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直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直原文常平始寿昌,春借逮秋偿。 本是爱民计,或成蠹吏方。 食防因咽废,备合遇丰藏。 调理洵精当,希闻特志章。 诗词问答问:直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十四 2. 常平仓始于汉宣帝时大司农耿寿昌所议建谷贱增价以籴谷贵减价以粜后人踵其意春借秋偿本为爱民良法自奉行不善者一任胥吏为奸于是名为利民其实侵刻百姓法立弊滋有如刘般所云自古已然 参考注释常平(1).古代一种调节米价的方法。筑仓储谷,谷贱时增价而籴,谷贵时减价而粜。 汉宣帝 时 耿寿昌 首创。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利源调度·常平》:“ 汉宣帝 时数丰稔, 耿寿昌 奏诸边郡以穀贱时增价糴入,贵则减价糶出,名曰‘常平’,此其始也。”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常平》:“惠民之法,莫善於常平,然有法无人,胥归无益。” (2).即常平仓。《宋史·食货志上》:“ 淳化 三年,京畿大穰,分遣使臣於四城门置场,增价以糴,虚近仓贮之,命曰常平,岁饥即下其直予民。” 北周 庾信 《羽调曲》:“钱则都内贯朽,仓则常平粟红。” (3).长期平衡。《新唐书·刘晏传》:“诸道巡院,皆募驶足,置驛相望,四方货殖低昂及它利害,虽甚远,不数日即知,是能权万货重轻,使天下无甚贵贱而物常平,自言如见钱流地上。” 寿昌长寿昌盛。《晋书·穆帝纪》:“督护 戴施 获其传国璽,送之,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百僚毕贺。” 唐 杜甫 《寄韩谏议注》诗:“ 周南 留滞古所惜, 南极老人 应寿昌。” 明 刘基 《处州分元帅府同知副都元帅石末公德政碑颂》:“祝公于天,锡公寿昌。” 爱民指热爱人民,特别指官员热爱百姓。 吏方为政的方略。 宋 曾巩 《韩晋卿莫君陈刑部郎中制》:“尔晓达吏方,宜在兹任。” 宋 秦观 《人材策》:“经术艺文,吏方将畧,有一卓然过人数等而不能饰小行、矜小廉以自託於閭里,此奇材者也。” 调理(1) 调养身体 (2) 照顾或照看;管理 谁来调理这些车辆 (3) 调教,教育训导 (4) 〈方〉∶戏弄;开玩笑 精当精确恰当 剪裁精当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