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人得荡子归倡妇(一作行不归)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灵一 |
释义 | 原文垂涕凭回信,为语柳园人。情知独难守,又是一阳春。 诗词问答问:《送人得荡子归倡妇(一作行不归)》的作者是谁?答:灵一 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809-42 参考注释垂涕落泪或流涕。指哭泣。《荀子·礼论》:“垂涕恐惧,然而幸生之心未已,持生之意未輟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復见 汉 官威仪!’”《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那老头子天天从山里回来,不是垂涕抹泪,便是短叹长吁。” 茅盾 《子夜》十八:“往常那些使她醒来时悲叹,苦笑,而且垂涕的乱梦,现在又一齐回来,弄得她颠颠倒倒,如醉如迷。” 回信(1) 书面的回答;收到信后的回复 给他写了五封信,可是一封回信也没有收到 (2) 答复的信 (3) 答复的话 情知深知;明知。 唐 骆宾王 《 * 代郭氏答卢照邻》诗:“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不復下山能借问,更向 卢 家字 莫愁 。” 宋 辛弃疾 《鹧鸪天》词:“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见有个通房后厕所的小门,情知是从这小门里跑了。”亦作“ 情知道 ”。 宋 柳永 《倾杯乐》词:“情知道,世人难使皓月长圜,彩云镇聚。” 阳春温暖的春天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