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登四面云山亭子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登四面云山亭子原文避暑山庄最高处,四面云山奎笔署。 卅六景中留御题,其年辛卯同庚著。 个中妙义具神诠,每来必此登一度。 一登必敬仰尧文,肯构之思切深虑。 虽曰小康未大当,益惕益惭凛六驭。 诗词问答问:登四面云山亭子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八 2. 辛卯为予生年是中妙契有不可思议者 参考注释避暑山庄即 热河 行宫。在 河北省 承德市 市区东北。始建于 康熙 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为 清 代皇帝的避暑行宫。周围环绕长达八公里的石砌宫墙。背山面湖,集 江 南园林之大成,有亭台楼阁,湖中洲、岛罗列,向有七十二景之胜。为著名古园林之一。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莲以夏开,惟 避暑山庄 之莲,至秋乃开。”《清史稿·文宗纪》:“丁丑,上驻蹕 避暑山庄 。” 高处(1) 隆起的地方或位置;山丘 (2) 相对较高的位置 带来一张在三万五千英尺高处拍摄的能反映真相、轮廓鲜明的照片 四面东、南、西、北四个方面,泛指周围 四面受敌 云山(1).云和山。 南朝 梁 吴均 《同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诗:“云山离晻曖,花雾共依霏。” 唐 王昌龄 《过华阴》诗:“云起 太华山 ,云山共明灭。” 宋 苏舜钦 《无锡惠山寺》诗:“云山相照翠会合,殿阁对起凉参差。” (2).高耸入云之山。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云山万里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唐 皇甫冉 《送王司直》诗:“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既而 秋圃 揭换壁纸,又得数诗……又一首曰:‘咫尺楼窗夜见灯,云山似阻几千层。’” (3).远离尘世的地方。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南朝 梁 江淹 《萧被侍中敦劝表》:“臣不能遵烟洲而谢 歧伯 ,迎云山而揖 许由 。” 胡之骥 注:“ 阮嗣宗 《劝晋王牋》曰:‘临沧洲而谢 支伯 ,登 箕山 而揖 许由 。’” 唐 元稹 《修龟山鱼池示众僧》诗:“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 元 刘因 《赠狂道士》诗:“得意云山是处过,逢人对酒即高歌。” 御题(1).天子亲笔题写;亦指天子亲笔题写的诗或字。 唐 杜甫 《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诗:“三絶自御题,四方尤所仰。” 仇兆鳌 注:“《唐书》: 虔 善图山水,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帝大署其尾曰:‘ 郑虔 三絶。’” 唐 张蠙 《宴驸马宅》诗:“座中古物多仙意,壁上新诗有御题。” 宋 无名氏 《盛事美谈》:“御题其门。” (2).天子命名诗文题目。 唐 李洞 《龙州送人赴举》诗:“踏月趋金闕,拂云看御题。” 宋 叶梦得 《岩下放言·来岁状元赋》:“至御试,御题果出《铸鼎象物赋》。” 同庚岁数相同 个中此中;其中 个中消息 妙义微妙的义理。 南朝 梁简文帝 《请幸同泰寺开讲》:“被微言於王舍,集妙义於寳坊。” 南朝 陈 徐陵 《丹阳上庸路碑》:“后王降德,於众兆民,高文象纬,妙义几神。”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稽首香花巖,妙义足今古。” 一度(1) 曾经,从前 一度是很快乐的 (2) 有过一次 他因病一度休学 敬仰敬重仰慕 鲁迅先生是中国青年热爱和敬仰的导师 肯构见“ 肯堂肯构 ”。 深虑(1).谓思虑深沉。《墨子·非儒下》:“今 孔 某深虑同谋以奉贼,劳思尽知以行邪,劝下乱上,教臣杀君,非贤人之行也。” 孙诒让 间诂引 俞樾 曰:“同乃周字之误……言其虑深沉,其谋周密也。” 汉 贾谊 《过秦论下》:“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 (2).深入思考。《史记·淮阴侯列传》:“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愿足下深虑之。” (3).甚为忧虑。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国用靡资,百姓不足,则惻隐深虑。”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君德不同,陛下无深虑也。”《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他 安 邓 两家都受过 十三妹 从前相救之恩,正想报答,深虑那姑娘此去,轻身犯难,难免有些差池。” 小康指可以维持中等生活水平的家庭经济状况 小康之家 大当(1).谓大致相当。《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时已昏, 汉 、 匈奴 相纷挐,杀伤大当。” 司马贞 索隐:“以言所杀伤大略相当。” (2).星名。《广雅·释天》:“妃星谓之大当。”《太平御览》卷六引《乐汁图》:“天宫,紫微宫也;鉤陈,后宫也;大当,正妃也。”注:“大当,鉤陈末大星也。” 六驭见“ 六御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