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求因果·其二·悌让四首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敦煌曲子 |
释义 | 求因果·其二·悌让四首原文遍见今时少识智,迷上更加騃。 自家骨肉也相欺。 恩义不相知。 彼此不能相忍耐,小事翻为大。 为尊人我竞相欺。 礼度失尊卑。 诗词问答问:求因果·其二·悌让四首的作者是谁?答:敦煌曲子 注释1.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三 参考注释见今现今。 唐 韩愈 《送杨少尹序》:“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东周列国志》第八二回:“ 越 兵入 吴 ,杀太子,焚 姑苏臺 ,见今围城,势甚危急。” 陈垣 《史讳举例》:“见今士庶,多以此为名字,甚为凟侮,自今并为禁止。” 更加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或比数量上进一步增加或减少 下了一天雨,路更加难走了 她更加漂亮了 自家〈方〉∶自己 骨肉(1) 身体 骨肉归复于土。——《礼记》 (2) 骨和肉 (3) 比喻至亲 亲生骨肉 骨肉关系 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此之谓骨肉之亲。——《吕氏春秋·精通》 恨透了秦始皇,说他无缘无故筑什么万里长城,害得人家骨肉分离。——《孟姜女》 相欺相互蒙骗;蒙骗。《史记·穰侯列传》:“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为不信,不为无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东周列国志》第四二回:“君臣和协,共保社稷,倘有相欺,明神是殛!” 恩义恩情道义 吾己失恩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相知(1) 互相了解,知心 (2) 互相知心的朋友 与三四个相知方才吃得数杯,则听得街上闹炒炒。——《京本通俗小说》 彼此对称词。指你我、双方,那个和这个 彼此错杂。——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军中之将,各有彼此。——《资治通鉴》 不能(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忍耐(1) 把感情按住不让表现,经受 忍耐到底 (2) 宽容或克制 对那老是惹人厌烦的人(或事)再忍耐一会儿吧 小事不重要之事;琐事 尊人(1).尊敬他人。《礼记·曲礼上》:“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 (2).对他人或自己父母的敬称。《旧唐书·王重荣传》:“ 雁门 李僕射 ,与僕家世事旧,其尊人与僕父兄同患难。” 清 周亮工 《与高康生书》:“孑然一书生,念两尊人远在数千里外,妻孥復旅食 榕城 。” 叶圣陶 《北上日记·三月二十日》:“其尊人方患气管炎,年已八十有二,颇为可虑。” (3).泛指长辈。《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我无尊人拘管,只碍得这个小业畜。” 竞相互相争着(做):~逃命 ㄧ~吹捧 ㄧ~压价出售。礼度(1).犹礼法。礼仪法度。《大戴礼记·盛德》:“礼度,德法也。所以御民之嗜欲好恶,以慎天法,以成德法也。”《后汉书·淳于恭传》:“举动周旋,必由礼度。”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奉礼度以战兢,及亲疎而无尤者,良人也。” (2).彬彬有礼的仪表风度。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贺知章》:“﹝ 贺知章 ﹞晚年尤加纵诞,无復礼度,自号‘四明狂客’。”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刺绣》:“观他丰姿秀丽,礼度雍容,真庙廊伟器。” 尊卑(1).贵贱;位分的高低。《史记·商君列传》:“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隋书·音乐志上》:“礼逾其制,则尊卑乖;乐失其序,则亲疏乱。”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我那时也很不满,暗地里想:连火车上的坐位,他们也要分出尊卑来。” (2).指长辈和晚辈。《礼记·乐记》:“所以示后世有尊卑长幼之序也。”《后汉书·乌桓传》:“婿随妻还家,妻家无尊卑,旦旦拜之,而不拜其父母。”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十:“她也很生气,头一回见面,说话这么不客气,简直不拿她当婶婶看待,没有个长幼尊卑。”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