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山鸟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山鸟原文山鸟山栖不自藏,啁啾檐角复墙匡。 分明似话秋光旧,解语何须藉冶长。 诗词问答问:山鸟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十一 参考注释山栖亦作“ 山栖 ”。谓居于山中。 汉 扬雄 《法言·重黎》:“ 种 蠡 不强諫而山栖。”《后汉书·仲长统传》:“抗志山栖,游心海左。” 清 程岫 《送洪雨平侍臣归白龙潭幽居》诗:“悠然顿起山栖情,便往寒潭共濯缨。” 见“ 山栖 ”。 自藏自行隐藏。 汉 贾谊 《惜誓》:“彼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听汝则违令,杀汝则诛首,归深自藏,无为吏所获。” 明 吴承恩 《送郡伯古愚邵公擢山东宪副序》:“ 度 , 承恩 之表孙也,自爱自藏,抑然於儕辈之后。” 自以为美好。藏,通“ 臧 ”。 汉 王充 《论衡·谢短》:“各持满而自藏,非彼而是我,不知所为短,不悟于己未足。” 啁啾形容鸟叫声、奏乐声等 乳雀啁啾日气浓。——林逋《初夏》 丝管啁啾空翠来。——唐· 杜甫《渼陂行》 墙匡亦作“墻匡”。围墙;墙垣。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鸡》:“别筑墙匡,开小门;作小厂,令鷄避雨日。” 唐 郑谷 《再经南阳》诗:“寥落墙匡春欲暮,烧残宫树有花开。” 前蜀 韦庄 《长安旧里》诗:“满目墙匡春草深,伤时伤事更伤心。” 元 郑廷玉 《看钱奴》第三折:“遥望那东 岱岳 万丈巔峯,怎不见 泰安州 四面儿墻匡。” 分明(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秋光(1).秋日的阳光。 唐 李商隐 《商於》诗:“ 商於 朝雨霽,归路有秋光。” 清 刘大櫆 《吴氏节母墓志铭》:“悬皎日之秋光,倾 岷江 以涤也。” (2).秋日的风光景色。 唐 陈子昂 《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宴》诗:“秋光稍欲暮,岁物已将阑。” 唐 司空图 《重阳山居》诗:“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宋 王安石 《锺山西庵白莲亭》诗:“野艷轻明非傅粉,秋光清浅不凭材。” 明 杨慎 《赋得千山红树图送杨茂之》:“画作千山红树图,行色秋光两瀟洒。” 解语(1).会说话。 唐 司空图 《杏花》诗:“解笑亦应兼解语,只应慵语倩鶯声。”《新五代史·杂传十七·马胤孙》:“ 孔昭序 解语,是朝廷无解语人也!” 明 刘基 《久别离》诗:“久别离,别时小儿未解语。”《花月痕》第十五回:“一朵娇花能解语,却又风前憔悴。” (2).领会。《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 五戒 听了此言,心中一时解语,面皮红一回,青一回。” 何须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冶长公冶长 的省称。 唐 刘长卿 《罪所留系寄张十四》诗:“不见君来久,冤深意未传。 冶长 空得罪, 夷甫 岂言钱。” 唐 李白 《上崔相百爱章》诗:“屈法申恩,弃瑕取材。 冶长 非罪, 尼父 无猜。” 王琦 注:“ 公冶长 , 齐 人,字 子长 。 孔子 曰: 长 ,可妻也,虽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