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登楼望郡中美人物之盛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宋祁 |
释义 | 登楼望郡中美人物之盛原文晓色青烟万瓦间,飞谯极望尽通阛。轮音闹过丛台市,岁计多于畏垒山。 猎路向寒鹰眼疾,戍亭无事犬声閒。 邑民讼息风谣乐,坐饫双鸡止厚颜。 诗词问答问:登楼望郡中美人物之盛的作者是谁?答:宋祁 参考注释晓色拂晓时的天色;晨曦。 唐 虞世南 《和銮舆顿戏下》:“银书含晓色,金輅转晨飇。” 宋 秦观 《满庭芳》词:“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 清 黄鷟来 《秋晓行阧山》诗:“晓色破苍烟,青山入云际。”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十:“凝凝的细露,淡淡的晓色,长林丰草间偶然一阵一阵清风。” 极望远望,尽目力所及 极望之不可见矣。——明· 顾炎武《复庵记》 通阛(1).谓遍设市肆。闤,环绕市区的墙。 汉 张衡 《西京赋》:“尔乃廓开九市,通闤带闠。”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若通闤贸易,瓌货山积,动逾千金,则百钱之有无,有不暇计较者矣。” (2).四通八达的市街。 宋 苏轼 《南都妙峰亭》诗:“新亭在东阜,飞宇凌通闤。” 宋 余靖 《到塞后有怀青社诗今录呈》:“鱼盐利重通闤盛,竽瑟声和讌席开。” 丛台(1).台名。 战国 赵 筑,在 河北 邯郸 城内,数台相连,故名。《汉书·邹阳传》:“夫全 赵 之时,武力鼎士袨服 丛臺 之下者一旦成市,而不能止 幽王 之湛患。” 唐 李远 《听话丛台》诗:“有客新从 赵 地回,自言曾上古 丛臺 。” 清 吴伟业 《读魏石生<怀古诗>》诗:“家近 丛臺 推意气,山开全 赵 见平芜。” (2).台名。 战国 楚 筑,在今 河南 商水 县。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河南道十·陈州》:“此臺盖 襄王 所筑也,非 赵 之 丛臺 ,名同事异。按 郎蔚之 《陈州旧图》云:‘ 楚王 游观弋钓地,或税驾於此,往往有嘉禾丛生,因以为名也。’” 岁计(1).一年内收入和支出的计算。《庄子·庚桑楚》:“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餘。” 唐 朱庆馀 《镜湖西岛言事》诗:“岁计有餘添橡实,生涯一半在渔舟。” 宋 苏辙 《民政策上五》:“捐其有餘,以备民之所不足,而不害於岁计。” 清 钱谦益 《南京户部江西清吏司主事李士高授承德郎制》:“而留都王业根本也,以岁计之不登,储蓄之不豫,朕盖憪然念之。” (2).旧 中国 国家年度收支的总称。超支称为岁计缺损;收入大于支出,称为岁计盈余。 多于较大,较多 攀登这个多于四百级台阶的阶梯 畏垒(1).山名。 (2).借指乡野。 宋 刘克庄 《和季弟韵》之六:“老爱家山安 畏垒 ,早知世路险 瞿唐 。” 清 赵翼 《调守广州》诗:“地偏恰似 仇池 穴,俗厚难忘 畏垒 乡。” (3).形容宏大。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序》:“汝负畏垒之材,取桀杙,取櫩櫨,安器汝!” 路向(1).道路延伸的方向。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为什么我们要赶着走路?路向又不是沿着铁路而是指向东北。” (2).引申为努力的目标。 王西彦 《在漫长的道路上》二:“当时中学里已经分科,他决不定自己的路向,感到很烦恼。” 眼疾眼病。《新唐书·独孤及传》:“晚嗜琴,有眼疾,不肯治,欲其专也。” 无事(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 注:“事谓征伐。”《史记·平準书》:“ 汉 兴七十餘年之间,国家无事。”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天下无事,百姓和乐。” 明 陈子龙 《议财用》:“若云多事,则自古亦无无事之国也。” (2).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记·苏秦列传》:“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问 《李道人崧阳归隐图》诗:“道人本无事,何苦尘中为?” (3).无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史记·张仪列传》:“ 陈軫 曰:‘公何好饮?’ 犀首 曰:‘无事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词:“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4).无须;没有必要。《后汉书·臧洪传》:“ 洪 於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破,将妻子出。” 明 刘基 《题枯木图》诗:“白髮死枕席,无事伤其躬。” 清 纳兰性德 《梦江南》词:“ 江 南好,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緑残红叶胜於花,无事避风沙。” (5).无端;没有缘故。《北齐书·神武帝纪下》:“今若无事背王,规相攻讨,则使身及子孙,还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杨柳歌》:“定是 怀王 作计悮,无事翻覆用 张仪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诗:“威名功业吾何有?无事飘飘犯百蛮。” 民讼民众的诉讼事宜。《周礼·秋官·司寇》:“以两造禁民讼,入束矢於朝,然后听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民讼边备,一切废弛。” 风谣古代指民谣或风俗歌谣。厚颜厚脸;不知羞耻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