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宣帝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项安世 |
释义 | 宣帝原文宣皇开口嫌俗儒,要知不是憎诗书。多文少实果何取,国家弃尔如粪土。 卓然高见亦大奇,懲羹不谓真吹虀。 汉家德意自此尽,王业岂是元成衰。 诗词问答问:宣帝的作者是谁?答:项安世 参考注释开口(1) 张口说或笑 没等我开口,他就抢先替我说了 (2) 新刃磨、抢,使之锋利 (3) 河水冲破堤防 俗儒浅陋而迂腐的儒士。和“大儒”、“通儒”相对。《荀子·儒效》:“随其长子,事其便辟,举其上客,亿然若终身之虏而不敢有他志,是俗儒者也。”《汉书·元帝纪》:“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唐 李贺 《五粒小松歌》:“主人壁上铺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 清 黄遵宪 《杂感》诗之二:“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 要知书简套语。鉴察、察知。 宋 欧阳修 《与韩忠献王书》:“ 范公 人之云亡,天下叹息。昨其家以铭见责。虽在哀苦,义所难辞,然极难为文也。伏恐要知。” 不是(1) 错误;过失 是吾不是处。——清·林觉民《与妻书》 (2) 否定判断 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诗书(1) 指《诗经》和《尚书》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泛指一般书籍、诗文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何取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足称许。 宋 秦观 《王俭论》:“至于该洽经史,明习故事,工词令,妙威仪,动为名流之所称,所谓一时之美,一日之长,夸污世而矫流俗者也,君子何取焉?” 国家(1) 长期占有一块固定领土,政治上结合在一个主权政府之下的人民的实体;一种特定形式的政府、政体或政治上组织起来的社会 世俗国家 福利国家 * 国家 在中国,铁路属于国家 国家机器 国家监狱 国家银行 国家所有制 国家社会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 国家大事 * 我们的权利受国家保护 国家之首 国家安全 (2) 由一个民族或多个民族组成并且具有或多或少确定的领土和一个政府的人民的共同体 中国是有成文宪法的国家 西方国家 新近独立的国家 国家的形势 这是个英雄的国家 (3) 由人民共同体所占据的土地 亚洲国家 殖民地国家 这个国家有几条大河 在这个国家的各个角落 第三世界国家 他曾在许多国家居住过 美丽的国家 粪土粪便和泥土。古时指脏土。比喻令人鄙视厌恶或不值钱的东西(物品),把…当作粪土一样 粪土当年万户侯。——毛 * 《沁园春·长沙》 卓然卓越;突出 高见敬辞,见解独到精譬,不落俗套 先生高见 不谓(1).不告诉。《诗·小雅·隰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陈奂 传疏:“‘遐不谓矣’《礼记》引《诗》作‘瑕不谓矣’。遐、瑕古通用。 郑 注云:瑕之言胡也,谓犹告也。” (2).不以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括 ﹞尝与其父 奢 言兵事, 奢 不能难,然不谓善。” 晋 干宝 《晋纪总论》:“百姓皆知上德之生己,而不谓浚己以生也,是以感而应之,悦而归之。” (3).不算作;不称为。 清 戴震 《徐节妇传》:“ 徐氏 之祸,可不谓烈哉!微节妇, 徐氏 不祀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生色》:“ 金氏 子其神乎!谆嘱醮妇,抑何明也!一人不杀,而诸恨并雪,可不谓神乎!” (4).不意,不料。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济》诗:“不谓矜餘力,还来謁大巫。” 清 王韬 《淞隐漫录·悼红仙史》:“乖隔以来,靡日不思,不谓今日又有相见之期。” 毛 * 《反对本本主义》:“不谓 * 内讨论问题,也还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 吹虀见"吹?"。 汉家即汉朝 汉家山东二百州。—— 唐· 杜甫《兵车行》 为汉家除残去秽。——《资治通鉴》 德意布施恩德的心意。《周礼·秋官·掌交》:“道王之德意志虑,使咸知王之好恶。” 宋 岳飞 《奏招曹成不服乞进兵札子》:“比年羣盗竞作,朝廷务广德意,多命招安。” 宋 陈亮 《义乌县减酒额记》:“是固所以宣天子之德意,而入民之骨髓也。”《清史稿·礼志九》:“降者膝行诣坛下,俛首乞命,经略宣上德意,量加赏賚。” 欧阳予倩 《李秀成》第三幕:“这件袍赐给你,你要体朕的德意。” 王业帝王之事业。谓统一天下,建立王朝。《荀子·王霸》:“ 舜 禹 还至,王业还起。” 汉 桓宽 《盐铁论·复古》:“﹝ 文王 ﹞破 商 擒 紂 ,遂成王业。” 宋 叶适 《经总制钱二》:“一举而天下定,王业之所由始也。” 明 张煌言 《答赵安抚书》:“暴 隋 既成王业,亦遂失於再传。” 成衰盛衰。《韩诗外传》卷五:“夫五色虽明,有时而渝。丰交之木,有时而落,物有成衰,不得自若。”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