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玩仙灯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邵璨 |
释义 | 玩仙灯原文旦上:宝殿瑶庭。 紫极上清真境。 到此来瞻神礼圣。 净上:只见巨鼎腾烟。 华灯散影。 俛首皈依。 听演黄庭内景。 诗词问答问:玩仙灯的作者是谁?答:邵璨 注释1. 出处:六十种曲 香囊记 第三十九出 参考注释宝殿(1).佛殿;神殿。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序》:“高门洞啟,不因铜马之饰;宝殿霞开,无假凤皇之瑞。”《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天宫现彩,宝殿生云;仙乐悠扬,香烟繚绕。” (2).泛称宫殿。多指帝王的宫殿。 元 赵孟頫 《宫中口号》:“日照黄金宝殿开,雕阑玉砌拥层臺。”《三侠五义》第一回:“ 真宗 玩赏,进了宝殿,归了御座, 李 刘 二妃陪侍。” 瑶庭(1).传说中仙界的庭院。 南朝 宋 谢庄 《七夕咏牛女》诗:“珠殿釭未沫,瑶庭路已深。” (2).指华丽的宫庭。 唐 卢照邻 《中和乐九章·歌储宫》:“承规翠所,问寝瑶庭。” 紫极(1).星名。借指帝王的宫殿。《文选·潘岳<西征赋>》:“厌紫极之閒敞,甘微行以游盘。” 李善 注:“紫极,星名,王者为宫以象之。 曹植 上表曰:‘情注于皇居,心在乎紫极。’”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纳谏》:“陛下高居紫极,寧济苍生。” 清 唐孙华 《进呈御览诗一百韵》:“紫极三辰正,黄图九域清。” (2).道教称天上仙人居所。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但彼人之道成,则蹈青霄而游紫极。”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六:“高升紫极上,宴此玄都岑。”《封神演义》第十三回:“闲坐苍龙归紫极,喜乘白鹤下 崑崙 。” (3).泛指天空。 明 刘基 《题王起宗御史江山烟霭图》诗:“日落风云连紫极,天寒波浪隔 苍梧 。” (4). 唐 代重道教,尊奉 老子 为 玄元皇帝 。 唐玄宗 时于两京( 长安 及 洛阳 )及诸州置 玄元皇帝 庙。京师号 玄元宫 ,诸州号 紫极宫 。见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道教》。 清真(1) 纯真朴素 清真寡欲 (2) 真实自然 文贵清真 (3) 明清时,中国 * 教学者介绍该教教义,曾用“清净无染”、“真主原有独真,谓之清真”等语,称颂该教崇奉的真主。故称 * 教为清真教,寺曰清真寺 清真寺 只见犹言只觉得。 宋 周邦彦 《解语花·上元》词:“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弹琴诉怨》:“强对 南薰 奏 虞 弦,只见指下餘音不似前,那些个流水共高山?” 华灯(1) 灯光 华灯初上 (2) 雕饰华美而光辉灿烂的灯 俛首低头,表示服从 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汉· 贾谊《过秦论》 皈依佛教名词。信仰佛教者的入教仪式。因对佛、法、僧三宝表示归顺依附,故亦称“三皈依” 始觉浮生无住着,顿今心地欲皈依。——唐· 李须《宿营么禅房闻梵》 黄庭(1).指《黄庭经》。道教的经典著作。 唐 李白 《送贺宾客归越》诗:“ 山阴 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宋 苏轼 《留题仙都观》诗:“飞符御气朝百灵,悟道不復诵《黄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曩所授《黄庭》之要道,仙人之梯航。” (2).指 晋 王羲之 书写的《黄庭经》法帖。 宋 秦观 《春日》诗之四:“春禽叶底引圆吭,临罢《黄庭》日正长。”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曹娥》、《乐毅》,尚有蹊径可寻,至《兰亭》、《黄庭》,几莫知其端倪矣。” (3).指中央。《黄庭内景经》 务成子 题解:“黄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外指事即天中、人中、地中,内指事即脑中、心中、脾中,故曰黄庭。”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方向呵,镇黄庭,通紫极,子午坤乾。”亦特指脾。一说为体中的虚拟之所。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古人以黄庭为脾。不然也,黄庭有名而无所,冲气之所在也。” 内景戏剧上指室内舞台的布景;电影方面指摄影棚内的场景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