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益寿美金花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侯善渊 |
释义 | 益寿美金花原文真仙秘诀。志信忠良须引接。 临义堤防。 勿信邪言说短长。 玉机漏泄。 法眼灵光清皎洁。 洞鉴精微。 宝桂寒林素羽飞。 诗词问答问:益寿美金花的作者是谁?答:侯善渊 侯善渊益寿美金花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真仙仙人。《旧唐书·裴潾传》:“真仙有道之士,皆匿其名姓。” 前蜀 杜光庭 《录异记》卷一:“ 鬼谷先生 者,古之真仙也。”《云笈七籤》卷一○六:“或有拜謁者,真仙弥日盈座。” 宋 洪迈 《鬼国记》:“真仙邀迎国母,请赴琼室。” 秘诀不公开的能解决问题的窍门、办法 忠良(1) 忠厚善良;诚实 (2) 忠诚贤良的人 杨家将一门忠良 引接(1).延见接待。《后汉书·隗嚣传》:“ 嚣 素谦恭爱士,倾身引接,为布衣交。”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答曰:‘……儿意相当,事须引接。此间疎陋,未免风尘。入室不合推辞,升堂何须进退!’遂引入中堂。” 明 李东阳 《与方石先生书》:“往年尝为执事言之,輒蒙引接。” (2).推荐提拔。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下》:“而 韩 、 柳 、 皇甫 、 李公 ,皆以引接后学为务。” (3).引导,接引。 唐 李通玄 《新华严经论》卷三九:“然菩萨何得有生而作生法,皆缘像表法,引接众生令易解故。” 堤防堤 修固堤防 信邪对邪门歪道的事很信服 他很信邪 言说(1).谈论;说话。《北史·裴叔业传》:“听其言説,不觉忘疲。” 唐 柳宗元 《送徐从事北游序》:“读《诗》、《礼》、《春秋》,莫能言説,其容貌充充然,而声名不闻传於世,岂天下广大多儒而使然歟?” 郭沫若 《文艺论集·艺术家与革命家》:“言说便是行为的一种。” (2).指宣讲佛教的故事和理论。《华严经·入法界品》:“彼诸 如来 所有言説, 善财童子 悉能听受。”《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道在心悟,岂在言説,言説只是化童蒙耳。”《坛经·机缘品》:“吾今彊言説,令汝捨邪见。” (3).言辞;言论。 唐 柳宗元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澹然离言説,悟悦心自足。” 金 王喆 《惜芳时》词:“闲中认得玄机设,无言説、自然欢悦。” 清 王夫之 《为家兄作传略已示从子敞》诗:“正可忘言説,将心告烈皇。”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这‘逻辑’的奥义,即在用我的话,来证明我倒是狗,于是而凡有言说,全都根本推翻,即使我说二二得四,三三见九,也没有一字不错。” 短长(1) 缺点和长处 (2) 事情的是非和人的好坏 (3) 意料不到的变故 (4) 物品的短与长 (5) 人的个子的矮或高 玉机(1).指北斗星座。 晋 夏侯湛 《秋夕赋》:“玉机兮环转,四运兮骤迁。”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於是三雅陈席,百味开印。玉机星稀,兰英縹润。”一本作“ 玉璣 ”。 (2).织布机的美称。 宋 王令 《再寄满子权》诗之一:“文章日组纬,玉机飞金梭。” (3).指宰相。 明 何景明 《寿西涯相公》诗:“黄阁文章鸣大雅,玉机功业赞维新。” 漏泄(1) 流出或透出 汽缸漏泄 (2) 泄漏;走漏 漏泄试题 法眼(1).佛教语。“五眼”之一。谓菩萨为度脱众生而照见一切法门之眼。《无量寿经》卷下:“法眼观察,究竟诸道。慧眼见真,能渡彼岸。” 慧远 义疏:“智能照法,故名法眼。” 宋 苏轼 《 * 阿罗汉赞·阿氏多尊》诗:“各研於心,得法眼正。”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佛肉眼见四十里》:“佛氏五眼:一曰肉眼,二曰天眼,三曰慧眼,四曰法眼,五曰佛眼。” (2).指敏锐、精深的眼力。 明 屠隆 《綵毫记·预识汾阳》:“ 李先生 人天法眼,説此人奇伟必是不凡。”《儒林外史》第四回:“我这老师看文章是法眼,既然赏鉴令郎,一定是英才可贺。” 鲁迅 《呐喊·明天》:“ 王九妈 ,你有年纪,见的多,不如请你老法眼看一看。” 灵光(1) 神异之光 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西游记》 (2) 指画在神像头部的光辉 (3) 〈方〉∶顶用;好 他的羽毛球打得真灵光 这药不灵光 清皎明洁。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熊熊的火星正如一粒红火从天际上升,好像在追逐那清皎的少女星的光景。” 洞鉴亦作“ 洞监 ”。明察;透彻了解。 晋 郭璞 《客傲》:“玄悟不以应机,洞鉴不以昭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然 屈平 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不肖子违背爹爹,罪该万死!今愿改行自新,以赎前非。望乞阴灵洞鉴。”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六三》:“我这信,也因希望你来,故说得天花乱坠,一切由你洞鉴可矣。” 精微精深微妙,也指精微之处 那幅画的精微之处也刻划得一丝不苟 寒林(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 素羽白色羽毛。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中校之军,皆白裳、白髦、素甲、素羽之矰,望之若荼。” 晋 张华 《白鸠篇》:“白雀呈瑞,素羽明鲜,翔庭舞翼,以应仁乾。”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