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次茂洪韵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张镃 |
释义 | 次茂洪韵原文披岚长啸和岩洞,衣汗未冷毛发知。贪奇甘恋足欲驻,拥鼻将返心还疑。 清音来贤只过目,亭下树边俱欠诗。 归舆渐受雨沾洒,客盖转适风倾欹。 出门倚涧得雄观,放泉出匮供游嬉。 勉赓新句未为报,他年共陷非公谁。 诗词问答问:次茂洪韵的作者是谁?答:张镃 参考注释长啸(1).大声呼叫。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 宋 岳飞 《满江红·写怀》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许地山 《空山灵雨·生》:“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 (2).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古人常以此述志。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顾盼遗光采,长啸气若兰。”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左》:“向闻长啸月下,韵甚清激,私心奉慕,愿接清论。” 宋 苏轼 《和林子中待制》:“早晚 渊明 赋《归去》,浩歌长啸老 斜川 。”《群音类选·四节记·复游赤壁》:“长啸若轻狂,振山林谷应如璜。” (3).钟之别名。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乐器名》:“鐘,一名为长啸。” 岩洞(1) 地面上有天然顶盖的洞穴;不大但很别致的石洞;山洞 (2) 指岩石钻孔或天然岩洞 毛发(1) 人的体毛和头发 (2) 哺乳动物身上的一层毛 拥鼻(1).掩鼻。 唐 杜牧 《折菊》诗:“雨中衣半湿,拥鼻自知心。” 后蜀 顾夐 《更漏子》词:“旧欢娱,新悵望,拥鼻含嚬楼上。” (2).见“ 拥鼻吟 ”。 清音(1) 清越的声音;清亮的声音 山水有清音 (2) 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音,如普通话语音中的 p、t、k、f、s等 过目看一遍;看一看 请您过目! 我们有时候太急,写好了不再过目,结果出了差错。——《关于文风问题》 沾洒水珠洒落浸湿。多指流泪。 唐昭宗 《菩萨蛮》词:“飘飘且在三峯下,秋风往往堪沾洒。” 宋 柳永 《洞仙歌》词:“每祗向、洞房深处,痛怜极宠,似觉些子轻孤,早恁背人沾洒。” 明 陆采 《明珠记·送愁》:“空交人泪珠沾洒。伊知么,伊还知道泪还加。” 清 陈维崧 《贺新郎》词:“粉壁练裙沾洒徧,墨汁酒痕都有。” 霑灑:1.谓水珠或泪珠等洒落并使沾着物濡湿。《北齐书·窦泰传》:“电光夺目,驶雨霑洒。” 唐 杜甫 《伤春》诗之四:“岂无 嵇绍 血,霑洒属车尘。”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季兰》:“率以明白之操,徽美之诚,欲见於悠远,寓文以宣情,含毫而见志,岂泛滥之故,使人击节霑洒,弹指追念,良有谓焉。” 清 顾炎武 《三月十九日有事于欑宫时闻缅国之报》诗:“年年霑洒频寒食,咫尺龙髯近帝旁。” (2).使人受惠。《敦煌曲子词·菩萨蛮》:“常慙血怨居臣下,明君巡幸恩霑洒。” 倾欹(1).倾斜,歪斜。《旧唐书·杜审权传》:“大厦倾欹而未已,沉痾绵息以无餘。” 宋 苏舜钦 《游山》诗:“北渡千丈桥,柱裊阑倾欹。”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三·宋四圣御押》:“ 唐 末五季诸人押字,莫不怪诡飘扬,倾欹放荡。” 郭沫若 《虎符》第一幕:“投者须端坐,不能倾欹。” (2).倾覆。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寄子》:“堪悲,家国渐倾欹,我身无葬地,汝尚何依?” 明 张四维 《双烈记·乞休》:“他见前车既覆,后载还来,定尔倾欹。” 出门(1) 离家外出或远行 (2) 〈方〉∶出嫁 得雄(1).生男孩。 晋 王献之 《阮新妇帖》:“ 阮 新妇免身,得雄,甚善!散骑殊常憙也。”《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庆门诞瓦,寒舍得雄。”参见“ 得男 ”。 (2).谓获雄雉,传说中以此为瑞征。《太平广记》卷四六一引《列异传》:“此二童子,名为鸡宝,得雄者王,得雌者伯。”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聪敏》:“ 汉 光武 膺得雄之祥,遂起 南阳 而有四海。” 游嬉游玩,嬉戏;游戏 孩子们在海滩尽情游嬉 新句诗文中清新优美的语句。 唐 张籍 《使回留别襄阳李司空》诗:“迴首吟新句,霜云满 楚 城。” 宋 王安石 《与郭祥正太博书》之三:“承示新句,但知嘆愧。” 宋 范成大 《次韵温伯纳凉》:“且復哦新句,相嘲 饭颗山 。” 他年(1).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他年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诗:“他年谁识我,心跡在 徐州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