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和刘中书绘人琵琶峡望积布矶诗 |
朝代 | 南北朝 |
作者 | 谢朓 |
释义 | 原文昔余侍君子。顾舐游荆汉。 山川隔旧赏。 朋僚多雨散。 图南矫风翮。 曾非息短翰。 移疾觏新篇。 披衣起渊翫。 惆怅怀昔践。 彷佛得殊观。 頳紫共彬驳。 云锦相凌乱。 奔星上未穷。 惊雷下将半。 回潮渍崩树。 轮囷轧倾岸。 岩筱或傍翻。 石菌芜修干。 澄澄明浦媚。 衍衍清风烂。 江潭良在目。 怀贤与累叹。 岁暮不我期。 淹留绝岩畔。 诗词问答问:《和刘中书绘人琵琶峡望积布矶诗》的作者是谁?答:谢朓 参考注释君子(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山川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朋僚(1) 同僚 (2) 朋友 雨散(1).雨水普降。 晋 曹毗 《晋江左宗庙歌·歌中宗元皇帝》:“化若风行,泽犹雨散。” 南朝 梁 刘孝标 《东阳金华山栖志》:“迴流映流,则十仞洞底;肤寸云合,必千里雨散。” (2).如雨布散。众多貌。《文选·扬雄<剧秦美新>》:“云动风偃,雾集雨散。” 李善 注:“言众瑞之多也。”《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骆驛纵横,烟霏雨散。” 李周翰 注:“烟霏雨散,众多貌。” (3).比喻朋友离散。 南朝 齐 谢朓 《和刘中书絵入琵琶峡望积布矶诗》:“山川隔旧赏,朋僚多雨散。” 唐 王维 《酬诸公见过》诗:“登车上马,倏忽雨散。” 清 谭嗣同 《报刘淞芙书》一:“亲知雨散,益復无聊。” (4).指男女欢会已毕。 宋 程垓 《意难忘》词:“似云收 楚 峡,雨散 巫 阳。”参见“ 雨散云收 ”。 (5).谓雨过天晴。 唐 皇甫曾 《张芬见访郊居作》诗:“林中雨散早凉生,已有迎秋促织声。” 唐 张乔 《题湖上友人居》诗:“野白梅繁后,山明雨散初。” 图南《庄子·逍遥游》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后以“图南”比喻人的志向远大。 唐 杜甫 《泊岳阳城下》诗:“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鵾鹏。” 明 高启 《望海》诗:“安得击水游,图南附鹏翼。” 陈去病 《恻恻》诗:“图南此去舒长翮,逐北何年奏凯歌。” 移疾犹移病。《北史·高德正传》:“ 德正 甚忧惧,乃移疾,屏居佛寺,兼学坐禪,为退身之计。” 唐 钱起 《崔十四宅问候》诗:“微官同寄傲,移疾阻招携。”《新唐书·康承训传》:“ 承训 惭,移疾。”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又改教授,移疾归。” 新篇(1).新的作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 张华 新篇,亦充庭万。” 唐 白居易 《诗解》诗:“新篇日日成,不是爱声名。” 宋 王安石 《王中甫学士挽辞》:“种橘园林无旧业,采苹洲渚有新篇。” (2).喻指历史上的新阶段。 郭小川 《忆延安》诗:“‘七大’后,上前线,在 杨家岭 礼堂中,谱写了历史新篇。” 披衣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唐 韦应物 《寄冯著》诗:“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二人披衣待旦,别 袁 而归。” 渊翫深入品玩。 南朝 齐 谢朓 《和刘绘入琵琶峡望积布矶》:“移疾覯新篇,披衣起渊翫。” 怅怀怅然思念。《文选·张衡<西京赋>》:“於是众变尽,心酲醉,盘乐极,悵怀萃。” 薛综 注:“萃,犹至也……悵然思念,所当復至也。” 唐 杨巨源 《秋夜闲居即事寄庐山郑员外蜀郡符处士》诗:“悵怀 石门 咏,缅慕 碧鷄 游。”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言之二》:“一日, 功加毛 副戎自述平生,悵怀今昔,偶为赋一絶句。” 彷佛同“仿佛” 殊观(1).奇观。指奇异美好的景象或事情。《文选·曹植<洛神赋>》:“於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覩一丽人,於巖之畔。” 李善 注:“所观殊异。” 晋 桓温 《贺白兔表》:“今白兔见於 春穀县 ,皓质纯素,皦然殊观。”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丹水》:“ 丹水 南有 丹崖山 ,山悉赬壁霞举,若 红云 、 秀天 二岫,更为殊观矣。” 宋 刘子翚 《凉月》诗:“殊观发秘藏,妙听生寥閴。” (2).犹言改观,变色。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壮士之怒,赫然殊观,植髮冲冠。” (3).不同的观点。 明 李东阳 《政难赠杨质夫》:“下上之异议,彼此之殊观乃尔。” 云锦一种品级很高的提花丝织物,因花纹瑰丽如云得名 相凌见“ 相陵 ”。 奔星流星。《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奔星更於闺闥,宛虹拖於楯轩。” 颜师古 注:“奔星,流星也。” 北齐 颜之推 《和阳纳言听鸣蝉篇》:“剑影奔星落,马色浮云起。” 鲁迅 《赠人》诗之二:“须臾响急冰弦絶,但见奔星劲有声。” 惊雷(1) 使人震惊的雷声 春天的第一声惊雷 (2)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回潮(1) 原指已经晒干或烤干的东西又变潮湿 (2) 比喻已消失的事物或习惯又重新出现(多用于贬义) 轮囷(1).盘曲貌。《文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蟠木根柢,轮囷离奇。” 李善 注引 张晏 曰:“轮囷离奇,委曲盘戾也。” 宋 王禹偁 《送光禄王寺丞通判徐方》诗:“ 戏马臺 荒春寂寞,斩虵乡古树轮囷。” 清 李必恒 《吴门徐昭法先生画芝》诗:“垒坷轮囷态最工,披图謖謖起清风。” (2).硕大貌。《礼记·檀弓下》“美哉轮焉” 汉 郑玄 注:“轮,轮囷,言高大。”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尤多荔枝,皆大本,轮囷数围。”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灌园生》:“夏果磊落,秋瓜轮囷。” 石菌生在石上的菌类。灵芝的一种。《文选·张衡<西京赋>》:“浸石菌於重涯,濯灵芝以朱柯。” 李善 注引《抱朴子》:“芝有石菌。”《文选·张衡<思玄赋>》:“漱飞泉之沥液兮,咀石菌之流英。” 李善 注:“菌,芝也。《説文》曰:‘石菌,石芝也。’”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岂若流泉甘醴,琼蕊玉英,金丹石菌,紫芝黄精,皆众灵含英,独发奇生,贞香难歇,和气充盈。” 南朝 梁简文帝 《送别》诗:“石菌生悬叶,江槎流卧枝。” 澄澄清澈明洁貌。 晋 阮修 《上巳会诗》:“澄澄緑水,澹澹其波。”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三折:“却原来是伴独坐皓月澄澄,搅孤眠西风泠泠。” 柯岩 《天涯何处无芳草》二:“她却仍然睁着两只澄澄的大眼望着我。” 衍衍(1).行貌。 汉 东方朔 《七谏·自悲》:“驾青龙以驰騖兮,班衍衍之溟溟。” 晋 傅玄 《走狗赋》:“裔洋洋以衍衍,逞妙观於永路。” (2).犹徐徐,舒缓貌。 南朝 齐 谢朓 《和刘绘入琵琶峡望积布矶》诗:“澄澄明浦媚,衍衍清风烂。” (3).雍容大度貌。 汉 班固 《十八侯铭·郦商》:“衍衍卫尉,德行循规。” (4).盛貌;多貌。 晋 左思 《魏都赋》:“丰肴衍衍,行庖皤皤。” 宋 沉括 《定国军节度观察留后光禄大夫向公墓志铭》:“汸汸其原,衍衍其流;后谁申之?公有全猷。” 宋 叶适 《祭妻目翁安人文》:“君闲岁深,得官日浅;分甘共少,其乐衍衍。” 清风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江潭江水深处。《楚辞·九章·抽思》:“长瀨湍流,泝江潭兮。” 汉 扬雄 《解嘲》:“或倚 夷门 而笑,或横江潭而渔。” 宋 苏辙 《次韵毛君留别》:“鱼纵江潭真窟宅,鹤飞松岭倍精神。” 江边。《楚辞·渔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 南朝 宋 鲍照 《赠傅都曹别》诗:“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 清 吴伟业 《橘灯》诗:“花开槐市枝枝大,霜满江潭树树金。” 在目在眼前;在视线之中。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火云出无时,飞电常在目。”《二刻拍案惊奇》卷八:“只见前堂东轩与那聚赌的小阁,宛然那夜光景在目,却无一个人影。”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况復掩自利之恶名,以福羣之令誉,捷径在目,斯不惮竭蹶以求之耳。” 岁暮(1) 一年最后的一段时间 岁暮天寒 (2) 指寒冬 岁暮衣裳单 (3) 比喻年老 年衰岁暮 淹留长期逗留;羁留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