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历史词典解释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春秋时,楚国的一位贤者叶公向孔子的学生子路打听孔子为人,当时子路未回答他。孔子对子路道:“你为何不这样说:说起他的为人,用功便忘记了吃饭,快乐便忘记了忧愁,不晓得衰老将要来了。如此罢了。”后用“发愤忘食”指学习、工作勤奋专心。
东汉.班固《汉书.王吉传》载:“诉訢焉发愤忘食,日新厥德。”
词语分解:
- 发愤的解释 1 ∶决心努力2 ∶发泄愤怒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 忘忧的解释 1.忘却忧愁。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夫酒忘忧,故能消之也。” 唐 张说 喜度岭诗:“见花便独笑,见草即忘忧。”2.萱草的别名。 唐 陈子昂 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诗:“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本草经云:萱,一名忘忧。” 元 钱抱素 琐窗寒·题玉山草堂词:“书带生香,忘忧弄色,四窗虚悄。” 清 黄宗羲
历史典故推荐:朱弦三叹有遗音
朱弦:乐器上的红色丝弦。三叹:宗庙奏乐,一人唱歌,三人赞叹而应和。遗音:犹“余音”。 红色丝弦弹奏的乐曲,悠扬婉转,余音绕梁。 形容音乐美妙。语出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