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觉生寺请雨三首·其一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觉生寺请雨三首·其一原文传胪有事入京都,竺宇平明过便途。 遂诣拈香祷霈泽,那辞倦极仰虔呼。 诗词问答问:觉生寺请雨三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二 参考注释传胪(1).科举时代,殿试揭晓唱名的一种仪式。殿试公布名次之日,皇帝至殿宣布,由阁门承接,传于阶下,卫士齐声传名高呼,谓之传胪。 明 沉受先 《三元记·及第》:“金殿传臚第一声,三元连中占魁名。”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二:“四月初四日殿试,初七日传臚。”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武殿试》:“ 武举 止有会试,无廷试传臚之例。”参阅 宋 赵昇 《朝野类要·唱名》。 (2). 明 代称科举第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至 清 则专称二甲第一名为传胪。《明史·选举志二》:“而士大夫又通以乡试第一为解元,会试第一为会元,二、三甲第一为传臚云。”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士阶条例》:“二甲首名传臚,职同将军。” 李劼人 《 * 》第三部第二章四:“ 川 汉 铁路驻 宜昌 总理,传胪出身,四品京堂。” 有事(1) 惹事;出现变故 家里有事了 (2) 有工作干 他有事干了,能自立了 (3) 忧愁或顾虑 他心里有事,看上去不大高兴 (4) 忙,不闲 我现在有事,不能陪你出去 (5) 指军事,即用兵 季氏将有事于 颛臾。——《论语·季氏》 京都(1) 国都。京师 有京都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始称于 * 时,因景王(司马师)讳师,故称京师为京都;或指日本故都,又称西京,在本州岛西南 平明天亮的时候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 楚山孤。——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拈香指烧香敬佛 霈泽(1).雨水。 唐 杜甫 《大雨》诗:“风雷颯万里,霈泽施蓬蒿。” 宋 苏轼 《祭常山神文》:“若时赐霈泽,驱攘虫灾,以完我西成之资。” 清 孙枝蔚 《插秧》诗:“皇天悯老农,霈泽满前溪。” (2).喻恩泽。 唐 李嘉祐 《江湖秋思》诗:“共望 汉 朝多霈泽,苍蝇早晚得先知。” 宋 范仲淹 《邓州谢上表》:“迺宣霈泽,以安黎元。” 明 方孝孺 《郊祀颂》:“霈泽是施,大賚是庸。” (3).特指对罪犯的恩赦。 唐 元稹 《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所犯虽经霈泽,庄田须有所归。”《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元年》:“方合正典刑,而遽逢霈泽。” 倦极(1).疲倦困苦。《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2).疲倦到了极点。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