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次韵答方晦之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强至 |
释义 | 次韵答方晦之原文昔时英杰未伸时,胯下淮阴尚俛眉。之子古心能自信,众人谤口不须疑。 讨论直取遗经本,芟剔宁容异说枝。 圣世尊儒君富学,等闲危涕莫交洟。 诗词问答问:次韵答方晦之的作者是谁?答:强至 参考注释昔时往日 英杰才能超群的人 胯下指 汉 韩信 受辱胯下之事。《史记·淮阴侯列传》:“ 淮阴 屠中少年有侮 信 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 信 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 信 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皆笑 信 ,以为怯。”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袴,一作‘胯’。胯,股也。”后用以为典。《后汉书·孔融传》:“虽出胯下之负, 榆次 之辱,不知贬毁之於己,犹蚊虻之一过也。” 李贤 注:“ 韩信 贫贱, 淮阴 少年侮之,令 信 出跨下。”《初刻拍案惊奇》卷八:“胯下曾酬一饭金,谁知剧盗有情深?” 俛眉(1).低眉。表示谦卑、恭顺、沉痛等情状。《文选·扬雄<解嘲>》:“当今县令不请士,郡守不迎师,羣卿不揖客,将相不俛眉。” 刘良 注:“不低眉下色以求贤人也。”《北史·萧大圜传》:“百年几何,擎跽曲拳。四时如流,俛眉躡足。” 宋 梅尧臣 《开封古城阻浅闻永叔丧女》诗:“去年我丧子与妻,君闻我悲尝俛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吕无病》:“女俛眉承睫,殷勤臻至。” (2).谓向……低头屈服。《南史·宋本纪上》:“公侯诸君,或世树忠贞,或身荷爵宠,而并俛眉猾竖,无由自效,顾瞻 周 道,寧不弔乎!”《梁书·武帝纪上》:“皆俛眉姦党,受制凶威。” 之子这个人。《诗·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郑玄 笺:“於是子之嫁,我愿秣其马。” 晋 潘岳 《悼亡诗》:“之子归穷泉,重壤永休隔。” 金 元好问 《寄赠庞汉》诗:“之子贫居久,诗文日有功。” 清 方文 《李临淮玄素招集松筠阁》诗:“之子蓄奇怀,中宵肆良讌。” 古心不同凡俗的古人的思想。 唐 韩愈 《孟生》诗:“ 孟生 江海士,古貌又古心。” 清 魏源 《别陈筠心》诗之一:“安得古心人,高举出尘壒。” 自信(1) 相信自己 他自信能把它做好 (2) 相信自己的 看起来他体格结实,而且自信 众人(1) 大多数人 众人都感到惊奇 (2) 大家 众人竭力。——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一般人,普通人 今之众人。——唐· 韩愈《师说》 为众人师。——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众人待其身。——唐· 韩愈《原毁》 众人皆以奢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泯然众人。——宋· 王安石《伤仲永》 谤口毁谤人的嘴。 宋 王令 《寄王正叔》诗:“忠言不售耳,直面屡得唾,怒目瞋以环,谤口焰而火。” 清 袁于令 《西楼记·会玉》:“ 伯将 谤口,父亲前事漏。” 不须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讨论就某事相互表明见解或论证 内阁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法律草案 直取对准目的或目标前进 在直取目的物方面堪与鹰比美 遗经(1).指古代留传下来的经书。《晋书·王湛荀崧等传论》:“ 崧 则思业该通,缉遗经於已紊。”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 郑泽 《壬子秋日》诗:“先生守遗经,清风澹儒素。” (2).谓留给子孙以经书。语本《汉书·韦贤传》:“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元 王构 《翰林承旨姚燧父桢赠官制》:“先兄后弟,继文以忠,以章节惠之文,以示遗经之报。” 异说(1) 不同的主张或学说 (2) 邪说;怪诞的言论 世尊佛陀的尊称。《四十二章经》:“尔时世尊既成道已,作是思维。” 隋 慧远 《无量寿经义疏》卷上:“佛备众德,为世钦仰,故号世尊。” 章炳麟 《大乘佛教缘起考》:“世尊説法不用一方之语。” 等闲(1) 轻易;随便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寻常,平常 烈火焚烧若等闲。——明· 于谦《石灰吟》 (3) 又如: 卫朝奉有心要盘他这所住房,等闲再不叫人来讨。——《初刻拍案惊奇》 (4) 无端;平白地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宋· 岳飞《满江红》 等闲平地起波澜 危涕谓哀伤涕泣。《文选·江淹<恨赋>》:“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 李善 注:“《孟子》曰:‘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登楼赋》曰:‘涕横坠而弗禁’……然心当云危,涕当云坠。 江氏 爱奇,故互文以见义。” 唐 唐彦谦 《春阴》诗:“一寸迴肠百虑侵,旅愁危涕两争禁。”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