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项元汴画王维避暑诗意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项元汴画王维避暑诗意原文绝壁耸崚嶒,飞泉落上层。 对来知暑避,望去讶云兴。 画法倪高士,诗传王右丞。 岩前及林下,意入我原曾。 诗词问答问:项元汴画王维避暑诗意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 参考注释绝壁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至绝壁下。——宋· 苏轼《石钟山记》 泊绝壁之下。 悬崖绝壁 崚嶒(1) 高耸突兀 写山早崚嶒嵯峨 (2) 比喻特出不凡 凡为文者,必有文章之骨,意象崚嶒 (3) 比喻刚正不阿、坚贞不屈 侠骨崚嶒傲九洲 (4) 骨节显露貌。多形容人体瘦削 骨节崚嶒的大手 (5) 另见 léng 飞泉(1).谷名。《楚辞·远游》:“吸 飞泉 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 洪兴祖 补注引 张揖 曰:“ 飞泉 , 飞谷 也。在 崑崙 西南。” 汉 王褒 《九怀·通路》:“北饮兮 飞泉 ,南采兮芝英。” 汉 司马相如 《大人赋》:“互折窈窕以右转兮,横厉 飞泉 以正东。” (2).喷泉。《后汉书·耿恭传》:“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南史·何胤传》:“ 胤 以 若邪 势处迫隘,不容学徒,乃迁 秦望山 ,山有飞泉,迺起学舍。” (3).瀑布。 唐 白居易 《与元微之书》:“流水周於舍下,飞泉落於簷间。” 明 王猷定 《姑山草堂歌》:“我乡 * 之山四百里,上有百道神功之飞泉。” 陈毅 《题<长征会师图>》诗:“上有无尽之高峰,中有百道之飞泉。” 上层(1) 上面一层或几层 (2) 森林树冠层;亦指森林的树冠 (3) 地位或职位高的 社会各上层阶级 云兴(1).云起。《诗·曹风·候人》“薈兮蔚兮,南山朝隮” 毛 传:“薈、蔚,云兴貌。” 南朝 陈后主 《五言画堂良夜履长在节歌管赋诗迾筵命酒十韵成篇》:“云兴四山霾,风动万籟答。” 唐 韦应物 《答刘西曹》诗:“篇翰如云兴, 京洛 颇优游。” 宋 陆游 《舟中》诗:“云兴山叠见,海近地势坼。” (2).趁时奋起。 晋 陆机 《辨亡论上》:“于时云兴之将带州,飇起之师跨邑。”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奋臂云兴,腾跡虎噬。” 画法(1).画一之法。《史记·孝武本纪》:“又置 寿宫 、 北宫 ,张羽旗,设供具,以礼神君。神君所言,上使人受书其言,命之曰‘画法’。” 张守节 正义:“画一之法。” (2).拟定法令。 汉 徐干 《中论·修本》:“故怀疾者人不使为医,行秽者人不使画法,以无验也。” (3).绘画的技法。 明 文徵明 《跋江贯道画卷》:“﹝ 贯道 ﹞画师 董巨 ,画法之妙,余虽不能识,而诸贤题咏,皆清丽可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不一会儿,全身衣褶都画好了……我道:‘果然画法神奇!’” 鲁迅 《书信集·致赖少麒》:“我主张刻连环图画,要多采用旧画法。” 高士志趣、品行高尚的人;超脱世俗的人,多指隐士 吾闻鲁连先生, 齐国之高士也。——《战国策·赵策》 诗传(1).《诗经》的注解。《汉书·楚元王刘交传》:“ 元王 好《诗》,诸子皆读《诗》, 申公 始为《诗》传,号《鲁诗》。 元王 亦次之《诗》传,号曰《元王诗》,世或有之。” 颜师古 注:“凡言传者,谓为之解説,若今《诗》《毛氏传》也。” (2).《诗经》的注本。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板经书纪略》:“《诗传》六本,六百三十五叶。” (3).指《诗经》和《春秋三传》。《北史·儒林传上·刘献之》:“少而孤贫,雅好《诗》《传》。” (4).诗的总集。 清 王昶 有《湖海诗传》四十六卷。 林下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隐或退隐之处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李白《安陆寄刘绾》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