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昔与仙游傅常傅父子游从识其幼子方总角晚归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刘克庄 |
释义 | 原文议郎座上识郎君,窃意趋庭有异闻。客屦今无同辈在,书灯昔与长公分。 虫冰寒暑余侵耄,萤雪光阴子尚勤。 见说架签犹万卷,肯将浊臭博清芬。 诗词问答问:《昔与仙游傅常傅父子游从识其幼子方总角晚归》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参考注释议郎官名。 汉 代设置;为光禄勋所属郎官之一,掌顾问应对,无常事。 汉 秩比六百石。多征贤良方正之士任之。 晋 以后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千人。议郎、中郎秩比六百石。”《晋书·山涛传》:“除议郎,帝以 涛 清俭无以供养,特给日契,加赐牀帐茵褥。” 章炳麟 《东夷诗》之七:“长兄专城居,仲兄为议郎。” 郎君(1) 妻对夫的称呼 (2) 对官吏、富家子弟的通称 (3) 对年轻男子的尊称 若擒住这披发郎君回帐中去快乐,煞胜似郎主分茅裂土。——《禅真后记》 (4) 称嫖客 我是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浪子班头。——元· 关汉卿《南吕一枝花》 (5) 岳父称女婿 休怪咱波女婿郎君。——元·佚名《村乐堂》 趋庭亦作“趍庭”。《论语·季氏》:“﹝ 孔子 ﹞尝独立, 鲤 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 鲤 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 鲤 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 鲤 退而学礼。” 鲤 , 孔子 之子 伯鱼 。后因以“趋庭”谓子承父教。 唐 王勃 《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 鲤 对;今晨捧袂,喜託龙门。” 宋 王禹偁 《恩赐宰臣一子可尚书水部员外郎制》:“惟尔严父,为予大臣。嘉其调鼎之功,命及趋庭之子,俾升华省,仍列清曹。” 清 顾炎武 《与李霖瞻书》:“趍庭变学,既已引置 庄 岳 之间;挟策读书,亦都从游舞雩之下。” 异闻(1).别有所闻;所闻不同。《论语·季氏》:“ 陈亢 问于 伯鱼 曰:‘子亦有异闻乎?’” 何晏 集解:“以为 伯鱼 孔子 之子,所闻当有异。”《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源流遂往,详略异闻。” 张铣 注:“﹝帝王﹞音乐宴会虽因时权变,源流遂往,而论説其道者,所闻不同。” (2).新的知识;不同的见闻。《后汉书·杨终传》:“﹝ 赵博 等﹞以 终 深晓《春秋》,学多异闻,表请之。” 晋 王羲之 《十七帖》:“往在都,见 诸葛顒 ,曾具问 蜀中 事,云:‘ 成都 城池门屋楼观,皆是 秦 时 司马错 所修。’令人远想慨然,为尔不信,一一示,为欲广异闻。” 唐 司马贞 《<史记索隐>序》:“今止探求异闻,採摭典故,解其所未解,申其所未申者。”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一:“披读经史,偶有管见,书之别纸;或良朋涖止,传述异闻,客去輒録而藏焉。” (3).新异之事;奇闻。《后汉书·桓谭传》:“凡人情忽於见事而贵於异闻。”《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从来説的书不过谈些风月,述些异闻,图个好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女化男》:“又有 庄浪 女子十五岁,亦化为男。与 庄 事仅隔十年,皆在 庄浪 ,亦异闻也。” 客屦旅人的鞋。 同辈(1) 年辈相同 同辈的朋友 (2) 同伴,伙伴 (3) 同列,同僚 眼看同辈上青云 长公(1).古人多以“长公”为字,为行次居长之意。《汉书·夏侯胜传》:“ 夏侯胜 字 长公 。”《汉书·韩延寿传》:“ 韩延寿 字 长公 。” (2). 宋 苏轼 为 苏洵 长子,其诗文浑涵光芒,雄视百代,当时尊之为“长公”。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五》:“《復斋漫録》云:‘当时以 东坡 为 长公 , 子由 ( 苏辙 )为 少公 。’” 宋 张耒 《赠李德载》诗:“ 长公 波涛万顷海, 少公 峭拔千寻麓。” 明 焦竑 《李氏<焚书>序》:“ 宋 元丰 间,禁 长公 之笔墨,家藏墨妙,抄割殆尽。” 寒暑(1) 气候的冷和热 寒暑表 (2) 冬天和夏天,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 经历了几十个寒暑 萤雪见“ 萤窗雪案 ”。 光阴明亮与阴暗,白昼与黑夜。指日月的推移。后世即用以表时间 明月白露,光阴往来。——南朝梁· 江淹《别赋》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见说(1).告知,说明。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説来意,并问此是何处。” (2).犹听说。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见説 蚕丛 路,崎嶇不易行。”《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今日见説,却记得你前年间曾言 苏州 所遇,果非虚话了。” 清 李渔 《蜃中楼·离愁》:“见説红颜薄命,不信今生心儿愿儿果得盈。” 清芬(1).清香。 宋 韩琦 《夜合诗》:“所爱夜合者,清芬踰众芳。”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畿辅杂记·盘山》:“又 武林 黄汝亨 《盘泉诗》:‘ 李愿 归 盘谷 ,泉甘自昔闻。偶来谐胜赏,独坐挹清芬。’” 清 陈维崧 《月华清·为蒋元肤催妆》词:“寄语酒徒 蒋济 ,总北酿清芬,休教酩酊。” 梅阡 《春夜》:“五月的夜风,飘着道边槐花的清芬。” (2).喻高洁的德行。 晋 陆机 《文赋》:“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唐 黄滔 《书怀寄友人》诗:“常思 扬子云 ,五藏曾离身,寂寞一生中,千载空清芬。” 宋 梅尧臣 《读范桐庐述严先生祠堂碑》诗:“至今存清芬,烜赫耀图史。” 元 周德清 《满庭芳·韩世忠》曲:“闲评论,中兴宰臣,万古揖清芬。” 诗文赏析【原题】: 昔与仙游傅常傅父子游从识其幼子方总角晚归田里忽袖二诗见访余开八秩君亦六十矣感叹之馀因次其韵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