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丑奴儿/采桑子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宋先生 |
释义 | 丑奴儿/采桑子原文因师传说朝元理,昼夜功勤。炼煅成真。 偷得阴阳共半斤。 壶中天地何曾夜,四季长春。 洞里光阴。 交我如何与世论。 诗词问答问:丑奴儿/采桑子的作者是谁?答:宋先生 参考注释师传老师之传授;师承。 宋 龚颐正 《芥隐笔记·东坡宸奎阁碑铭》:“巍巍仁皇,体合自然,神曜得道,非有师传。” 清 刘大櫆 《<严遥青诗集>序》:“而 游夏 独以文学见称,盖其学有师传,代相祖述。” 清 皮锡瑞 《经学历史·经学昌明时代》:“是 小夏侯 求异於 大夏侯 , 大夏侯 又求异於 欧阳 ,不守师传。” 元理即玄理。奥妙的道理。 明 何景明 《六子诗·何编修瑭》:“洞悟超先几,微言析玄理。” 明 张居正 《七贤咏·阮步兵》:“从容谢婚媾,沉湎混泥滓。郁彼咏怀言,寄辞藴元理。” 昼夜(1) 白昼与夜晚 不分昼夜 昼夜营业 死生,昼夜事也。——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昼夜搒讯。——《明史》 (2) 又 昼夜不息 昼夜巡扰。——《广东军务记》 功勤犹功劳。《后汉书·杨震传》:“帝崩后,復入为侍中卫尉,从 献帝 西迁,有功勤。” 三国 魏 曹植 《薤露行》:“愿得展功勤,输力於明君。”《周书·贺拔胜传》:“将军首举义兵,共除姦道,功勤未立,逆有此谋,可谓速祸,未见其福。” 成真成仙。 明 屠隆 《綵毫记·夫妻玩赏》:“男子得道,隶籍 木公 ;女子成真,列名 金母 。” 阴阳(1) (2) 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3) 日月运转之学 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研核阴阳。 (4) 天气的变化 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壶中天地旧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何曾反问表示未曾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 四季指一年中的春、夏、秋、冬 四季如春 长春中国东北的城市,吉林省省会,面积18,881平方公里,人口570万(1982) 光阴明亮与阴暗,白昼与黑夜。指日月的推移。后世即用以表时间 明月白露,光阴往来。——南朝梁· 江淹《别赋》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何与(1).何如;比……怎样。《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齐王 ﹞田於海滨……射中获多,矜而自功。顾谓僕曰:‘ 楚 亦有平原广泽游猎之地饶乐若此者乎? 楚王 之猎何与寡人?’” 裴骃 集解引 郭璞 曰:“与犹如也。”《文选·张衡<西京赋>》:“此何与於 殷 人屡迁,前八而后五?” 李善 注:“言欲迁都 洛阳 ,何如 殷 之屡迁乎?言似之也。” (2).犹言与谁。《汉书·东方朔传》:“方今 公孙丞相 、 儿大夫 、 董仲舒 …… 司马迁 之伦,皆辩知閎达,溢于文辞,先生自视,何与比哉?” (3).犹言何干。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方巨山争体统》:“此守臣职也,於都吏何与焉?” 明 李贽 《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寃不寃与此人何与,但恐傍观者丑耳。” 清 李渔 《闲情偶记·颐养·行乐》:“人之行乐,何与於我?” 世论(1).当时的舆论。《晋书·庾冰传》:“兄 亮 以名德流训, 冰 以雅素垂风,诸弟相率莫不好礼,为世论所重。” 宋 苏轼 《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诗:“但苦世论隘,聒耳如蜩蝉。” 鲁迅 《集外集拾遗·<蜕龛印存>序》:“予于 杜君 未相见,唯读其书,窃熹抱守遗阙,不以世论失其故常,有同志者,因序之云。” (2).佛教称其他宗教、学派言论。 晋 法显 《神僧传》:“﹝ 佛图澄 ﹞身长八尺,风姿甚美,妙解深经,旁通世论。”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