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和成都道中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吕陶 |
释义 | 和成都道中原文沟畎清穿道,禾麻绿荫畴。 地形从此坦,山势为谁收。 使指星言驾,皇恩雨既优。 爱吟吟不尽,目断锦江头。 诗词问答问:和成都道中的作者是谁?答:吕陶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参考注释沟畎(1).田间水道。《子华子·晏子问党》:“其四野之外,耒耜从其宜,沟畎以其便。” 宋 叶适 《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墓志铭》:“是薄而小,不足尽地力,且无沟畎,何以行水?” (2).借指田野。《宋书·孝义传论》:“若夫孝立闺庭,忠被史策,多发沟畎之中,非出衣簪之下。” 禾麻(1).禾与麻。《诗·豳风·七月》:“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2).泛指农作物。 元 廼贤 《檐子洼》诗:“颇喜盗贼清,塞田尽禾麻。” 金 麻革 《上云内帅贾君》诗:“井邑生春色,禾麻飫土膏。” 绿荫有叶树木底下的阴地 夏日绿荫遮阳,是避暑的好去处 地形(1) (2) 包括地势与天然地物和人工地物的位置在内的地表形态 (3) 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统称 从此(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山势山的形势或气势。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水声幽咽,山势崆峒。” 唐 储光羲 《苑外至龙兴院作》诗:“山势当空出,云阴满地来。” 李準 《李双双小传·人比山更高》:“我们绕过一个山头,山势一转,脸前忽的闪出两坡十几里长的大山场。” 使指(1).使用手指。比喻天子、朝廷的指挥调度。语出 汉 贾谊 《治安策》:“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宋 王安石 《酬冲卿见别》诗:“朝伦孰与君材似,使指将如我病何?” (2).谓天子、朝廷的意旨命令。《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欲諫,业已建之,不敢,乃著书,籍以 蜀 父老为辞,而己詰难之,以风天子,且因宣其使指,令百姓知天子之意。” 宋 苏辙 《张士澄通判定州告词》:“尔昔以才敏,尝奉使指,兹予命尔佐 中山 守。” 星言(1).星焉。谓披着星星。《诗·鄘风·定之方中》:“命彼倌人,星言夙驾。”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莫不飞轮兼策,星言假寐。” (2).泛言及早,急速。《北史·令狐整传》:“宜分遣鋭师,星言救援。” 唐 柳宗元 《为安南杨侍御祭张都护文》:“星言赴命,注望帷幄。” 明 张居正 《答蓟镇总兵戚南塘计边事书》:“到家事完,即星言赴闕矣。” 皇恩指皇帝给予的恩惠 皇恩浩荡 吟吟(1).笑貌。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水浒传》第二三回:“ 王婆 吟吟的笑道:‘便是间壁的 武大郎 的娘子。’” 鲁迅 《呐喊·狂人日记》:“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睛看我。” (2).形容声音嘈杂。《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断 * 精传》:“来到市中观景致,六街三市闹吟吟。” 不尽(1) 不完全 不尽合理 (2) 没有尽头;不完 感恩不尽 目断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 唐 丘为 《登润州城》诗:“乡山何处是,目断 广陵 西。” 宋 晏殊 《诉衷情》词:“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无语凭阑干,目断行云。” 王季思 校注:“目断,犹云望断。” 清 陈维崧 《望湘人·寓楼微雪咏隔垣所见》词:“枉目断瑶堦,难递 飞琼 音信。” 江头江边,江岸。 隋炀帝 《凤艒歌》:“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诗:“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採还。” 元 沉禧 《一枝花·咏雪景》套曲:“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 苏曼殊 《碎簪记》:“又明日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