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过右北平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彭汝砺 |
释义 | 过右北平原文太平天子不言兵,拥节来经右北平。 论将无人思李广,笑谈樽俎倚儒生。 诗词问答问:过右北平的作者是谁?答:彭汝砺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参考注释太平天子谓能治国平天下的皇帝。 唐 郑棨 《天开传信记》:“上为皇孙时,风表瓌异,神彩英迈,尝於朝堂叱 武攸暨 曰:‘朝堂我家朝堂,汝得姿蜂蠆而狼顾耶!’ 则天 闻而惊异之,再三顾曰:‘此儿气概,终当为吾家太平天子也。’”《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老者道:‘老汉见天下分崩,要保佑太平天子早出,扫荡烟尘,救民于涂炭。’” 不言(1).不说。《书·说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 晋 孙绰 《天台山赋》:“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於不言。”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九:“空堂黄昏暮,我坐默不言。” (2).不依靠语言。谓以德政感化人民。《老子》:“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管子·心术上》:“故必知不言无为之事,然后知道之纪。”《南史·王俭传》:“所以得厝私怀,实由禀明公不言之化。” (3).不料。 唐 宋之问 《桂阳三日述怀》诗:“愚谓嬉游长似昔,不言流寓歘成今。” 拥节(1).执持符节。亦指出任一方。 南朝 陈 徐陵 《关山月》诗之二:“将军拥节起,战士夜鸣弓。”《隋书·高祖纪下》:“ 燕 南 赵 北,实为天府,拥节杖旄,任当连率。” 宋 苏轼 《贺蒋发运启》:“拥节东南,上寄一方之休戚。”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傅文忠之谦》:“其子 文襄王 復以英年拥节,屡镇边隅。” 孙中山 《实行裁兵宣言》:“躬自减削,以导国人,亦冀拥节诸公,翻然憬悟。” (2).指执持仪仗。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劝仕》:“鸣騶盛,拥节严,行行避人谁敢前?” 北平北京旧称 论将评论将领的才干。 唐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司仪六礼洽,论将七兵扬。”《宋史·余靖传》:“ 张昭 论将,以 鲁肃 为麤疎。” 无人(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笑谈笑话;笑料 传为笑谈 樽俎(1).古代盛酒食的器皿。樽以盛酒,俎以盛肉。《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越樽俎以代无知之庖,舍绳墨而助伤手之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辞了 法聪 ,别了夫人,把樽俎收拾起。” (2).指宴席。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一》:“ 仲尼 闻之曰:‘夫不出於樽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其 晏子 之谓也,可谓折衝矣。’” 宋 王安石 《寄郎侍郎》诗:“久愿作公樽俎客,恨无三亩斲蓬蒿!” 陈毅 《满江红·送周总理赴日内瓦》词:“看我公樽俎折强权,期赢获。” 儒生指遵从儒家学说的读书人。后来泛指读书人 云间有儒生 莫后光见之。——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