矶孙夫人庙》诗:“悲衔 白帝 生睽隔,恨切 苍梧 死别离。” (4). 东汉 公孙述 曾改 鱼复县 为 白帝 ,后因以为 述 的代称。 清 顾炎武 《大汉行》:“ 隗王 白帝 何为平, 扶风 马生 真丈夫。” 眼中犹言心目中。 宋 苏轼 《予以事繫御史台狱遗子由》诗之二:“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倚楼倚靠在楼窗或楼头栏干上。 唐 杜甫 《江上》诗:“勋业频看镜,行 * 倚楼。” 宋 黄庭坚 《南乡子·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词:“诸将説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 元 黄庚 《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女儿(1) (2) 某人直系血统或过继的下一代女性 (3) 一个家族的女性后代 张家女儿,李家女儿 (4) 自起源或出身衍生而来的似属于女性的事物 美国是大不列颠的女儿 (5) 女孩 昔作女儿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迎客(1).迎接客人。《礼记·曲礼上》:“客至於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 唐 岑参 《汉川山行呈成少尹》诗:“山店云迎客,江村犬吠船。” (2).犹言迎击敌人。《孙子·行军》:“欲战者,无附於水而迎客。” 杜牧 注:“言我欲用战,不可近水迎敌。” 清歌(1) 无乐器伴奏的歌唱 (2) ∶清脆的歌声 沙头(1).沙滩边;沙洲边。 北周 庾信 《春赋》:“树下流杯客,沙头渡水人。” 南唐 冯延巳 《临江仙》词:“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 宋 梅尧臣 《蝉》诗:“柳上一声蝉,沙头千里船。” 清 黄景仁 《富阳》诗:“沙头愁煞捕鱼人,捕得鱼多卖钱少。” (2).方言。指沙田的总佃者。沙头向田主租入大量沙田,转手分租给他人,以收取地租为其主要生活来源。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地语·沙田》:“沙头者何?总佃也。盖从田主揽出沙田,而分赁於诸佃者也。其以沙田为奇货,五分揽出,则取十分於诸佃,不俟力耕,而已收其利数倍矣。” (3).古 沙头市 的略称。即今 湖北省 沙市 。 唐 杜甫 《送王十六判官》诗:“买薪犹 白帝 ,鸣櫓已 沙头 。” 宋 苏轼 《荆州》诗之五:“ 沙头 烟漠漠,来往厌喧卑。” 巷陌街巷 巷陌人家 寻常巷陌。——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千(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烟雨像烟雾那样的细雨 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烟雨空ň。——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冥冥(1) 不明亮 天色冥冥 杳以冥 冥。——《楚辞·屈原·涉江》 薄暮冥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指人不明事理 (3) 形容高远;深远 鸿飞冥冥 (4) 迷信的人指有鬼神暗中起作用的境界 土铛瓦锅。 宋 陆游 《荆州歌》:“ 峡 人住多 楚 人少,土鐺争餉茱萸茶。” 宋 陆游 《闲居》诗:“土鐺茶七椀,瓦甑稷三升。” 茱萸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