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次韵伯业赋诗相迎喜予解秩一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苏籀 |
释义 | 原文长衾大枕寝将安,猘子成擒路不难。充类未应於义尽,去官无责本薛宽。 兵戈销弭非吾力,冠剑疏慵强汝弹。 新岁举觞嘉善祷,扫清崧颍并凭鞍。 诗词问答问:《次韵伯业赋诗相迎喜予解秩一首》的作者是谁?答:苏籀 参考注释猘子(1).小疯狗。喻凶暴之徒。《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四年》:“ 郁 ( 高郁 )谓所亲曰:‘亟营 西山 ,吾将归老。猘子渐大,能咋人矣。’ 希声 闻之,益怒。” 宋 苏轼 《答钱济明书》之二:“闻 鲁直 、 无咎 辈皆起,而公独为猘子所啮,尚栖迟田间。” 宋 陆游 《醉歌》:“小胡逋诛六十载,狺狺猘子势已穷。” 清 孙枝蔚 《哭李岸翁叔则》诗之三:“一官寧足道,为贫良可哀。如何遭猘子,中路吠君回。” (2).喻勇猛的少年。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四:“ 白 ( 白居易 )为 河南 尹, 李 ( 李林宗 )为 河阳 令。道上相遇,尹乃乘马,令则肩舆,似乖趋事之礼。尝谓 乐天 为囁嚅翁,闻者皆笑…… 白 曰:‘ 李直木 ,吾之猘子也,其锋不可当!’”参见“ 猘儿 ”。 成擒亦作“ 成禽 ”。被擒,就擒。《后汉书·袁绍传》:“若分遣轻军,星行掩袭, 许 拔则 操 成禽。”《晋书·宣帝纪》:“弃城预走,上计也。据 辽水 以距大军,次计也。坐守 襄平 ,此成擒耳。” 清 侯方域 《颜真卿论》:“设不审时度力,而一旦成擒,则逆贼之气弥振,而天下之志以挫,而威以消沮矣。” 充类推类。 清 章学诚 《校讎通义·补郑》:“一隅三反,充类求之,古逸之可采者多矣。”参见“ 充类至尽 ”。 未应(1).犹不须。 宋 王安石 《评定试卷》诗:“疑有高鸿在寥廓,未应回首顾张罗。” 宋 陆游 《遣兴》诗:“老去可怜风味在,未应山海混渔樵。” (2).犹不算;不是。 唐 李白 《梁园吟》:“ 东山 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宋 张纲 《临江仙》词:“年方强仕未应迟。高风轻借便,一鶚看横飞。” (3).犹不曾。 唐 李白 《关山月》诗:“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嘆息未应闲。” 唐 王维 《听宫莺》诗:“游子未应返,为此始思乡。” 宋 蔡伸 《念奴娇》词:“云浪鳞鳞,兰舟泛泛,共载一轮月。五湖当日,未应此段奇絶。” (4).不应当。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四:“晨兴步庭除,足弱几不持;论年未应尔,胡为遽如斯?” 去官辞掉官职;离职 去官归故里 兵戈(1).指兵器。 唐 李白 《大猎赋》:“韜兵戈,火网罟。” (2).指战争。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欲兴兵戈,以诛暴 楚 。”《后汉书·独行传·谯玄》:“时兵戈累年,莫能脩尚学业。”《三国演义》第九六回:“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復废法,何以讨贼耶?” 清 周亮工 《即席次韵赠信州周公鼎》诗:“兵戈十载后,穷巷远游人。” (3).指军队。 唐 黄滔 《景阳井赋》:“玉楼之丝管宵咽,桂岸之兵戈昼逼。” 宋 岳飞 《奉诏移伪齐檄》:“顺逆二途,蚤宜择处。兵戈既逼,虽悔何追。” 销弭(1).消除。 宋 李纲 《应诏条陈七事奏状》:“有畏天之言,无畏天之实,皆不足以销弭变故,导迎吉祥。” 吴虞 《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其于销弭犯上作乱之方法。惟恃孝弟以收其成功。” 李大钊 《战争与人口问题》:“欲有以救之,惟在祓除此等根性,是乃解决人口问题之正当途径,销弭战争惨象之根本方策也。” (2).谓掩饰真情,化有为无。 清 林则徐 《批琼州镇该辖洋面近时始有外船禀》:“若 崖州 协 海口 营,仅有缴枪,并无获土,均属聊且塞责,难免销弭纵容。” 冠剑古代官员戴冠佩剑,因以“冠剑”指官职或官吏。 南朝 梁 江淹 《到主簿日事诣右军建平王》:“常欲永辞冠剑,弋钓畎壑。” 宋 司马光 《楚宫行》:“满朝冠剑东方明,宫门未启君朝醒。” 疏慵亦作“疎慵”。亦作“疎庸”。亦作“踈慵”。疏懒;懒散。 唐 元稹 《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诗:“疏慵日高卧,自谓轻人寰。” 宋 梅尧臣 《自咏》:“非同 叔夜 傲,切莫怪疎慵。”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六:“疎庸厌人事,疲病畏交游。” 明 高启 《东师寓廨》诗之三:“鼠跡尘凝帐,蛙声雨到池。踈慵堪置散,不敢怨名卑。” 清 姚鼐 《怀陈伯恩》诗:“壮年车马剧驰奔,晚节疏慵日闭门。” 新岁犹新年。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义》:“郊因于新岁之初。” 前蜀 韦庄 《岁除对王秀才作》诗:“岂知新岁酒,犹作异乡身。”《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不觉的残冬将尽,新岁又来。”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敬贺新禧》:“为辩解起见,只好说自信未曾偷懒于旧年,所以也无从振作于新岁而已。” 举觞举杯饮酒。《战国策·魏策二》:“ 梁王 魏婴 觴诸侯於 范臺 。酒酣,请 鲁君 举觴。”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 宗之 萧洒美少年,举觴白眼望青天。” 清 郝明龙 《九日》诗:“秋光澹荡野棠香,客里悲歌自举觴。” 嘉善(1).犹言吉祥太平。 汉 焦赣 《易林·讼之观》:“钦明之德,坐前玉食,必保嘉善,长受安福。” (2).善良,美好。《大戴礼记·千乘》:“夫政以教百姓,百姓齐以嘉善,故蛊佞不生,此之谓良民。”《后汉书·杨终传》:“ 汉 兴,诸侯王不力教诲,多触禁忌,故有亡国之祸,而乏嘉善之称。”《诗·小雅·都人士》“彼君子女,谓之尹吉” 唐 孔颖达 疏:“彼都人有君子之德,其家之女,谓之正直而嘉善矣。” (3).谓赞美善人。《论语·子张》:“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邢昺 疏:“人有善行者,则嘉美之。” 三国 魏 曹植 《当欲游南山行》:“嘉善而矜愚,大圣亦同然。” 扫清用扫帚、铲子等清除掉 扫清人行道上的积雪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