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太平令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郑廷玉 |
释义 | 太平令原文我见他扭身子十分希诧。须是我赏发与一1一1夜1一1欢洽。 咱欲要两家都罢。赤紧的我领得二朝严假。 若事发。教咱。 救拔。你稳情取功名科甲。 诗词问答问:太平令的作者是谁?答:郑廷玉 注释1. 出处:元曲选 后庭花 第三折 参考注释我见我自己的看法 没有丝毫我见 身子(1) 身体 我一个身子被他骗了,先前说过的话,如何赖得?——《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 (2) 贞操 眼见得奴家的身子,断送在旦夕之间了。——清· 李渔《巧团圆·防辱》 (3) 身架 行者大怒,登时现出大闹天宫身子。——《西游记》 (4) 指身孕 有了七个月的身子 (5) 健康 这几天身子不大好 十分(1) 很,甚,非常,极其 十分高兴 十分难过 (2) 达到极端的程度 十分惊恐 (3) 总是;老是 十分在衙门中也不方便。——《 * 》 (4) 十全十美;十足 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水浒传》 希诧希奇;奇怪。 元 郑庭玉 《后庭花》第三折:“我见他扭身子十分希诧。” 元 无名氏 《射柳捶丸》第三折:“我做番官实希诧,阵前对手闻吾怕。”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一折:“我为甚闹喧哗,累的你猛惊呀,只为这适间梦里多希诧。” 须是(1).必须;定要。强调某种情况。《宣和遗事》后集:“须是忍耐强行,勿思佗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我本为葬父,故此卖身,须是完葬事过,才好去得。”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六章:“表演须有目的:须是使得观众在看了表演之后,对于人生,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2).本是。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二折:“我须是读书人凌云豪气,偏遇这泼虔婆全无顾忌。”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一折:“你本是 赵盾 家堂上宾,我须是 屠岸贾 门下人。” 明 高明 《琵琶记·糟糠自厌》:“爹妈休疑,奴须是你孩儿的糟糠妻室。” (3).总是;终是。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一折:“虽然俺心下有,我须是脸儿羞。”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第五来 欢郎 虽是未成人,[ 欢 ]俺呵,打甚么不紧,[ 旦 ]须是 崔 家后代孙。” 一夜(1).一个夜晚;一整夜。《穀梁传·定公四年》:“以众不如 吴 ,以必死不如 楚 ,相与击之,一夜而三败 吴 人。”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赋》:“魂终朝以三夺,心一夜而九摧。”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四:“明朝驛使发,一夜絮征袍。” 老舍 《正红旗下》一:“有时候,他们会在一个地方转来转去,一直转一夜。” (2).指某夜。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越王 乃使木工千餘人入山伐木,一夜天生神木一双,大二十围,长五十寻。”《南史·吕僧珍传》:“一夜, 僧珍 忽头痛壮热,及明而顙骨益大。”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二:“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 吴王 苑内花。” 欢洽愉快而和洽 备极欢洽。——《广东军务记》 赤紧的(1).犹言实在是;真个是。 元 关汉卿 《鲁斋郎》楔子:“他为臣不守法,将官府敢欺压,将妻女敢夺拿,将百姓敢蹅踏,赤紧的他官职大的忒稀诧!”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小姐呵,你不合临去也回头儿望。待颺下教人怎颺?赤紧的情沾了肺腑,意惹了肝肠。”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二折:“非是我 王仲宣 胸次高,赤紧的 晏平仲 他那度量窄。”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一折:“遥望见竹篱茅舍两三家,赤紧的人依古道,鴈落平沙。” (2).犹言无奈,没奈何。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三折:“婆婆,你道那水牀上热热的蒸饼你要吃一个儿……赤紧的喒手里无钱呵,可着甚的去买那!” 元 沙正卿 《斗鹌鹑·闺情》套曲:“愁的是针拈着玉笋,怕的是灯点上银釭,恨的是帘控着金钩,赤紧的爷娘又不解,语话也难投。” (3).犹言想不到,没料到。 元 无名氏 《隔江斗智》第一折:“[ 孙权 云]:‘妹子,你休得推託,你那生时年月,我已写的去了也。’[正旦唱]:‘赤紧的老萱堂将我年月时早送与新壻家,怎再辞?’”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你道他弟兄虽多兵将少……赤紧的将 夏侯惇 先困了。” 元 郑光祖 《三战吕布》第二折:“兀的不气堵住我咽喉,哥也,赤紧的君子落在您这小儿彀!”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二折:“你因甚相通这书一缄?莫怪我等閒特故来摇撼。赤紧的 张横渠 不肯贪婪,只待要坐取公侯伯子男。” (4).形容时间短促,犹言一时间、转眼间。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二折:“ 荆王 云:‘贤士可曾投託人么?’正末唱:‘赤紧的难寻东道主。’” 元 刘伯亨 《朝元乐》套曲:“见如今老菊匆匆瘦,赤紧的新梅渐渐肥,刀尺临逼。” (5).形容迅速,疾忙。 元 周文质 《斗鹌鹑·自悟》套曲:“赤紧的乌紧飞,兔紧催,暂时相赏莫相违。” 明 金白屿 《粉蝶儿·重过蒋南泠休园》套曲:“眼见的金飇送爽,怎禁他玉露凋伤。赤紧的流光逝水,却又早碧梧凉影堕银牀。” 清 洪昇 《长生殿·惊变》:“称兵的 安禄山 ,赤紧的离了 渔阳 ,陷了 东京 ,破了 潼关 。” 清 洪昇 《长生殿·刺逆》:“趁着这残更频报,赤紧的向心窝刺一刀。” (6).犹言着急的,担心的。 元 关汉卿 《乔牌儿》套曲:“算到天明走到黑,赤紧的是衣食。” 明 冯惟敏 《端正好·涞邑初度自述》套曲:“为民为国非干誉,赤紧的君恩未报,民命难苏。” 得二(1).谓善于凭借正反两方面的条件,及时因势利导,以达目的。二,指阴、阳。亦具体指吉与凶、善与恶、得与失等。语本《易·繫辞下》:“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孔颖达 疏:“贰,二也。谓吉凶二理,言《易》因自然吉凶二理以济民之行也。欲令趋吉而避凶,行善而不行恶也。”《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体三才之茂,践得二之机。” 李善 注:“子曰:‘知几其神乎! 颜氏 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而未尝復行。’ 韩康伯 曰:‘在理则昧,造形则悟, 颜子 之分也,失之於几,故有不善,得之於二,不远而復,故知之未尝復行也。’” (2).谓一举而得双虎。 春秋 鲁 大夫 卞庄子 刺虎的故事。见《史记·张仪列传》。《晋书·姚萇载记》:“吾欲移兵岭北,广收资实,须 秦 弊 燕 迴,然后垂拱取之。兵不血刃,坐定天下,此 卞庄 得二之义也。” 严假期限严格的假期。《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告爹爹,请一日严假,欲出野外游猎。” 救拔拯救;解救。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乃共搆合虚诬,中伤清德,瑕累横生,莫敢救拔。”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追荐亡灵,救拔先考。” 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六:“我打算干点儿新的工作,我想只有它才能够把我从绝境救拔出来。” 稳情取准定。取,助字,无义。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楔子:“凭著我高才和这大手,稳情取谈笑觅封侯。” 明 陈所闻 《一枝花·寿丁紫岩》套曲:“伴黄鹤一羣,閲蟠桃几春,稳情取海上笑相引。” 清 洪昇 《长生殿·神诉》:“早则看 马嵬坡 少一个苦游魂,稳情取 蓬莱山 添一员旧仙侣。”亦省作“ 稳情 ”。 元 郑光祖 《伊尹耕莘》第三折:“凭着这两隻手掌扶王业,稳情着百二山河壮帝基,四海传檄。”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四折:“连理树,稳情栽;合欢花,纵心摘。” 功名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科甲科举。因汉唐时举士考试分甲、乙等科。也指科举出身的人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