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山桃花·其二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山桃花·其二原文腊雪春膏信美哉,岩凹水际一时开。 东皇头踏绥山是,那藉催花御史来。 诗词问答问:山桃花·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十 参考注释腊雪冬至后立春前下的雪。 唐 刘禹锡 《送陆侍御归淮南使府》诗:“ 泰山 呈腊雪, 隋 柳布新年。” 宋 欧阳修 《蝶恋花》词:“尝爱 西湖 春色早,腊雪方销,已见桃开小。”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水一·腊雪》:“冬至后第三戌为腊,腊前三雪,大宜菜麦,又杀虫蝗。腊雪密封阴处,数十年亦不坏。” 春膏(1).指春雨。 唐 李咸用 《春晴》诗:“簷滴春膏絶,凭栏晚吹生。良朋在何处?高树忽流鶯。” (2).纸名。参见“ 春膏纸 ”。 (3).春天肥沃的泥土。 元 任士林 《吉祥草赋》:“方其根移露本,盆壅春膏,拟紫茎之逞瑞,伉兰蕙於亭皋。” 水际水边。《魏书·崔楷传》:“臣既乡居水际,目睹荒残,每思 郑 白 ,屡想 王 李 。” 宋 杨万里 《跋尤延之山水两轴》诗之一:“水际芦青荷叶黄,霜前木落蓼花香。” 金 任询 《济南黄台》诗之二:“柴扉水际昼还扃,落日城头晚更明。”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水际无洞,其深入之窍当潜伏水底耳。” 一时(1) 一个时期 此一时彼一时 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短时间 一时半刻 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同一时候。 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一些时候 攻一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东皇(1).指天神 东皇太一 。 南朝 齐 谢朓 《赛敬亭山庙喜雨》诗:“秉玉朝羣帝,樽桂迎 东皇 。” 唐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俗尚 东皇 祀,謡传 义帝 寃。” 元 陈樵 《碧落洞》诗:“杖头化作光明烛,愿逐 东皇 下九垓。”参见“ 东皇太一 ”。 (2).指司春之神。 唐 戴叔伦 《暮春感怀》诗:“ 东皇 去后韶华在,老圃寒香别有秋。” 宋 姜夔 《卜算子·梅花八咏》词:“长信昨来看,忆共 东皇 醉。此树婆娑一惘然,苔蘚生春意。” 明 陈所闻 《懒画眉·春闺四咏》曲:“愁他春尽问 东皇 ,为甚不住些儿去得忙。” 郁达夫 《除夜奉怀》诗:“明朝欲向空山遁,为恐 东皇 笑我痴。” 头踏(1).古代官员出行时,走在前面的仪仗。 元 石子章 《竹坞听琴》第二折:“老夫此来不张伞盖,不摆头踏,你知老夫的这意么?”《西游记》第十二回:“来到 东华门 前,正撞着宰相 萧瑀 散朝而回,众头踏喝开街道。”《醒世姻缘传》第六二回:“只见前边摆列着许多头踏,又有许多火把纱灯。”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逮社》:“排头踏青衣前走,高轩稳扇盖交抖。”参见“ 头答 ”、“ 头达 ”。 (2).形容威风。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四折:“俺孩儿便得来家,你看他参随人马甚头踏。” 御史(1) 官名。秦以前指史官,明清指主管纠察的官吏 御史前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 顾召赵御史。 御史诣学宫。—— 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 御史齐康。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