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夜雨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李昱 |
释义 | 夜雨原文睡美不闻骤,梦回方觉寒。 因惊五月到,只作九秋看。 田野新茅屋,江湖旧钓竿。 幽怀谁与共,剪烛坐更阑。 诗词问答问:夜雨的作者是谁?答:李昱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参考注释梦回见“ 梦迴 ”。 亦作“ 梦回 ”。从梦中醒来。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任中宣梦水神持镜》:“梦一道士赤衣乘龙,诣 中宣 ,言:此镜乃水府至寳,出世有期,今当归我矣。 中宣 因问姓氏,但笑而不答,持镜而去。梦迴,亟视篋中,已失所在。” 南唐 李璟 《摊破浣溪沙》词之二:“细雨梦回 鸡塞 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依阑干。” 宋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径曲梦迴人杳,闺深珮冷魂销。” 巴金 《静夜的悲剧》:“有时我午夜梦回,竟然觉得我在滴血或者我的生命跟着水在滴。” 九秋(1).指秋天。 晋 张协 《七命》:“晞三春之溢露,遡九秋之鸣飇。” 南朝 宋 谢灵运 《善哉行》:“三春燠敷,九秋萧索。” 唐 杜甫 《月》诗:“斟酌 姮娥 寡,天寒奈九秋。” 华罗庚 《病中斗·寄老战友》诗:“我身若蒲柳,难经九秋风。” (2).指九月深秋。 唐 陆畅 《催妆五首》之一:“闻道禁中时节异,九秋香满镜臺前。” 元 无名氏 《看钱奴》第一折:“为甚么桃花向三月奋发、菊花向九秋开罢?”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昌黎集》:“菊有黄华则九秋矣,故秋怀以是终也。” (3).九年。 汉 张衡 《南都赋》:“结九秋之增伤,怨西荆之折盘。” 唐 刘禹锡 《谪九年赋》:“古称思妇,已歷九秋,未必有是,举为深愁。” 傅尃 《次韵和湘荃、梦蘧联句即寄》:“九秋客思三更梦,一夜西风满地霜。” (4).曲名。 晋 陆机 《日出东南隅行》:“丹脣含《九秋》。”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引此句,注云:“《九秋》,曲名。” 田野野外,田地旷野 春日的田野开满了鲜花 茅屋用芦苇、稻草等苫盖屋顶的简陋房子 钓竿一根逐渐变细的细长杆,尖端系线用来钓鱼 幽怀隐藏在内心的情感。《水经注·庐江水》引 晋 吴猛 诗:“旷载畅幽怀,倾盖付三益。”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兼题短叶,用寄幽怀。”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 尹似村 诗﹞清谈相订菊花期,正慰幽怀入梦时。” 与共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分开 荣辱与共 剪烛语出 唐 李商隐 《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后以“剪烛”为促膝夜谈之典。 清 吴伟业 《吴门遇刘雪舫》诗:“当时听其语,剪烛忘深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琐》:“与谈诗文,慧黠可爱。剪烛西窗,如得良友。” 更阑更深夜残。 唐 方干 《元日》诗:“晨鸡两遍报更阑,刁斗无声晓露乾。” 宋 刘克庄 《军中乐》诗:“更阑酒醒山月落,綵縑百段支女乐。”《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如今已是更阑时候,妾身出来了,不可復进。”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