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天官颛面正朝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孔文仲 |
释义 | 天官颛面正朝原文天官惟将相,位号著璇霄。所处皆颛面,攸司共正朝。 极星安正宁,列宿俪群僚。 号令三光动,吹嘘二气调。 何参言辅汉,稷契正裨尧。 盛旦群龙进,乾符已上昭。 诗词问答问:天官颛面正朝的作者是谁?答:孔文仲 参考注释天官(1).官名。《周礼》分设六官,以天官冢宰居首,总御百官。 唐 武后 光宅 元年改吏部为天官,旋复旧。后世亦称吏部为天官。《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二年》:“今天官诸选,条目猥多,法例参错,吏姦深远。” 明 何景明 《送萧文彧分教临川序》:“廼復试於天官,去取加详焉。” (2).借指吏部尚书。 清 戴名世 《答赵少宰书》:“而足下出持节鉞,入贰天官。”评剧《铡阁老》第十一场:“老夫不敢,还是天官大人先行。” (3).泛指百官。《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汉书·李寻传》:“举有德行道术通明之士充备天官。” 王先谦 补注:“天工人代,故官曰天官。”《文选·班固<东都赋>》:“天官景从,寝威盛容。” 李善 注:“ 蔡邕 《独断》:‘百官小吏曰天官。’” (4).指官职。 唐 王维 《责躬荐弟表》:“久穷天官,每慙尸素。” (5).天文;天象。《史记·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 学天官於 唐都 。”《史记》有《天官书》, 司马贞 索隐:“天文有五官。官者,星官也。星座有尊卑,若之官曹列位,故曰天官。”《后汉书·崔瑗传》:“ 瑗 因留游学,遂明天官、历数、《京房易传》、六日七分。” 唐 王维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天官动将星, 汉 地柳条青。” (6).道教所奉三官之一,三官为天官、地官、水官。 宋 梅尧臣 《观杨之美画》诗:“天官乘车建朱旗,赤旛前亚风卷披。” 清 李渔 《奈何天·锡祺》:“小圣,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参见“ 天官赐福 ”。 (7).泛指天上仙神居官者。《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只见班部丛中闪出四位金冠朱黻的天官,各各手捧文册一卷。” (8).指耳、目、口、鼻、形体等感觉器官。《荀子·天论》:“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荀子·正名》:“然则何缘而以同异?曰:缘天官。” 杨倞 注:“天官,耳、目、鼻、口、心、体也。谓之官,言各有所司主也。” 将相将帅和丞相。亦泛指文武大臣。《墨子·法仪》:“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史记·高祖本纪》:“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 汉王 为皇帝。” 唐 李涉 《与梧州刘中丞》诗:“三代 卢龙 将相家,五分符竹到天涯。” 位号爵位与名号。《史记·韩信卢綰列传》:“诸侯虽有畔亡,而復归;輒復故位号,不诛也。”《南史·后妃传序》:“六宫位号,前史代有不同。” 唐 刘知几 《史通·题目》:“自餘 陈涉 、 张步 、 刘璋 、 袁术 ,其位号皆一一具言。” 璇霄亦作“璿霄”。犹碧空。《宋史·乐志七》:“璇霄来下,羽卫毿毿。” 元 周巽 《郊祀曲》诗:“瑶阶降甘露,璇霄罗景星。” 明 杨珽 《龙膏记·偿缘》:“良宵,月彩散璿霄。” 所处指所驻之地。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其经略使若置在 邕州 ,与贼隔江对岸,兵镇所处,物力必全。” 颛面(1).谓古代君臣上朝时,皆按朝仪于廷中各专一面。顓,通“ 专 ”。《汉书·李寻传》:“天官上相上将,皆顓面正朝,忧责甚重,要在得人。”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朝太微宫垣也。西垣为上将,东垣为上相,各专一面而正天之朝事也。” 王先谦 补注:“《天文志》:‘太微三光之廷,匡衞十二星,藩臣西将东相’……案,此皆面南正列於廷中,故曰专面。正朝非谓正天之朝事也。” 宋 刘克庄 《汉宫春·陈尚书生日》词:“更正简,相君顓面,崇清老子庞眉。” (2).指上朝。 宋 杨万里 《谒张安国》诗:“也知旬月应顓面,已逼云霄又作州。” 正朝(1).君主受臣朝见的地方。《周礼·考工记·匠人》“应门二彻参个” 唐 贾公彦 疏:“《尔雅》文以其应门内、路门外有正朝。”《周礼·考功记·匠人》“内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 郑玄 注“内,路寝之里也;外,路门之表也。九室,如今朝堂诸曹治事处” 唐 贾公彦 疏:“内外,据路寝之表里言之,则九卿之九室在门外正朝之左右为之,故 郑 据 汉 法,朝堂诸曹治事处为正朝之左右。” (2).谓治朝,视朝。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人君每日於路门外视朝,谓之治朝,亦谓之正朝。” 清 凤韶 《凤氏经说·天子诸侯即位以殡明日》:“天子诸侯三朝,惟治朝日视为正朝。” 正月一日。 唐 白居易 《缚戎人》诗:“一落蕃中四十载,遣著皮裘繫毛带。唯许正朝服 汉 仪,敛衣整巾潜泪垂。” 唐 王绩 《看酿酒》诗:“六月调神麴,正朝汲美泉。从来作春酒,不使俗人闻。” 宋 王禹偁 《谢免和御制元日除夜诗表》:“又若除夜藏钩,正朝放雀,真为儿戏,岂近皇猷?” 极星(1).北极星。《周礼·考工记·匠人》:“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 郑玄 注:“极星,谓北辰。”《宋史·天文志一》:“极星之在紫垣,为七曜,三垣、二十八宿众星所拱,是为北极,为天之正中。” (2).喻指皇帝。 金 元好问 《郑州上致政贾左丞相公》诗:“帝城此后瞻依近,长傍弧南候极星。” 列宿众星宿。特指二十八宿。《楚辞·刘向<九叹·远逝>》:“指列宿以白情兮,诉五帝以置词。” 王逸 注:“言己愿后指语二十八宿,以列己清白之情。”《淮南子·天文训》:“荧惑常以十月入太微,受制而出行列宿。” 宋 方凤 《物异考·金石异》:“ 魏明帝 青龙 中,水涌寳石负图,象如灵龟,有石马七随之,上有列宿鸟兽之形。”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妙峰山》:“人烟辐輳,车马喧闐,夜间灯火之繁,灿如列宿。” 号令(1) 指挥部队军事行动的命令和指示的统称 以出号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愬军号令。——《资治通鉴·唐纪》 传号令以诛奸贼。——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发布号令 (2) 传呼命令。古代以传叫之法发布命令,故称号令 号令召三老。——《史记·陈涉世家》 号令明肃。——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号令三军 三光古时指日、月、星 吹嘘(1) (2) 夸张地宣扬或编造优点、长处等 他的运气没有什么可以吹嘘的 (3) 口出气;嘘气 (4) 过分夸奖 这辆轿车并不像销售商所吹嘘的那样好 (5) 对人或事过分吹捧 新闻发布人员必须注意不夸大,不吹嘘 二气(1).指阴、阳。《易·咸》:“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 宋 曾慥 《高斋漫录》:“天地尊位,二气合而万物生;日月并明,四时敍而百度正。”《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以二气言,则鬼者,阴之灵也;神者,阳之灵也。” (2).二节气。《宋书·律历志下》:“ 冲之 曰:‘《四分志》,立冬中影长一丈,立春中影九尺六寸。寻冬至去南极,日晷最长,二气去至,日数既同,则中影应等,而前长后短,顿差四寸,此历景冬至后天之验也。’” 参言参听他人的话。《韩非子·八经》:“参言以知其诚,易视以改其泽。” 王先慎 集解:“参听人言以审其诚否。” 三次言说。《淮南子·要略》:“欲一言而寤,则尊天而保真,欲再言而通,则贱物而贵身,欲参言而究,则外物而反情。” 稷契稷 和 契 的并称。 唐 虞 时代的贤臣。 汉 王逸 《九思·守志》:“配 稷 契 兮恢 唐 功,嗟英俊兮未为双。” 汉 蔡邕 《再让高阳侯印绶符策表》:“臣闻 稷 契 之儔,以德受命,功德靡堪。” 唐 杜甫 《客居》诗:“ 稷 契 易为力, 犬戎 何足吞。” 明 方孝孺 《四月一日蒙赐宴浣花新建草堂感恩怀古偶作》诗:“徒抱 稷 契 心,莫覩 唐 虞 禪。” 盛旦犹佳日。 宋 陆游 《贺莆阳陈右相启》:“固尝端拜於遗风,岂意亲逢於盛旦。” 群龙(1).喻贤臣。《易·乾》:“见羣龙,无首,吉。”《后汉书·郎顗传》:“ 唐尧 在上,羣龙为用; 文 武 创德, 周 召 作辅。” 李贤 注:“羣龙,喻贤臣也。” 唐 王维 《送友人归山歌》:“羣龙兮满朝,君何为兮空谷。”参见“ 羣龙无首 ”。 (2).喻群圣。《文选·班固<幽通赋>》:“登孔昊而上下兮,纬羣龙之所经。”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羣龙,喻羣圣也。自 伏羲 下讫 孔子 。” 乾符旧指帝王受命于天的吉祥征兆。《晋书·慕容儁载记》:“寡君今已握乾符,类上帝,四海悬诸掌,大业集於身。” 唐 韩愈 《贺册尊号表》:“陛下仰稽乾符,俯顺人志。” 清 姚鼐 《朱石君中丞视赈淮上途中见示长句次韵》之二:“山川极盛在一朝, 钟离 帝起乾符握。”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