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嘲梅菊·其二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嘲梅菊·其二原文难待徵君寒放鹤,早过宾客醉题糕。 失将梅菊本来面,未必滥觞非汝曹。 诗词问答问:嘲梅菊·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七 2. 梅之能止于冲雪先其时非所知也菊之能止于傲霜华于冬非所知也艺圃者逞其能于是护菊凋而助梅长有盆梅盆菊争荣于一时者朅然见之不能无言其亦通于用人行政之方欤 参考注释徵君征士的尊称。《后汉书·黄宪传》:“友人劝其仕, 宪 亦不拒之,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年四十八终,天下号曰徵君。” 晋 皇甫谧 《高士传·韩康》:“亭长以 韩徵君 当过,方发人、牛修道桥。” 五代 张观 《过衡山赠廖处士》诗:“未向 漆园 为傲吏,定应明代作徵君。” 清 戴名世 《李烈妇传》:“其曾大父曰 钟元 ,在 明 天启 、 崇禎 间,以气节名於时,屡被徵召不出,天下所称 孙徵君 者也。” 鲁迅 《集外集拾遗·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 中国 是隐士和官僚最接近的,那时很有被聘的希望。一被聘,即谓之征君。”参见“ 徵士 ”。 宾客(1) (2) 客人的总称 宾客盈门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3) 门客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得,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题糕见“ 题餻 ”。 本来(1) 从一开始 (2) 向来,原来 (3) 原先;先前 (4) 理所当然 未必不一定;不见得 未必有其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清· 刘开《问说》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他未必去北京 滥觞浮起酒杯。喻事情的开始 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孔子家语·三恕》 汝曹你们。《后汉书·马援传》:“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復言者,施衿结褵,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唐 杜甫 《渡江》诗:“戏问垂纶客,悠悠见汝曹。” 清 孙枝蔚 《移居怀远坊喜与汪叔定季甪爱园相近》诗:“汝曹非农復非商,胡不辛勤守几案?”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