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陜西巡抚毕沅报雨志事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陜西巡抚毕沅报雨志事原文早知秦省雨沾常,又报甘膏大霈霶。 正逮麦麰方结穗,更欣禾黍始抽秧。 叩恩乃值希恩候,志慰翻成志愧章。 昨复风吹微点去,真无策矣祇徬徨。 诗词问答问:陜西巡抚毕沅报雨志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 2. 毕沅奏陜西省城于四月初二日密澍轻霏至初三日雨势渐大彻夜滂沱入土深透西安同州凤翔汉中乾州商州各属亦同日均沾自三四寸至六七寸不等于禾苗大有禆益其邠州鄜州及延安榆林绥德五属近边地气寒冷节令较迟三月十八及二十五等日亦得雨三四寸并多深透之处春麦得以及时滋长更可力作翻犁播种早谷 参考注释早知对未来事件能超常预知的现象 甘膏甘雨,膏雨。 唐 李商隐 《所居永乐县久旱县宰祈祷得雨因赋》:“甘膏滴滴是精诚,昼夜如丝一尺盈。” 大霈谓皇帝大施恩泽。多指大赦。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俞侍郎执法》:“﹝ 俞澂 ﹞以为 * 於异代,既更开国大霈,犹所不赦,况 亮 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考察破例》:“即 穆宗 登极,大霈言官,无一遗弃。” 麦麰麦子。 宋 苏轼 《次韵陈履常张公龙潭》:“萧条麦麰枯,浩荡日月宽。” 禾黍(1).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史记·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后汉书·承宫传》:“后与妻子之 蒙阴山 ,肆力耕种,禾黍将孰,人有认之者, 宫 不与计,推之而去,由是显名。”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诗:“袴襦优足徧里巷,禾黍丰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由草料的恐慌,发生了刍秣的栽培;由刍秣的栽培,更发明了禾黍的种植。” (2).《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 宗周 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以“禾黍”为悲悯故国破败或胜地废圮之典。 唐 许浑 《金陵怀古》诗:“楸梧远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宫。” 宋 苏轼 《南都妙峰亭》诗:“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擒嚭》:“千载 吴 宫皆禾黍。嘆故国已无望。” 清 周实 《重九偕吹万天梅亚希哲夫石子平子诸子过明故宫谒孝陵有作》诗之一:“松楸抱恨依残日,禾黍伤心赋变风。” 希恩希冀恩宠。《旧唐书·裴行俭传赞》:“ 天后 预政之时,刑峻如壑,多以諛佞希恩。” 宋 王君玉 《国老谈苑》卷一:“朕自临大宝,閲是表多矣,非祈泽宗族,则希恩子孙,未有如 锡 生死以国家为虑而儆戒於朕。”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减场解元》:“諡议为礼部掌行,当日何以不言?不过希恩于己,嫁祸于人。” 微点(1).微小的颗粒。 章炳麟 《菌说》:“动植皆有知,而人之胚珠血轮又有知。其胚珠时出游荡,能发小分文,如掌生指,常出收定质微点,以入胚珠之中,为其食物。” 萧红 《生死场》一:“她不和田上的妇女们搭话,经过留着根的麦地时,她象微点的爬虫在那里。” (2).微小的过失或缺点。 章炳麟 《秦政记》:“ 秦皇 微点,独在起 阿房 及以童男女三千人资 徐福 ,诸巫食言,乃阬术士,以説百姓。” 无策亦作“ 无筴 ”。没有计谋;没有办法。《管子·揆度》:“国之财物,尽在贾人,而君无筴焉。”一本作“ 无策 ”。《汉书·匈奴传下》:“ 周 得中策, 汉 得下策, 秦 无策焉。”《文献通考·钱币二》:“ 嘉定 二年,臣僚言曰:‘三界会子,数目滋多,称提无策。’” 金 元好问 《太原》诗:“古来全 晋 非无策,乱后清 汾 空自流。” 潘漠华 《晚上》:“他这样追寻着酒,是他可怜的无策的心,自知只能这样无理胡涂的度日了。” 徬徨1.徘徊。来回行走。《国语·吴语》:“王亲独行徬徨於山林之中。”《文选·班固<西都赋>》:“既惩惧於登望,降周流以徬徨。”徬,一本作“ 彷 ”。 高步瀛 李 注义疏:“徬徨、彷徨、方皇、房皇并同。”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苏遏》:“一更已后,未寝,出於堂,徬徨而行。” 2.徘徊。心神不宁貌。 明 李东阳 《夜过仲家浅闸》诗:“我时兀坐惊舂撞,揽衣而起心徬徨。” 巴金 《新生》:“我拼命挣扎了许久,急得汗出如浆,心也徬徨无主,好像真正到了死的境地。”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