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奉和白敏中圣道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明呈上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马植 |
释义 | 原文舜德尧仁化犬戎,许提河陇款皇风。指挥貙武皆神算,恢拓乾坤是圣功。 四帅有征无汗马,七关虽戍已弢弓。 天留此事还英主,不在他年在大中。 诗词问答问:《奉和白敏中圣道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明呈上》的作者是谁?答:马植 全唐诗:卷479-42 参考注释仁化仁慈的教化。 三国 魏 曹植 《登台赋》:“扬仁化於宇内兮,尽肃恭於上京。”《后汉书·爰延传》:“后令 史昭 以为乡嗇夫,仁化大行。”《南史·庾黔娄传》:“先是县境多猛兽暴, 黔娄 至,猛兽皆度往 临沮 界,时以为仁化所感。” 宋 苏舜钦 《论五事》:“如此则大益仁化,无亏国风。” 犬戎(1).古族名。 戎 人的一支。即 畎戎 。又称 畎夷 、 犬夷 、 昆夷 、 绲夷 等。《左传·闵公二年》:“ 虢公 败 犬戎 于 渭 汭。” 杜预 注:“ 犬戎 , 西戎 别在中国者。”《国语·周语上》:“ 穆王 将征 犬戎 。”《史记·宋微子世家》:“ 周幽王 为 犬戎 所杀, 秦 始列为诸侯。” (2).旧时对我国少数民族的蔑称。 唐 杜甫 《扬旗》诗:“三州陷 犬戎 ,但见西岭青。” 浦起龙 心解:“谓上年十二月 高适 在事时, 吐蕃 陷 松 、 维 、 保 三州。” 唐 薛逢 《开元后乐》诗:“一自犬戎生 蓟北 ,便从征战老 汾阳 。” (3).对外国侵略者的蔑称。 清 黄遵宪 《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诗:“鼠盗忽窃发,犬戎敢相逼。” (4).古神话传说中的人种。《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 融父山 , 顺水 入焉。有人名曰 犬戎 。” (5).传说中的国名。详“ 犬封国 ”。 河陇古代指 河 西与 陇 右。相当今 甘肃省 西部地区。《后汉书·隗嚣传》:“数年之閒,冀圣 汉 復存,当挈 河 陇 奉旧都以归本朝。”《宋书·夷蛮传论》:“ 晋 氏南移, 河 陇 夐隔,戎夷梗路,外域天断。”《新唐书·吐蕃传下》:“ 赞磨 代之,为东面节度使,专 河 陇 。” 宋 曾巩 《唐安乡开元寺卧禅师净土堂碑铭》:“自 河 陇 没於 羌 夷,州县城郭、官寺民庐,莫不毁废。” 皇风皇帝的教化。 汉 班固 《东都赋》:“覲明堂,临辟雍;扬缉熙,宣皇风。” 晋 张协 《七命》:“盖有 晋 之融皇风也,金华启徵,大人有作。” 唐 王昌龄 《放歌行》:“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明 邵璨 《香囊记·授诏》:“凯旋重献中兴颂,遐荒大播皇风。” 清 唐孙华 《观宴高丽使臣》诗:“皇风畅洽覃寰宇,缀舞阶前列干羽。” 指挥(1) 发令调度 指挥围攻 (2) 指导乐曲或乐队的演奏 (3) 发令调度的人 乐队指挥 貙武(1).貙虎。 唐高祖 李渊 之祖名 虎 , 唐 人因避讳改“虎”为“武”。比喻勇猛的武士。 唐 马植 《奉和白敏中圣道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明呈上》:“指挥貙武皆神算,恢拓乾坤是圣功。” (2).形容勇武。 清 陈廷敬 《平滇雅》之二:“帝臣如虎,帝师貙武。” 神算(1) 精确的推算 (2) 令人叫绝的计策 恢拓(1).拓展,开拓扩展。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恢拓境宇,振大 汉 之天声。”《明史·土司传序》:“迨有 明 踵 元 故事,大为恢拓,分别司郡州县,额以赋役,听我驱调,而法始备矣。” (2).发扬;弘扬。 唐 刘禹锡 《为淮南杜相公论西戎表》:“择奉义之臣,恢拓皇威;选谨边之将,积粟塞下。” 清 刘大櫆 《方庭粹六十寿序》:“尝竭力以养其两弟,幸其成长,俾得同心以恢拓先人之遗业。” 乾坤(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圣功(1).谓至圣之功。《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 唐玄宗 《幸凤泉汤》诗:“阴谷含神爨,汤泉养圣功。”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神化》:“ 庄生 欲蔑圣功,以清虚无累之至为神人,妄矣。” (2).谓帝王的功业。《晋书·乐志下》:“肃肃清庙,巍巍圣功。” 唐 韩愈 《平淮西碑序》:“既还奏,羣臣请纪圣功,被之金石。” 明 李东阳 《重谒孝陵有述》诗:“日月无私照,乾坤仰圣功。” (3).神灵的功力。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地理·丘处机论海潮》:“大抵海水盈缩,譬乾象纵横耳,於理则无有边际,随风飘荡,莫能定准,何乃昼夜循环,不差度数,亦圣功道力不可思议耳。” 汗马原指立的战功。后泛指工作中作出贡献 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韩非子·五蠹》 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史记·晋世家》 蔡氏当先有汗马功劳,不可令其无后。——《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弢弓藏弓入弢。谓平息兵事。 唐 马植 《奉和白敏中圣道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明呈上》:“四帅有征无汗马,七关虽戍已弢弓。” 英主英明有为的君主。 晋 潘岳 《西征赋》:“造长山而慷慨,伟龙颜之英主。”《旧唐书·太宗纪上》:“ 密 见 太宗 天姿神武,军威严肃,惊悚叹服,私谓 殷开山 曰:‘真英主也!’”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下》:“英主兴,贤人进,则天下以朋党治。” 欧阳予倩 《荆轲》第四幕:“ 秦王 政 也是一代英主,岂可轻视?” 不在(1) 指不位于或处于某处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机房上班上 (2) 婉称人去世了 长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他年(1).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他年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诗:“他年谁识我,心跡在 徐州 。” 大中《易·大有》:“《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 王弼 注:“处尊以柔,居中以大。” 高亨 注:“象大臣处於尊贵之位,守大正之道。”后以“大中”指无过与不及的中正之道。《汉书·孔光传》:“皇之不极,是为大中不立。” 唐 柳宗元 《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近世之言理道者众矣,率由大中而出者咸无焉。” 清 王夫之 《诚明篇》:“君子之行藏刑赏,因时变通而协於大中,左宜右有,皆理也,所以在帝左右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