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大梁见乔诩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罗隐 |
释义 | 大梁见乔诩原文湘水春浮岸,淮灯夜满桥。六年悲梗断,两地各萍漂。 刀笔依三事,篇章奏珥貂。 迹卑甘汩没,名散称逍遥。 好寺松为径,空江桂作桡。 野香花伴落,缸暖酒和烧。 晋沼寻游凤,秦冠竟叹鸮。 骨凡鸡犬薄,魂断蕙兰招。 怅望添燕琯,蹉跎厌鲁瓢。 败桐方委爨,冤匣正冲霄。 战代安釐国,封崇孝景朝。 千年非有限,一醉解无聊。 漏永灯花暗,炉红雪片销。 久游家共远,相对鬓俱凋。 运命从难合,光阴奈不饶。 到头蓑笠契,两信钓鱼潮。 诗词问答问:大梁见乔诩的作者是谁?答:罗隐 全唐诗:卷665-11 参考注释湘水即 湘江 。 汉 东方朔 《七谏·哀命》:“测 汨罗 之 湘水 兮,知时固而不反。”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韵》:“永负 汉 庭哭,遥怜 湘水 魂。” 鲁迅 《湘灵歌》:“昔闻 湘水 碧如染,今闻 湘水 胭脂痕。” 灯夜指元宵节的晚上。 宋 张元干 《兰陵王》词:“曾驰道同载, 上林 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却有箇波俏的女子,也因灯夜游玩,撞着箇狂荡的小秀才。” 梗断阻绝。 唐 罗隐 《大梁见乔诩》诗:“ 湘水 春浮岸, 淮 灯夜满桥。六年悲梗断,两地各萍飘。” 两地(1).两处;两个地方。 南朝 梁 何逊 《与胡兴安夜别诗》:“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 唐 元稹 《齐煚饶州刺史王堪澧州刺史制》:“俾分两地之忧,佇听二天之谚。”《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想我 何玉凤 遇见这位 安伯父 ,两地成全,一丘合葬,可见‘不求人’的这句话断説不起。” 鲁迅 许广平 有《两地书》。如:他们分居两地多年了。 (2).犹两府。借指中书省、枢密院。 宋 无名氏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子京两地》:“ 宋子京 在 蜀 有诗三百篇,名曰《猥藁》。常吟曰:‘碧云自有三年信,明月长为两地愁。’以公之才望,竟不登两地,愁愤而薨,人以为此诗之讖也。” 宋 范仲淹 《答手诏条陈十事》:“ 范仲淹 、 富弼 皆在两地,所宜尽心,为国家诸事建明,不得顾避。” 萍漂(1).喻人之行踪漂泊无定。 唐 罗隐 《大梁见乔诩》诗:“六年悲梗断,两地各萍漂。” (2).喻随波逐流,与世浮沉。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不揆世以投迹,不随众以萍漂者,盖亦鲜矣。” 刀笔古代在竹简上刻字记事,用刀子刮去错字,因此把有关案牍的事叫做刀笔,后多指写状子的事。多用作贬义 临汪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史记·酷吏列传》 长于刀笔 刀笔吏 三事(1).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正德、利用、厚生。《书·大禹谟》:“六府三事允治。” 孔颖达 疏:“正身之德,利民之用,厚民之生,此三事惟当谐和之。” 唐 韩愈 《请上尊号表》:“由是五穀岁登,百瑞时见,六府三事,惟序惟歌。” 章炳麟 《辨诗》:“《九歌》者与六诗同列,水火金木土穀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此则山川之颂,江海之赋,皆宜在《九歌》后。” (2).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倡德、和乱、终齐。《逸周书·武穆》:“敬惟三事,永有休哉。三事:一倡德,二和乱,三终齐。” (3).三种官职。《书·立政》:“任人、準夫、牧,作三事。”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三事,三职也。为任人、準夫、牧夫之职,故曰‘作三事’。” (4).指三公。《诗·小雅·雨无正》:“三事大夫,莫肯夙夜。” 孔颖达 疏:“三事大夫为三公耳。”《汉书·韦贤传》:“天子我监,登我三事。” 颜师古 注:“三事,三公之位,谓丞相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 唐 许浑 《闻开 * 相公申锡下世》诗:“位极乾坤三事贵,谤兴华夏一夫冤。”参见“ 三公 ”。 (5).三件。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衣和庵主》:“三事衲衣穿处补,一枝藜杖伴身闲。” 章奏臣僚呈报皇帝的文书。 汉 王充 《论衡·效力》:“章奏百上,笔有餘力。”《后汉书·胡广传》:“举孝廉,既到京师,试以章奏, 安帝 以 广 为天下第一。” 唐 孟郊 《酬李侍御书记秋夕雨中病假见寄》诗:“未觉衾枕倦,久为章奏婴。” 宋 戴埴 《鼠璞·封章》:“俗谓章奏为囊封,本於 汉 。凡章奏皆启封,至言密事,不敢宣泄,则用皂囊重封以进。” 珥貂(1).插戴貂尾。 汉 代侍中、中常侍于冠上插貂尾为饰。后借指皇帝之近臣。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戴蝉珥貂,朱衣皓带。入侍帷幄,出拥华盖。”《梁书·朱异传》:“歷官自员外、常侍至侍中,四官皆珥貂。” 唐 白居易 《孔戣可右散骑常侍制》:“可使珥貂,立吾左右。从容侍从,以备顾问。” 明 王洪 《奉和胡学士光大侍从游万岁山诗韵》之五:“珥貂黄阁老,挥翰玉堂人。” 清 黄鷟来 《杂兴》诗之十二:“触豸岂无柱下史,珥貂曾列侍中筵。” (2).指贵官显宦。 晋 戴安公 《释疑论》:“ 比干 忠正,毙不旋踵; 张汤 酷吏,七世珥貂。” 唐 韩愈 《陪杜侍郎游湘西寺》诗:“珥貂潘维番,政作类分 陕 。” 明 何景明 《雷黄明凯旋图歌》:“封侯拜将珥貂列,白金緋衣照云月。” 清 徐乾学 《纳兰君墓志铭》:“及被恩命引而置之珥貂之行,而后知上之所以造就之者,别有在也。” 汩没埋没 世儒多汩没,夫子独声名。——唐· 杜甫《赠陈二补阙》 逍遥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空江浩瀚寂静的江面。 唐 张泌 《洞庭阻风》诗:“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 唐 贾岛 《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诗:“山鐘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 元 揭傒斯 《楚山秋晚》诗:“老树风生舟正泊,空江日落雁初飞。” 香花香味芬芳的花,比喻对人民有益,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言行和作品 游凤典出《吕氏春秋·古乐》:“昔 皇帝 令 伶伦 作为律, 伶伦 自 大夏 之西,乃之 阮隃 之阴……以之 阮隃 之下,听凤鸟之鸣,以别十二律。”后以“游凤”谓知音。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是以 伶伦 游凤於 崑崙 之阳, 邹子 噏温於 黍谷 之阴。” 唐 罗隐 《大梁见乔诩》诗:“ 晋 治寻游凤, 秦 冠竟叹鴞。” 魂断(1).犹断魂。形容极其悲伤或激动。 唐 黄滔 《旅怀》诗:“雪貌潜凋雪髮生,故园魂断弟兼兄。”《敦煌曲子词·菩萨蛮》:“香綃罗幌堪魂断,唯闻蟋蟀吟相伴。” 明 高启 《惜花叹》:“流水残香一夜空,黄鸝魂断无言语。” (2).指死。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七章:“异哉先生,人既云亡,哭胡为者?曾谓 雪姑 有负於先生耶?试问鬻花郎,吾家女公子为谁魂断也?” 蕙兰(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丛生,狭长而尖,初夏开花,色黄绿,有香味,庭园栽植,可供观赏。《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濯缨醴泉,被服蕙兰。” 晋 陆机 《鳖赋》:“咀蕙兰之芳荄,翳华藕之垂房。” 宋 邹浩 《四柏赋》:“蕙兰馥鬱乎亭槛,锦綺焜煌乎涂泥。” (2).喻芳洁纯美。多指女子。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教女》:“杏脸桃腮,又当有松筠节操,蕙兰襟怀。” 清 蒋士铨 《桂林霜·移帐》:“却喜姬人 顾氏 ,冰雪聪明,蕙兰心性。” 怅望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南朝 齐 谢朓 《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犹。”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二:“悵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元 萨都剌 《满江红·金陵怀古》词:“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悵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西游记》第五十回:“却説 唐僧 坐在圈子里,等待多时,不见 行者 回来,欠身悵望道:‘这猴子往那里化斋去了?’”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九:“在那高坡上立着怅望的时候,有一群 日本 的新闻记者也走了来,其中有几个是我在 汉口 认识的。” 蹉跎(1) 时间白白地去;虚度光阴 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晋书·周处传》 白日忽蹉跎,驱马复来归。——三国 魏· 阮籍《咏怀诗》 日月蹉跎 (2) 失足 鲁瓢《论语·阳货》:“子曰:‘……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匏瓜剖则为瓢。后因以“鲁瓢”喻时光虚度,仕途延误。 唐 罗隐 《大梁见乔诩》诗:“悵望添 燕 琯,蹉跎厌 鲁 瓢。” 冲霄高冲入霄汉 壮志冲霄 战代战国 时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战 代以来,弃德务功,铭辞代兴,箴文委絶。” 封崇(1).增大加高。《国语·周语下》:“﹝ 禹 治水﹞ 共 ( 共工 )之从孙四岳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钟水丰物,封崇九山,决汨九川。” 韦昭 注:“封,大也;崇,高也。除其壅塞之害,通其水泉,使不堕坏,是谓封崇。” (2).封禅。 宋 王溥 《五代会要·封岳渎》:“﹝ 废帝 ﹞及即尊位,乃詔有司别议封崇。”《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方毕封崇,復兹兴造。” 宋 王禹偁 《中条山》诗:“绘画终无手,封崇必有年。” 千年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有限(1) 对范围、数量或时间长短有限制的 (2) 数量不多;程度不高 为数有限 诸侯之地有限。——宋· 苏洵《六国论》 无聊(1) 因精神空虚而烦闷 他一闲下来,就感到十分无聊 (2) 言行等庸俗或没有意义而使人生厌 (3) 生活穷困,无所依赖 穷饿无聊。——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卧病无聊。——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灯花灯心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 雪片指飘落的雪花 久游见“ 久游 ”。 亦作“ 久游 ”。1.谓长期相处。《史记·秦始皇本纪》:“ 繚 ( 尉繚 )曰:‘……诚使 秦王 得志於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乃亡去。” (2).久居外乡。 南朝 宋 颜延之 《还至梁城作诗》:“曷为久游客,忧念坐自殷。” 唐 李白 《秋浦歌》之二:“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唐 薛能 《天际识归舟》诗:“晴阔忻至见,归迟怪久游。” 相对(1) 面对面;相向 大与小相对 (2) 非绝对的(跟“绝对”相对) 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 (3) 比较来说 相对不错 运命命运 光阴明亮与阴暗,白昼与黑夜。指日月的推移。后世即用以表时间 明月白露,光阴往来。——南朝梁· 江淹《别赋》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不饶不饶恕,要惩治 你要是对她不敬,我可不饶你 到头(1) 到了尽头 顺着这条路走到头,就是他家 (2) ;结束 你的好日子到头了 蓑笠蓑衣与笠帽。《仪礼·既夕礼》:“道车载朝服,稾车载蓑笠。” 郑玄 注:“蓑笠,备雨服。”《后汉书·蔡邕传下》:“故当其有事也,则蓑笠并载。” 清 唐甄 《潜书·明鉴》:“茅舍无恙,然后寳位可居;蓑笠无失,然后衮冕可服。” 鱼潮鱼汛。 清 姚燮 《摸鱼子·鸥》词:“烟碕伴惯垂纶叟,寄与鱼潮信息。”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