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饮井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陈宓 |
释义 | 饮井原文饮井之清天下少,夷齐比德复如何。寒冰入口侵牙颊,甘露沾肠逐病疴。 十里溉田成旱雨,一泓济渴胜天河。 活人未遂平生志,酌此深知负愧多。 诗词问答问:饮井的作者是谁?答:陈宓 参考注释清天(1) 清澈的天空 (2) 清官(常指旧中国能秉公行事的执法官) 夷齐伯夷 和 叔齐 的并称。《孔丛子·陈士义》:“ 夷 齐 无欲,虽 文 武 不能制。” 唐 李白 《梁园吟》:“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 夷 齐 事高洁。” 廖仲恺 《有感》诗:“扣马 夷 齐 思止暴,亡羊 臧 谷 共伤时。”参见“ 夷叔 ”。 比德(1).指结党营私的行为。《书·洪范》:“凡厥庶民无有淫朋,人无有比德,惟皇作极。” 孔 传:“民有安中之善,则无淫过朋党之恶、比周之德。” 蔡沉 集传:“比德,私相比附也。” (2).同心同德。《国语·晋语八》:“君子比而不别。比德以赞事,比也。”《楚辞·大招》:“比德好间,习以都只。” 王夫之 通释:“比德,同心。” 谓德行、德教可与之比拟、比配。《礼记·玉藻》:“君子於玉比德焉。”《史记·商君列传》:“故吾以彊国之术説君,君大説之耳,然亦难以比德於 殷 周 矣。”《后汉书·杨震传》:“拟踪往古,比德哲王。” 明 何景明 《玉冈黔国地种竹》诗:“比德亮无瑕,抱节诚可久。” 如何(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寒冰亦作“ 寒氷 ”。寒冷的冰。《诗·大雅·生民》:“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 晋 陆机 《从军行》:“夏条集鲜藻,寒冰结衝波。” 元 王士熙 《玉环引送伯庸北上》诗:“推雪漉寒氷,凝此英琼瑶。” 清 钱谦益 《石田翁画奚川八景图歌》:“ 有竹庄 中好宾主,寒冰栗玉清眉须。” 入口(1) 货物商品等从国外购入 (2) 放进口里 牙颊牙齿和颊辅。亦指嘴巴。 唐 陆龟蒙 《寒泉子对秦惠王》:“ 秦 亦厌战,虽鼓牙颊,未能吞诸侯。” 宋 苏轼 《雨后行菜》诗:“芥蓝如菌蕈,脆美牙颊响。”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剽窃其语,置牙颊间以誑惑人听。” 甘露甜美的雨露 晓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 溉田(1).灌溉田亩。《淮南子·齐俗训》:“夫禀道以通物者,无以相非也,譬若同陂而溉田,其受水均也。”《汉书·沟洫志》:“乃使水工 郑国 间説 秦 ,令凿 涇水 ……欲以溉田。”《后汉书·鲍昱传》:“ 昱 乃上作方梁石洫,水常饶足,溉田倍多,人以殷富。” 宋 欧阳修 《兵储》:“今 河北 保塞 , 河东 并 汾 , 关中 涇阳 悉有水地基址,惟有 鄴中 西门豹 溉田之迹未见兴起。” (2).谓灌溉而种田。《汉书·沟洫志》:“故尽 河 堧弃地,民茭牧其中耳,今溉田之,度可得穀二百万石以上。” 颜师古 注:“溉而种之。” 一泓(1).清水一片或一道。 唐 李贺 《梦天》诗:“遥望 齐州 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京师园亭》:“一泓清池,茅檐数椽,水木明瑟,地颇雅洁。” 徐迟 《火中的凤凰》:“就在万顷良田之间,一泓流水前面,一座拱形石桥,通往私人藏书最大的一家--铁琴铜剑楼。” (2).犹言一汪。 宋 陆游 《龟堂避暑》诗:“砚池湛湛一泓墨,衣焙霏霏半篆香。” 天河银河 活人(1).使人活;救活他人。《庄子·至乐》:“吾未知善之诚善邪?诚不善邪?若以为善矣,不足活身;以为不善矣,足以活人。”《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 佗 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明 刘基 《题医者王养蒙诗卷后》:“活人以为功者,医之道也。” (2).有生命的人。 明 唐寅 《妒花歌》:“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活人见鬼,其兆不祥。” 未遂没有达到;没有实现 政变未遂 平生(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深知十分了解 深知现代战争的特点 负愧亦作“ 负媿 ”。抱愧,心中感到惭愧。 唐 韩愈 《东都遇春》诗:“为诗告友生,负愧终究竟。” 宋 王安石 《谢林肇长官启》:“荷推褒之过情,处负媿以终日。” 明 方孝孺 《送李参政之官广西序》:“吾之职不负愧,则吾之心乐矣。” 清 查慎行 《登金陵报恩寺塔二十四韵》:“朝家同再造,国事异中兴;此举无名极,当时负媿曾?”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