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元日得雨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袁说友 |
释义 | 元日得雨原文知时膏泽下新正,便觉欣欣物意生。细雨寒梢半檐滴,单床孤梦五更声。 两年元日嗟萍梗,万里殊乡付酒觥。 不似斗杓容易转,只今迎岁指东城。 诗词问答问:元日得雨的作者是谁?答:袁说友 袁说友元日得雨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膏泽(1) 滋润土壤的雨水 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曹植《赠徐干》 (2) 比喻恩惠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新正农历新年正月 因岁暮就在家过了年,新正方起身上任。——《平山冷燕》 欣欣(1) 高兴自得的样子 欣欣然有喜色。——《孟子·梁惠王下》 (2) 草木茂盛的样子 欣欣向荣 意生佛教语。谓菩萨为普度众生,变化无碍,出生入死,随意化生。《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不可以学地知,不可以意生及,其涅盘之藴也。” 李善 注:“意生,谓菩萨,言能变化生死,随意往生。” 宋 叶适 《改东门出》诗之二:“面墙虽养蒙,意生岂名身。” 细雨小雨。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湘东王首夏诗》:“冷风杂细雨,垂云助麦凉。” 唐 刘长卿 《别严士元》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宋 陆游 《小园》诗:“点点水纹迎细雨,疎疎篱影界斜阳。” 茅盾 《子夜》十九:“现在是蒙蒙细雨,如烟如雾。” 檐滴屋檐滴下的雨水。 晋 潘岳 《悼亡》诗之一:“春风缘隟来,晨霤承簷滴。”一本作“ 檐滴 ”。 唐 李咸用 《春晴》诗:“簷滴春膏絶,凭栏晚吹生。”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东风又吹簷滴乾,主人不慳天自慳。” 屋檐滴下的雨水。 晋 潘岳 《悼亡诗》之一:“春风缘隟来,晨霤承檐滴。” 五更(1) 旧时把一夜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2) 指第五更 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起五更,睡半夜 两年一年是365天,两年就是730天。元日(1).正月初一。《书·舜典》:“月正元日, 舜 格于 文祖 。” 孔 传:“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於是孟春元日,羣后旁戾。” 薛综 注:“言诸侯正月一日从四方而至。” 宋 王得臣 《麈史·占验》:“江湖间人,常於岁除汲江水秤,与元日又秤,重则大水。”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恭勤公》:“元日俗例,上司属员虽不接见,亦必肩舆到门。” (2).吉日。《吕氏春秋·仲春》:“择元日,命人社。” 高诱 注:“元,善也。”《汉书·王莽传中》:“冠以戊子为元日,昏以戊寅之旬为忌日。” 颜师古 注:“元,善也。”《南史·宋纪上》:“敬简元日,升坛受禪。” 萍梗比喻行踪如浮萍断梗一样,漂泊不定 万里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殊乡不同的趋向。乡,通“ 嚮 ”。《文选·扬雄<羽猎赋>》:“壮士忼慨,殊乡别趣,东西南北,骋耆奔欲。” 李善 注:“乡,音向。 毛萇 《诗》传曰:‘趣,趋也。’” 异乡;他乡。 晋 王嘉 《拾遗记·轩辕黄帝》:“帝乘云龙而游,殊乡絶域,至今望而祭焉。” 唐 王勃 《夏日登韩城门楼寓望》诗序:“流离岁月,羈旅山川,輟仙驾於殊乡,遇良朋於异县。” 宋 张炎 《南楼令》词:“风雨客殊乡,梧桐傍小窗。” 酒觥犹酒杯。 唐 李贺 《屏风曲》:“沉香火暖茱萸烟,酒觥綰带新承懽。” 清 归庄 《马鞍山三十韵》:“林下宜棋局,花间称酒觥。” 斗杓(1).即斗柄。《淮南子·天文训》:“斗杓为小岁。” 高诱 注:“斗,第五至第七为杓。” 宋 王安石 《作翰林时》诗:“欲知四海春多少,先向天边问斗杓。” 元 元淮 《立春日赏红梅之作》诗:“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纔消。”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御制千字诏》:“斗杓所竖,节序以更。”参见“ 斗柄 ”。 (2).比喻为人所敬仰者或众人的引导者。 清 唐孙华 《顾端文公祠》诗之一:“斗杓当代擅声华,俎豆江干岁月遐。” 章炳麟 《<民报>纪念会祝词》:“自兹以后,惟不懈益厉,为民斗杓,以起征胡之鐃吹,流 大汉 之天声。” 章炳麟 《訄书·别录乙》:“ 黄先生 论学,如 大禹 导山水,脉络分明,吾党之斗杓也。” 容易(1) 可能性大 容易上当 (2) 不费什么力或没什么困难 不是这么容易能下来的 (3) 轻松自在地;流畅地 现在糊墙纸很容易撕下来 只今如今;现在。 唐 李白 《苏台览古》诗:“只今惟有 西江月 ,曾照 吴王 宫里人。” 宋 陈师道 《春怀示邻里》诗:“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清 李国宋 《朝天宫感怀》诗:“自昔鼎成龙已去,只今松老鹤还飞。” 郭沫若 《雄师百万挽狂澜》诗:“只今双喜大临门,‘七一’佳期水库成。” 迎岁(1).古代迎接春天的祭礼。《淮南子·时则训》:“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岁于东郊。” 高诱 注:“迎岁,逆春也。”参见“ 迎春 ”。 (2).迎接新年。 唐太宗 《于太原召侍臣赐宴守岁》诗:“送寒餘雪尽,迎岁早梅新。” 清 李光庭 《乡言解颐·物下·人物十事》:“我养之菊,不但可以过冬至,并可以接迎岁之梅。”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仪徵岁时记》:“腌肉、鸡、鱼、鸭,曰年餚,煮以迎岁。”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