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巴陵别刘处士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王昌龄 |
释义 | 巴陵别刘处士原文刘生隐岳阳,心远洞庭水。偃帆入山郭,一宿楚云里。 竹映秋馆深,月寒江风起。 烟波桂阳接,日夕数千里。 袅袅清夜猿,孤舟坐如此。 湘中有来雁,雨雪候音旨。 诗词问答问:巴陵别刘处士的作者是谁?答:王昌龄 王昌龄巴陵别刘处士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140_34 参考注释刘生汉 横吹曲名。原为人名。《乐府诗集·横吹曲辞四·<刘生>诗》 宋 郭茂倩 解题:“‘ 刘生 ,不知何代人, 齐 梁 以来为 刘生 辞者,皆称其任侠豪放,周游 五陵 三秦 之地。或云抱剑专征,为符节官,所未详也。’按《古今乐録》曰:‘ 梁 鼓角横吹曲,有《东平刘生歌》,疑即此《刘生》也。’” 梁元帝 、 陈后主 、 唐 卢照邻 等均有《刘生》诗。 心远(1).心情超逸;胸怀旷达。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体清心远,邈难极兮。”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闻繫》:“不独江天解空阔,地偏心远似 陶潜 。” (2).智虑深远。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有问心远之义於 胡文定公 者,公举 上蔡 语曰:‘莫为婴儿之态,而有大人之器;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莫为终身之计,而有后世之虑。’此之谓心远。” (3).感情疏远。《 * 词话》第三八回:“到如今当面对语,心隔千山,隔着一堵墙,咫尺不得相见,心远路非遥。” 洞庭(1).广阔的庭院。《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间,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教坊词·教坊致语》:“洞庭九奏,始识《咸池》之音;灵岳三呼,共献后天之祝。” (2).湖名。即 洞庭湖 。《韩非子·初见秦》:“ 秦 与 荆 人战,大破 荆 ,袭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 洞庭 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莪州公诗》:“ 洞庭 春水添新涨,好看双飞返故林。”参见“ 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别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指 包山 而为期,集 洞庭 而淹留。” 刘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东,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谓 洞庭 。”参见“ 太湖 ”。 (4).山名。在 江苏省 太湖 中。有东西二山,东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后与陆地相连成半岛。西山即古 包山 。 山郭山城;山村。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三:“千家山郭静朝暉,日日江楼坐翠微。” 明 杨慎 《拨不断》曲:“山郭微风弄酒帘,林坰落日回樵担。”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摘句图》:“江桥红树外,山郭夕嵐边。” 宿楚指丛生的树木。《文选·江淹<杂体诗·张黄门苦雨>》:“青苔日夜黄,芳蕤成宿楚。” 刘良 注:“宿楚,丛木也。”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织宿楚以成门,籍外扉而为户。” 寒江称秋冬季节的江河水面。 南朝 梁 何逊 《夕望江桥示萧咨议杨建康江主簿》诗:“旅人多忧思,寒江復寂寥。” 唐 柳宗元 《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宋 朱熹 《菩萨蛮·次圭父回文韵》词:“暮江寒碧縈长路,路长縈碧寒江暮。” 清 黄鷟来 《冬日送程与山归新安》诗:“此时独乘艇,心接寒江月。” 风起(1).风刮起来。 晋 陆机 《豪士赋》序:“是以事穷运尽,必於颠仆;风起尘合,而祸至常酷也。” 唐 杜甫 《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诗:“风起春灯乱, 江 鸣夜雨悬。”《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风起时,有千尺翻头浪。” (2).比喻事物的兴起。《史记·淮阴侯列传》:“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襍遝,熛至风起。”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万物之奥》:“海内之士,响应风起;俊雄英豪,辐至蜂止。”《汉书·息夫躬传》:“如使狂夫嘄謼於东崖, 匈奴 饮马於 渭水 ,边竟雷动,四野风起。” 烟波烟雾笼罩的水面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烟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颢《黄鹤楼》 日夕(1) 日夜 日夕策马,侯权者之门。——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2) 近黄昏时;傍晚 山气日夕佳。——晋· 陶渊明《饮酒》 千里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袅袅(1) 形容烟气缭绕升腾 袅袅浮航金画龙。——温庭筠《台城晓朝曲》 青烟袅袅 (2) 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垂杨袅袅 (3) 形容声音延长不绝,宛转悠扬 余音袅袅 (4) 体态柔美的样子 袅袅 * 清夜清静的夜晚。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 唐 李端 《宿瓜州寄柳中庸》诗:“怀人同不寐,清夜起论文。”《花月痕》第四六回:“而内阁大臣,尤循常袭故,旅进旅退於唯唯诺诺之间,清夜捫心,其能 * 乎?” 孤舟孤独的船。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眇眇孤舟游,緜緜归思紆。” 宋 陆游 《戏题江心寺僧房壁》诗:“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 明 高启 《出郭舟行避雨树下》诗:“一片春云雨满川,渔簑欲借苦多缘。多情水庙门前柳,庶我孤舟半日眠。” 如此(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有来用于 元 代由蒙文直译成汉语的公牍等。表示语句结束。《元朝秘史》卷一:“ 孛端察儿 在时,将他做儿,祭祀时同祭祀有来。” 李文田 注:“有来者,结束之词,今京师有此语。”《元典章·刑部二·详谳》:“上路里设两员推官,中路里设一员推官,委付呵,怎生奏呵, 世祖 皇旨有来。” 音旨(1).言辞旨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讽味遗言,不如亲承音旨。” 唐 崔颢 《结定襄郡狱效陶体》诗:“此乡多杂俗,戎夏殊音旨。” (2).犹音信。 唐 王昌龄 《巴陵别刘处士》诗:“ 湘 中有来雁,雨雪候音旨。” 宋 梅尧臣 《朔风寄永叔》诗:“所思在南国,遐路阔音旨。”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