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偈颂一百零二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慧远 |
释义 | 偈颂一百零二首原文梅阳老嘱付此衣,遮护得山僧一半。借问搭来何所宜,恰似当年卖柴汉。 酱裹堕,雪中炭,留与丛林斫额看。 君不见睦州严陵滩畔兜率寺裹有个陈蒲鞵,解道秦时{左车右度}{左车右东}鑽。 诗词问答问:偈颂一百零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释慧远 参考注释嘱付(1).托付。 唐 戎昱 《听杜山 * 胡笳歌》:“当时海内求知音,嘱付胡笳入君手。” 宋 叶适 《中大夫直敷文阁赵公墓志铭》:“ 光宗 语宰相:‘ 赵 某今安在? 夀皇 所嘱付也。’” (2).吩咐;叮嘱。 宋 晁补之 《惜奴娇》词:“説衷肠,丁寧嘱付。棹举帆开,黯行色,秋将暮。”《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又嘱付奴僕:‘俱要小心安分。’”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临行嘱付,倘夫人不嫌乡居简褻,不妨到乡调养,践幼时灯下之言。” 遮护遮盖护持 在母鸡双翅的遮护下,小鸡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山僧(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唐 刘长卿 《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元 李宗冽 《题岳溪禅林精舍》诗:“山僧四五人,屡访期识面。”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七:“百觅 理安寺 ,始与山僧晤。” (2).僧人自称的谦词。《五灯会元·法眼宗·罗汉琛禅师》:“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师曰:‘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一半部分地 欠收原因一半由于干旱,一半由于虫灾 借问敬辞,用于向别人询问事情;请问 借问酒家何处有? 何所何处。《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处处。”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听我语:我所思兮在何所?” 恰似正如;恰如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水莲花一朵。——徐志摩《沙扬那拉》 当年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丛林(1) 树林 丛林战 (2) 和尚聚居修行的处所,后泛指大寺院 鲁智深回到丛林选佛场中禅床上,扑倒头便睡。——《水浒传》 不见(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严陵(1).即 严光 。 光 字 子陵 ,省称 严陵 。 东汉 会稽馀姚 人。少曾与 汉光武帝 刘秀 同游学。 秀 即帝位后, 光 变姓名隐遁。 秀 遣人觅访,征召到京,授谏议大夫,不受,退隐于 富春山 。后人称他所居游之地为 严陵山 、 严陵濑 、 严陵钓台 等。诗文中常用其事。《南史·隐逸传上·刘凝之》:“昔 老莱 向 楚王 称僕, 严陵 亦抗礼 光武 。” 唐 李白 《箜篌谣》:“贵贱结交心不移,惟有 严陵 及 光武 。” 前蜀 韦庄 《旅中感遇寄呈李秘书昆仲》诗:“怀乡不怕 严陵 笑,只待秋风别钓磯。”参阅《后汉书·逸民传·严光》。 (2).即 严陵濑 。 宋 杨万里 《夜泊钓台小酌》诗:“ 牛狸 送我止 严陵 ,黄雀随人赴帝城。” 兜率见“ 兜率天 ”。 解道(1).懂得;知道。 唐 张籍 《凉州词》:“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 凉州 。” 宋 陈师道 《老柏》诗之二:“解道庭前柏,何曾识 赵州 。” 清 纳兰性德 《如梦令》词:“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闻一多 《红烛·李白之死》:“啊‘澄江净如练’,这种妙处谁能解道?” (2).犹能吟,会吟。 唐 李白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解道澄江浄如练,令人长忆 谢玄暉 。” 宋 杨万里 《谢谭德称国正惠诗》:“君不见 李 家 謫仙 吟掉头,解道 蛾眉 山月半轮秋。” (3).讲述,诉说。 郭沫若 《瓶》诗之二九:“这无限的焦情向谁解道?” 车右古时车乘位在御者右边的武士。《礼记·曲礼上》:“君抚僕之手而顾命车右就车。” 郑玄 注:“车右,勇力之士,备制非常者。君行则陪乘,君式则下步行。”《穀梁传·成公五年》:“輦者不辟,使车右下而鞭之。” 范宁 注:“凡车将在左,御在中,有力之人在右,所以备非常。”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故车右伏劒於鸣轂, 雍门 刎首於 齐 境。” 清 曹寅 《同人分曹剧饮拇战连北》诗:“一鼓何难卷白波,三北竟悮占车右。” 左车(1).左面的牙床,亦指左面的牙齿。 唐 韩愈 《与崔群书》:“近者尤衰惫,左车第二牙无故动摇脱去。” 宋 杨万里 《谢陈希颜惠兔羓》诗:“老夫去年左车脱,匙抄烂饭犹戞戞。” 清 陈维崧 《宣清·或以鹅炙啖我饱而填词》:“ 东郭 长贫,左车渐脱,仰天直视。” (2).虚左以待的车。 宋 王安石 《次韵约之谢惠诗》:“左车公自迎,右券吾敢责!”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