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桂林即事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李曾伯 |
释义 | 桂林即事原文每测南方候,时惊北客心。一冬无雁过,三月有蛩吟。 槐暑常临午,梅霖不待壬。 近来知节适,不怕瘴烟侵。 诗词问答问:桂林即事的作者是谁?答:李曾伯 李曾伯桂林即事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南方位于一特定的或暗示的方位点以南的地区或国家(在我国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区) 今南方(川之西南、滇之北部)已定。——诸葛亮《出师表》 客心(1).旅人之情,游子之思。 汉 王粲 《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情多》诗:“ 沮 漳 自可美,客心非外奬。常叹诗人言,式微何由归。” 南朝 齐 谢朓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 大江 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近,终知反路长。” 唐 韩翃 《和高平朱参军思归作》:“一雁南飞动客心,思归何待秋风起。” 金 元好问 《永宁南原秋望》诗:“烽火苦教乡信断,砧声偏与客心期。” 赵朴初 《木兰花慢·科伦坡海滨旅馆听潮》词:“一夜客心如水,波涛万里乡情。” (2).与本心相对之心。 清 唐甄 《潜书·法王》:“是故古人之心,如镜蒙尘;今人之心,如珠投海。本心既亡,客心篡入而为之主;嗜慾内胶,人己外隔。” 三月(1) 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 (2) 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 (3) 三个月 蛩吟蟋蟀吟叫。 宋 柳永 《倾杯乐》词:“离绪万端,闻岸草,切切蛩吟如织。” 元 马致远 《夜行船·秋思》曲:“蛩吟罢,一觉纔寧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 清 吴文柔 《长相思》词:“蓼花洲,荻花洲,分付蛩吟且暂休,断肠人倚楼。” 梅霖梅雨。 宋 沉辽 《开窗》诗:“斋居病紆鬱,况復当梅霖。” 元 龚璛 《吴侬行》:“ 吴 儂畏雨如畏虎,不道梅霖是时雨。” 不待不必,不用;不等 不待你来,他就走了 近来现时期或刚过去的时期 节适谓有节制而适度。《晏子春秋·问上二六》:“百官节适,关市省征,山林陂泽不专其利,领民治民勿使烦乱。” 张纯一 校注:“节适,官无冗设。”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是以当食不知辛酸节适,洗沐盥漱,动逾岁时。” 不怕——连词。犹言纵然,即使 比如童生进了学,不怕十几岁,也称为“老友”;若是不进学,就到八十岁,也还称“小友”。——《儒林外史》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