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玉华山
朝代 宋代
作者 宋球
释义

玉华山原文

玉华山来自何处,巉巉拔立陵紫烟。
上有干云切霄之苍松,下有迸崖漱壑之清泉。
长河西来齧山足,{左火右粦}火白日明峰巅。
浮岚暖翠入窗户,六月殿阁风冷然。
我来岂暇吊古迹,挽仰但喜遗嚣喧。
心魂澄澈耳目醒,如脱世故游神仟。
平明却入俗尘去,回首烟萝羞满颜。

诗词问答

问:玉华山的作者是谁?答:宋球
问:玉华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球的名句有哪些?答:宋球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华山

山名。五岳之一。在 陕西省 华阴市 南,北临 渭河 平原,属 秦岭 东段。又称 太华山 。古称“西岳”。有 莲花 (西峰)、 落雁 (南峰)、 朝阳 (东峰)、 玉女 (中峰)、 五云 (北峰)等峰,为游览胜地。

来自

表示来源,但通常不带有肇始之意,而指从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过赋与、移转、演绎、模仿或再生而发生

主要收入来自开采煤矿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巉巉

(1).形容山势峭拔险峻。 唐 张祜 《游天台山》诗:“巉巉割秋碧, 媧女 徒巧补。”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僧了心》:“危层巉巉千仞,吾人骇目动心,疑将压焉。”

(2).指陡峭的山。 宋 梅尧臣 《寄谢师直》诗:“邀我陟巉巉,宿雾方冥冥。”

(3).形容山石突兀重迭。 唐 孙樵 《龙多山录》:“屹石巉巉,别为 东巖 。” 明 袁宏道 《墨畦》:“未至 康陵 里许,山骨巉巉,与古树根相错而出。”

(4).形容面貌瘦削的样子。 宋 陆游 《题传神》诗:“巉巉骨法吾能相,难着 凌烟 剑佩中。”

(5).锋利尖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梦狼》:“甲扑地化为虎,牙齿巉巉。” 朱自清 《羊群》:“狼们终于张开血盆般的口,露列着巉巉的牙齿,像多少把钢刀。”

(6).形容词后缀。 元 无名氏 《梧桐叶》楔子:“闷懨懨人间白昼,静巉巉门掩青春。” 明 孟称舜 《桃花人面》第三折:“娇滴滴日暖笑花颜,静巉巉人去思花面。” 明 冯惟敏 《雁儿落·题刘伊坡寿域》套曲:“俺则道冷清清养老宫,却原来净巉巉藏贞洞。”

拔立

耸立;挺立。 宋 王禹偁 《送进士郝太冲序》:“大丈夫处世,当拔立羣萃,求明天子之知,恶能与闒茸辈丛试於礼闈哉!” 茅盾 《子夜》一:“光秃秃的平地拔立的路灯杆,无穷无尽地,一杆接一杆地,向 吴老太爷 脸前打来,忽地又没有了。”

紫烟

见“ 紫烟 ”。

亦作“ 紫烟 ”。1.紫色瑞云。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三:“ 赤松 临上游,驾鸿乘紫烟。”《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贵嬪生於 樊城 ,有神光之异,紫烟满室,故以‘光’为名。” 宋 范仲淹 《上汉谣》:“冉冉去红尘,飘飘凌紫烟。”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樾巢近体》:“书成招手呼青鸟,歌罢翻身上紫烟。”

(2).山谷中的紫色烟雾。 南朝 梁武帝 《游锺山大爱敬寺》诗:“长途弘翠微,香楼间紫烟。” 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水》诗之二:“日照 香炉 生紫烟,遥看瀑布掛前川。” 宋 刘弇 《宿长山寺》诗:“破暝紫烟生,写谷清樾好。”

干云

高入云霄。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飞阁干云,浮堦乘虚。” 宋 秦观 《长相思》词:“铁瓮城高,蒜山渡阔,干云十二层楼。”《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芦苇中鸿雁羣集,嘹嚦干云,哀声动人。”

清泉

清冽的泉水

河西

泛指黄河以西之地,春秋战国时,把黄河南段之西今山西、陕西两省交界处。汉、唐时多指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的地区。唐玄宗时置河西节度使管辖甘肃及河西走廊

山足

山脚。《诗·大雅·早麓》“瞻彼旱麓” 毛 传:“麓,山足也。” 唐 徐浩 《谒禹庙》诗:“山足灵庙在,门前清镜流。” 宋 梅尧臣 《三层瀑》诗:“山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再落至山腰,三落至山足。” 清 唐孙华 《东林寺》诗:“我行山足下,了不闻铃鐸。”

白日

(1) 白天

(2) 太阳

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3) 泛指时光

浪费白日

峰巅

顶峰。

浮岚

飘动的山林雾气。 宋 欧阳修 《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诗:“欲令浮嵐暖翠千万状,坐卧常对乎轩窗。” 明 刘基 《题<秋江独钓图>》诗:“细水浮嵐天与碧,斜阳炙面脸生红。” 清 戴名世 《数峰亭记》:“至於远山之环绕者,或在十里外,或在二三十里外,浮嵐飞翠,叠立云表。”

暖翠

天气晴和时青翠的山色。 元 吴景奎 《和韵春日》之一:“江上数峯浮暖翠,日边繁杏倚春红。” 明 陶宗仪 《南浦》词:“暖翠隔红尘,空明里,著我扁舟容与。”

窗户

(1) 窗和门

(2) ( chuānghu)

(3) 房屋墙上通气透光的装置

六月

《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国语·晋语四》:“ 秦伯 赋《六月》。” 韦昭 注:“《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 重耳 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梁郊祀乐章》:“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於是竿木羣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鋭。”

殿阁

(1).殿堂楼阁。《汉书·王莽传下》:“夏,蝗从东方来,蜚蔽天,至 长安 ,入 未央宫 ,缘殿阁。” 唐 元稹 《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诗:“荣光飘殿阁,虚籟合笙竽。”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树木丛阴中,殿阁屹然四五所。”

(2). 宋 代大学士皆带殿阁衔,以崇其资望,如 集贤殿 、 右文殿 之类。 明 清 两代,大学士为内阁长官,仍以殿阁名入衔,如 明 之 中极殿 、 建极殿 、 文华殿 、 武英殿 、 文渊阁 、 东阁 ; 清 之 保和殿 、 文华殿 、 武英殿 、 文渊阁 、 东阁 、 体仁阁 等。故宰执又通称为“殿阁”。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顺治 十五年,改内三院为内阁,其大学士俱加殿阁衔。”

冷然

(1).形容凉爽;寒凉。 元 揭傒斯 《饶隐君墓志铭》:“花气袭衣,竹阴满地,使人冷然忘归。” 明 何景明 《秋夜》诗:“冷然感秋思,况復听征鸿。”《红楼梦》第六六回:“ 湘莲 听了,冷然如寒冰侵骨。”

(2).形容超脱、冷淡的神情。 宋 苏轼 《叶涛致远见和二首复次其韵》:“永谢汤火厄,冷然超无方。” 鲁迅 《花边文学·过年》:“古 埃及 的奴隶们,有时也会冷然一笑。这是蔑视一切的笑。” 茅盾 《追求》二:“何必如此神经过敏?你不是对于世事的蜩螗已经很能冷然处之而不悲观么?” 丁玲 《韦护》第一章一:“ 韦护 冷然望着他,略带点可笑的神气。”

(1).形容声音清越。 唐 卢纶 《割飞二刀子歌》:“日试曾磨 汉水 边,掌中恄慄声冷然。”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实境》:“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冷然希音。”一本作“ 泠然 ”。

(2).轻妙的样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王褒 构采,以密巧为致,附声测貌,冷然可观。”一本作“ 泠然 ”。

吊古

凭吊古迹

嚣喧

亦作“ 嚣諠 ”。喧闹。 南朝 宋 谢灵运 《王子晋赞》:“ 王子 爱清静,区中实嚣諠。” 南朝 梁 沉约 《和左丞庾杲之移病》:“嚣喧满眼前,簿领纷盈膝。” 唐 李白 《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诗:“此中得佳境,可以絶嚣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未几,菊将开,闻其门嚣喧如市。” 艾青 《透明的夜》诗:“人的嚣喧,人的嚣喧。”

见“ 嚣喧 ”。

心魂

心神,心灵。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左思<咏史>》:“百年信荏苒,何用苦心魂!” 宋 苏舜钦 《和菱溪石歌》:“画图突兀亦颇怪,张之屋壁惊心魂。” 清 顾贞观 《贺新郎·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词:“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 曹靖华 《飞花集·洱海一枝春》:“尤其是大红的茶花,老远就把人的眼睛,人的心魂都吸引住了。”

澄澈

亦作“ 澄彻 ”。1.清澈,水清见底。 晋 王献之 《杂帖》:“ 镜湖 澄澈,清流泻注。” 唐 修睦 《僧院泉》诗:“澄澈照人胆,深山只一般。” 明 刘基 《活水源记》:“其初为渠时,深不踰尺,而澄彻可鉴。” 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

(2).清亮明洁。 南朝 宋 谢灵运 《怨晓月赋》:“墀除兮镜鑑,房櫳兮澄澈。” 宋 苏舜钦 《依韵和伯镇中秋见月九日遇雨之作》:“常年此夕或阴晦,今岁澄澈将快哉!” 金 段成己 《中秋之夕封生仲坚卫生行之携酒与诗见过依韵以答》:“夜凉河汉静无声,澄澈天开万里晴。” 聂绀弩 《奇遇》:“月亮已经升得很高了,比刚才晶莹澄澈得多。”

(3).明白。《关尹子·九药》:“论道者,或曰凝寂,或曰邃深,或曰澄澈。” 胡适 《费氏父子的学说》:“ 费密 作《孙徵君传》,只说:‘其学以澄彻为宗,和易为用。’”

耳目

(1) 耳朵与眼睛;耳闻目睹

耳目之明,如是其狭也。——《荀子·君道》

耳目之福非浅

耳目灵光

(2) 监视人或为别人收集情报者

使者以从事为耳目。——《后汉书·朱浮传》

世故

(1) 通达人情,富有待人接物的处世经验

老于世故

有些人还绘声绘色,说他如何世故。——《琐忆》

(2) 应酬;敷衍

他也世故了几句

(3) 生计

不治世故

(4) 世事变故

世故尚未夷

(5) 世交

世故相逢各未闲

游神

(1).犹游心。《艺文类聚》卷五五引 汉 冯衍 《说邓禹书》:“诚少游神乎经书之林,驰情乎玄妙之中。” 宋 苏辙 《谢太中大夫门下侍郎表》之二:“此盖伏遇皇帝陛下,游神渊默,灼见羣臣之情;运智密微,阴扶圣母之断。” 明 梁辰鱼 《江东白苎·效沉青门唾窗绒体引》:“但峻志未就,每托迹于醉乡;逸气不伸,常游神於花阵。”参见“ 游心 ”。

(2).巡游之神;游荡之鬼。 清 尤侗 《西堂杂俎·瑶宫花史小传》:“ 王母 闻其以腴词赠答,切责之,命游神巡察,不许私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于去恶》:“数十年游神耗鬼,杂入衡文,吾辈寧有望耶!”

(3).方言。流氓。 郭沫若 《初出夔门》一:“我们的一批和清华学生的一批,便不能不成为了轮船上的游神--游神者 四川 话之流氓也。”

(1).谓专心致志。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未若游神典文,吐故纳新,求饱乎耒耜之端,索緼乎杼轴之閒。” 晋 李兴 《故使持节侍中太傅鉅平成侯羊公碑》:“游神元默,散志青云。” 宋 孙沔 《论治本》:“伏望皇帝陛下,游神清浄,毓德太寧。”

(2).谓脱离尘俗,隐居成仙。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洹水》:“县北有 隆虑山 ,昔 帛仲理 之所游神也。” 吴越 钱鏐 《天柱观记》:“具悉我国家集庆仙源,游神道域,普天之下灵迹甚多。”

(3).指死亡。《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魏叔孙协墓志》:“春秋卅,游神放世。”

(4).古代方士迷信认为精神可以离开躯体出游。 唐 陈鸿 《长恨歌传》:“﹝道士﹞又能游神驭气,出天界,没地府以求之,不见。” 吴越 钱鏐 《天柱观记》:“方 瑶水 以游神,復 华胥 而入梦。”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妖僧》:“顷之, 刘 忽瞑眩欲死,以语 行果 , 行果 曰:‘是将游神,神游而復可以昇矣。’”

(5).“游弈神”的省称。道教认为有游弈神,游弈人间,伺察善恶,有“日游神”、“夜游神”之称。 明 汤显祖 《邯郸梦·行宫望幸》:“到头天样大事,撞着一个老太岁游神。”《天雨花》第一回:“因此,惊动日夜游神,奏之上帝。”

平明

天亮的时候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 楚山孤。——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俗尘

(1).人间。 唐太宗 《谒并州大兴国寺》诗:“对此留餘想,超然离俗尘。”

(2).世俗人的踪迹。 唐 李颀 《题璿公山池》诗:“此外俗尘都不染,惟餘玄度得相寻。” 宋 司马光 《邵兴宗南园草盛不翦仆过而爱之为诗以赠》:“车马不甚繁,门前无俗尘。”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一:“ 元功 诗云……市朝甚邇俗尘远,土产虽少人烟繁。”

(3).比喻世俗的偏见。 鲁迅 《且介亭杂文集·答<戏>周刊编者信》:“这回编者的对于主角 阿Q 所说的绍兴话,取了这样随手胡调的态度,我看他的眼睛也是为俗尘所蔽的。”

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烟萝

亦作“烟萝”。1.草树茂密,烟聚萝缠,谓之“烟萝”。 唐 李端 《寄庐山真上人》诗:“更説 谢公 南座好,烟萝到地几重阴。” 南唐 李煜 《破阵子》词:“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璚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明 陈所闻 《驻马听·泛西湖》曲:“指点着六桥柳浪,三 竺 云峦, 石屋 烟萝。” 清 周準 《发朱砂庵经观音岩登石人峰》诗:“俯身入烟萝,欲诣仙人宅。”

(2).借指幽居或修真之处。 唐 裴铏 《传奇·文箫》:“一斑与两斑,引入 越王山 。世数今逃尽,烟萝得再还。” 周楞伽 辑注:“烟萝,道家称隐居修真的地方。” 宋 苏舜钦 《离京后作》诗:“脱身离网罟,含笑入烟萝。” 明 屠隆 《綵毫记·别妻走京》:“何意入利名韁锁,惆悵别烟萝。” 康有为 《和临桂周黻卿翰林<有感>》:“只愁好春色,无处着烟萝。”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20 20:3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