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五月十三日大水
朝代 宋代
作者 梅尧臣
释义

五月十三日大水原文

谁知山中水,忽向舍外流。
谁知门前路,已通溪中舟。
穷蛇上竹枝,聚蚓登阶陬。
我家地势高,四顾如湖滮。
浮萍穿篱眼,断葑过屋头。
官吏救市桥,停车当市楼。
应念此中居,望不辩马牛。
危湍泻天河,漫漫无汀洲。
群蛙正得时,日夜鸣不休。
戢戢后池鱼,随波去难留。
扬鬐虽自在,江上多网絇。
纷纭闾里儿,踊跃竞学泅。
吾慕孔宣父,有意乘浮浮。

诗词问答

问:五月十三日大水的作者是谁?答:梅尧臣
问:五月十三日大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梅尧臣的名句有哪些?答:梅尧臣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中水

(1).水中。《国语·吴语》:“夜中,乃命左军、右军涉江,鸣鼓中水以须。” 韦昭 注:“中水,水中央也。”

(2).指中官。古官名。《左传·昭公十七年》“ 大曍氏 以龙纪” 孔颖达 疏引 汉 服虔 曰:“ 共工 以水名官……中官为中水。”

符合水平面标准。《周礼·考工记·舆人》:“立者中县,衡者中水。” 贾公彦 疏:“衡,横也。横者中於水,无高下也。”

外流

流散到外地或外国

黄金外流

前路

(1) 前面的道路

(2) 比喻以往的岁月或未来的岁月

茫茫前路

竹枝

(1).竹子的小枝。 唐 杜甫 《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 刘沧 《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2).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 巴渝 (今 四川 东部)一带民歌, 唐 诗人 刘禹锡 据以改作新词,歌咏 三峡 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诗:“盪桨 巴 童歌《竹枝》,连檣估客吹 羌 笛。” 宋 范成大 《夔门即事》诗:“《竹枝》旧曲元无调,麴米新篘但有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纪映淮》:“ 金陵 纪青 ……女名 映淮 ,字 阿男 ,尝有《秦淮竹枝》云:‘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疎树几行。不与行人綰离别,赋成 谢 女雪飞香。’” 朱自清 《中国歌谣》三:“《词律》云:‘《竹枝》之音,起于 巴 蜀 唐 人所作,皆言 蜀 中风景。后人因效其体,于各地为之。’这时《竹枝》已成了一种叙述风土的诗体了。”

(3).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登阶

(1).登上台阶。 唐 李华 《含元殿赋》:“降輦登阶,微闻玉声。”

(2).犹进身。《楚辞·刘向<九叹·思古>》:“ 蒯聵 登於清府兮, 咎繇 弃而在壄。盖见兹以永叹兮,欲登阶而狐疑。” 王逸 注:“言己见君亲爱恶人,斥逐忠良,诚欲进身登阶,竭尽谋虑,意中狐疑,恐遇患害也。”

我家

(1).称自己。 宋 钱愐 《钱氏私志·小人》:“ 宣和 间,有 辽国 右金吾卫上将军 韩正 归朝,授检校少保节度使,对中人以上説话,即称小人,中人以下,即称我家。”《醒世姻缘传》第二回:“ 计氏 説道:‘我家脸丑脚大,称不起和一伙汉子打围,躲在家中,安我过日子的分罢了。’”

(2).我们家;我家的。《汉书·霍光传》:“丞相数言我家,独无罪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王珣 疾,临困,问 王武冈 曰:‘世论以我家领军比谁?’”《新唐书·崔液传》:“ 液 字 润甫 ,尤工五言诗。 湜 叹,因字呼曰:‘ 海子 ,我家龟龙也。’”

地势

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势

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四顾

向四面环视

阿Q忽而大叫起来,抬了头仓皇的四顾。——《阿Q正传》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唐· 李白《行路难》

浮萍

旧大陆的一种浮萍科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浮在水面,下面生须根。可入药

屋头

(1).房屋之上。 唐 杜荀鹤 《怀庐岳书斋》诗:“煮茶窗底水,採药屋头山。” 宋 范成大 《枫桥》诗:“朱门白壁枕弯流,桃李无言满屋头。”

(2).谓上厕所。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下:“俗命如厕为屋头,称 并州 人咸凿土为室,厕在所居之上故也。一説, 北齐 文宣帝 怒其 魏郡 丞 崔叔宝 ,以溷汁沃头,后人或食或避亲长,不能正言溷,因影为沃头焉。”

官吏

(1) 官员。亦为政府工作人员的总称

(2) 中国封建时代九品官中的任何一种官职,较低级的官吏由通过中国经典文学考试及格的人来充当

停车

(1) 按正常时刻表停留(如搭运或卸下乘客);车辆停止行驶

(2) 停放车辆

此处不许停车!

(3) 机器停止转动

机器停车了,快找人来修理

市楼

(1).市中楼房。又称旗亭。古时建于集市中,上立旗帜,以为市吏候望之所。《三辅黄图·长安九市》:“夹 横桥 大道,市楼皆重屋。”《文选·张衡<西京赋>》“旗亭五重,俯察百隧” 三国 吴 薛综 注:“旗亭,市楼也。”《周礼·地官·司市》“上旌于思次以令市” 清 孙诒让 正义:“ 汉 市楼名旗亭,盖亦立旗於上。”又云:“ 汉 时市有市楼,为市吏候望之所。”

(2).市中楼房。又称旗亭。指酒楼。其上亦立帜以为标识。 唐 许浑 《郊居春日有怀府中诸公并柬王兵曹》诗:“僧舍覆碁消白日,市楼赊酒过青春。” 宋 周密 《武林旧事·酒楼》:“ 熙春楼 、 三元楼 、 五閒楼 ……已上皆市楼之表表者。” 胡怀琛 《赠王漱岩》诗:“市楼一日聚,话旧倍凄然。”

(3).星名。共六星,属天市垣。《史记·天官书》:“旗中四星曰天市,中六星曰市楼。”《星经》卷下:“市楼六星在市门中。”

马牛

(1).马和牛。《书·费誓》:“无敢寇攘,踰垣墙,窃马牛。” 唐 韩愈 《获麟解》:“然麟之为物,不畜於家,不恒有於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

(2).牛马。比喻迫于生活供人驱使从事艰苦劳动的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尊堂病废,不能理家人生产;弟坐食,一无所操作,贤夫妇何为作马牛哉!” 蒋智由 《有感》诗:“凄凉读尽 * 史,几箇男儿非马牛!”

天河

银河

漫漫

(1) 广远无际

水漫漫

(2) 长;久

漫漫人生路

夜漫漫

(3) 平缓

海流漫漫

(4) 遍布

草漫漫

春雾漫漫

(5) 众多

漫漫群生

(6) 昏愦糊涂

县官漫漫

汀洲

水中小洲

得时

(1).获得时机。《国语·越语下》:“得时不成,反受其殃。”《后汉书·冯衍传上》:“且 衍 闻之,得时无怠。”

(2).顺应天时;适合时令。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宋 曾巩 《桐树》诗:“得时花叶鲜,照影清泉助。”

(3).遇合机缘;行时走运。 唐 李涉 《六叹》诗序:“清江、白云、孤山、远屿,皆得时之人吟咏性情耳。” 宋 范仲淹 《四德说》:“夫亨者……於人为得时茂勋,於国为圣贤相遇。”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摘抄·史四》:“ 钱文通 ……曾在内学堂教书, 怀恩 太监出其门下,后 恩 得时,遂援引以至要路。”《白雪遗音·马头调·窝娼》:“得时的二爷们把帖换,威风凛严。”

日夜

白天和黑夜

其时日夜兵火交迫。——《广州军务记》

日夜望将军至。——《史记·项羽本纪》

不休

不停止,不罢休。《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共苦战鬦不休,以有侯王。”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即如《大风》、《垓下》、《易水》、《秋风》,古人已臻极至,无容更赘一词,乃尚剌剌不休,用心无用之地,何其不自量也!” 浩然 《艳阳天》第二二章:“﹝ 哑吧 ﹞嘴里边‘啊吗吗,啊吗吗’地叫个不休。”

戢戢

(1).密集貌。 唐 于鹄 《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戢戢乱峯里,一峯独凌天。” 宋 苏舜钦 《天平山》诗:“ 吴 会 括众山,戢戢不可数,其间号 天平 ,突兀为之主。” 清 唐孙华 《狎客》诗:“戢戢附群蚁,殷殷聚飞螡。” 王旡生 《中国历代小说史论》:“举亿兆人之材力,咸戢戢於一范围之下,如羊豕然。”

(2).顺从貌。 清 平云 《孤儿记》:“戢戢然勿敢少违。”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不见夫戏兽者乎。以马之骏、以猴之黠、以狮之戾、以象之钝,而能使趋蹌率舞於一庭,应弦合节,戢戢如法者,何也?”

(3).象声词。形容细小之声。 唐 元稹 《表夏》诗之八:“翩翩帘外鷰,戢戢巢内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画皮》:“一更许,闻门外戢戢有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口技》:“折纸戢戢然,拔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

(4).鱼张口貌。 唐 杜甫 《又观打鱼》诗:“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 宋 梅尧臣 《五月十三日大水》诗:“戢戢后池鱼,随波去难留。” 清 黄宗羲 《振华郑公神道碑》:“戢戢如枯鱼之委于泥沙。”

池鱼

(1) 池中的鱼

(2) 比喻无辜受累遭殃。如:池鱼堂燕(比喻无辜受祸);池鱼幕燕(比喻处境危险极易遭殃的人)

随波

(1).依着风波飘动。《文选·宋玉<高唐赋>》:“徙靡澹淡,随波闇蔼。” 刘良 注:“言林木繁茂,随风波而动。”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随波迴转,有似客游。” 宋 汪藻 《小重山》词:“柳梢风急堕流萤,随波去,点点乱寒星。”

(2).比喻无原则地跟从他人行事。 唐 罗隐 《谗书·答贺兰友书》:“况僕求试京师,随波而上,逐队而下,亦有年矣。” 清 陈田 《<明诗纪事己籤>序》:“暨乎随波之流,摹仿太甚,为弊滋多。”

自在

(1) 自由;无拘束

自在娇莺恰恰啼。——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无家身自在,时得到莲宫。——唐· 李咸用《游寺》

(2) 安闲自得,身心舒畅

他心中好不自在

(3) 心离烦恼的系缚,通达无碍

江上

(1).江岸上。《吕氏春秋·异宝》:“﹝ 伍员 ﹞因如 吴 。过於 荆 ,至 江 上,欲涉。”《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 人怜之,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 南朝 宋 鲍照 《发后渚》诗:“ 江 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唐 岑参 《饯王崟判官赴襄阳道》诗:“津头 习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 沉尹默 《燕归梁》词:“江上花开趁蝶寻,拚买醉千金。”

(2).江面上。《史记·伍子胥列传》:“ 伍胥 遂与 胜 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 江 , 江 上有一渔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渡 伍胥 。” 唐 崔颢 《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 江 上使人愁。” 宋 苏轼 《江神子·江景》:“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 清 黄景仁 《太白墓》诗:“清风 江 上洒然来,我欲因之寄微慕。”

(3).江中。 宋 苏辙 《初发嘉山》诗:“洗砚去残墨,遍水如黑雾。至今江上鱼,顶有遗墨处。”

纷纭

(1)

(2) 众多而杂乱

众说纷纭

彼此错杂,纷纭拿斗,敌枪终不能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众多的样子,引申为罗唆,找麻烦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里儿

指乡里儿童。 宋 梅尧臣 《送周谏议知襄阳》诗:“里儿尚唱《铜鞮曲》,耆旧争随画鹿车。”

踊跃

(1) 向上跳起

踊跃欢呼

(2) 欢欣奋起的样子

踊跃参加

孔宣父

旧时对 孔子 的尊称。《曲阜县志》卷二二:“﹝ 唐 贞观 十一年﹞秋七月,尊 孔子 为 宣父 ,詔 兖州 作 闕里 孔子庙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开柙出虎, 孔宣父 不责他人;当路斩蛇, 孙叔敖 盖非利己。”

有意

(1) 故意

有意举行一次化装舞会

(2) 有心思

有意帮忙

浮浮

(1).水或雨雪盛貌。《诗·大雅·江汉》:“ 江汉 浮浮,武夫滔滔。” 朱熹 集传:“浮浮,水盛貌。”《诗·小雅·角弓》:“雨雪浮浮,见晛曰流。” 南朝 齐 谢朓 《雪赋》:“蔼蔼浮浮,瀌瀌奕奕。”

(2).气上升貌。《诗·大雅·生民》:“释之叟叟,烝之浮浮。” 毛 传:“浮浮,气也。” 宋 苏轼 《和蔡準郎中见邀游西湖》之三:“船头斫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谭》:“亦间佐以酱乾生瓜子小果碟、酥烧饼……糖油馒首,叟叟浮浮,咄嗟立办。”

(3).流动貌。《楚辞·九章·抽思》:“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 王逸 注:“浮浮,行貌。” 宋 范成大 《湘潭》诗:“风吹江沫浮浮去,谁在沙头闭户閒?”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